第24章 遇見我的小狐貍13
- 不負責穿越
- 小概率貓咪
- 2340字
- 2019-03-08 13:14:31
“夜里真是舒服,比在窩里自己調節溫度還要舒服,哥哥哦。”
“我突然想到這里是看不到日出的。”
“咦?我們要等日出嗎?”
“沒有,但是我剛剛腦子里在想日出會是什么時辰。”
“不如我們去船上等著吧,反正跟那兩個家伙也約了船上見的。這次有一段水路要在人類世界行駛,時間長,咱們去占個好位置。”
“對了,一天只聽芙蓉姐姐的事了,那兩人叫什么啊?”
“那兩只啊,純紅的叫阿凱,耳朵上有小黑毛的事啊信。”
“額,你知道他們今天一天都是人形對不對,你是不是逗我?”
“我沒注意看,反正我心里知道他們誰是誰就是了,相貌男女都是隨著我們的心意變的嘛。”
“是嗎?我怎么覺得你年幼時與現在的相貌沒什么區別,好像是人類慢慢長大似的。”
“我懶而已啦,沒什么事情讓我覺得得特意捏一個臉出來。”
“那我一會兒怎么稱呼他們呢?”
“問問吧,也許他們還想扮成女兒家呢。”
“那你呢?你扮做女兒家會是什么樣子?”
“哥哥想看?可是我可不想去誘惑別的男人啊。”
額,忍住,不要調戲人家,我這種動蕩的人怎么能留情呢?可是如果不如此怎么能讓小紅陪我四世再救出先生的故人呢?不對啊,我到底為什么會答應這么一見前途未卜的事情呢?
“小紅,我想問問你,為什么你們都那么聽先生的話呢?”
“那哥哥想過沒有,你沒有聽過先生的課為什么人前人后都老老實實地叫人家先生呢?”
“先生的來歷與我們不同,我們這樣會長成九尾狐的銀狐是來自涂山。就是那時候禹三十歲去娶九尾狐那個地方,看見我們以后說:‘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證也。涂山之歌曰:綏綏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來賓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際,于茲則行。明矣哉!’之后禹行。那年十月,子啟出生,傳說啟出生看不見父親,晝夕呱呱啼泣。就是那個涂山哦,厲害不厲害!”
“這么厲害啊,那你怎么會出現在這里?”
“說不太清楚了,傳說太多了,反正我出生開始就在我第一次見你的那個蔡州。但是祖先在哪我當然知道了,因為發源不同修煉的方法會不一樣的。后來我是為了早點跟你說話才來的這里,后來貪玩出來正好第二次見你啊。”
“那咱們真的是有緣。”
“是啊,哎呀,說的我怪不好意思的。聽我說啦!”小紅捂著臉的樣子很嬌俏,我要是說出來這個詞他會不高興的吧。
“先生是來自青丘,就是那個人類山海經里面寫的其陽多玉,其陰多青;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流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在青丘的生物,有天賦異能,能蠱惑人心,是很難有生物拒絕的,哪怕是花草也能隨其心動。我有時候也很好奇,先生片語成旨的感覺呢。”
回頭想想好像是先生一說要小紅陪我去,我就答應了,難道我就是想多和小紅在一起?我一個人了這么多年怎么會忽然受不了離別了?我都快忘了原來是怎么過日子的來著?
“喲,你們這也太早了,怎么不上船?”
一路上我看著他們商量著如何為芙蓉姐姐報仇,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小紅總是故意的多叫他們的名字,每次叫完總是回過頭來沖我眨眨眼睛。我喜歡小紅這種神情,喜歡帶著一點小秘密的默契。
不過為了不顯得是個永遠記不住名字的小傻子,我也只好適可而止:“阿信你們去找芙蓉姐姐,她有沒有囑咐什么?或者出出主意?”
“沒有,只是叮囑我們注意安全,還有不要傷了性命,不要用法力強制改變世事。”
“對了,芙蓉姐姐說咱們不要在判案的時候搗亂,會傷了咱們自己。”
最后我們決定想著先混入住在府衙的狐貍之中,拜訪了一下當日為芙蓉姐姐做媒的姐姐,劉哥兒跟我們說那姐姐姓蘇,向府衙里面后院中的牡丹傳話就能見到。先打聽那劉洞九的喜好品行,再商量著要如何懲罰一下那個負心人才好。
蘇姐姐知道了我們的來意以后招待了我們這幾日,但是沒有給我們出什么主意。她說那劉洞九的毛病大家都知道,貪財好色,懦弱自私,只是他從來謹慎又自小聰慧,人前人后都沒有什么差錯,最隱秘之事不過是與芙蓉姐姐交好,后來與那提學使交惡。
如此無趣之人,我們一下子沒有了一個章程,阿信的脾氣急躁一些,說:“如此商量下去哪里還有一個頭?不如直接去攪他一個天翻地覆罷了。”
“可是如果能...”小紅私下跟我說他一直都想著,能讓這個劉洞九幡然悔悟才好,這樣芙蓉姐姐不至于癡心錯付,或者至少要讓他思念自己的孩兒。
阿信不以為然,如此人品,怎能托付?他只是想著懲罰一番:“能什么?要我說,世人都愛錢財,我先給他來個千金散盡!”
阿凱也是那個意思,只是溫和些:“也不是不可,可是取來的錢財如何處置?咱們是不能留下的。”
“散出去就是!怕甚!我去也!”
“哎!阿凱快把他攔下!”
兩人走了以后,我和小紅想了想,其實先給劉洞九找找麻煩也沒什么,只是世人淺薄,未必會明白是前事的報應。
“其實他們以前就做過類似的事情,那時候我剛來先生門下學習,就聽說他們在景程東邊遇到一個以財為命的人,叫孫天球,少年時候窮困,后來白手起家賺得一份家業,可是仍然改不了吝嗇的毛病,妻子凍餓,他視如陌路,連他自己凍餓也只是忍耐,不肯輕用一錢。這兩人就戲弄他,常常把他的錢偷了去,讓他急得要死,然后再讓他在別處找到。每次孫天球把錢找回來就會在屋子里細細的數一遍,換一個地方藏,可是每次都被找到,這種事他們做了幾次以后,有一位劉某與孫某結識。兩人都是如此吝嗇,簡直一見如故。阿信和阿凱知道以后約著也去劉某宅子里去戲弄一番,誰之劉某的錢財上圍繞著一層黑氣,才知道這劉某的錢都是機巧剝削而來,尤其是幾個金元寶上黑氣籠罩,粘稠如有實質,這上面一定幾乎沾染了人命。于是兩人就把那些不義之財帶走,等到那年除夕,凡劉親友之貧者,悉饋數金。”
“其處置亦頗得宜也。”
“是啊,我還記得孫天球死的那天,他把所有的錢財都堆在枕頭前面,最后還說:‘爾竟非我有乎?’才死的。那個劉某后來就窮困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