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常見病診治彩色圖譜
- 顧憲銳
- 1960字
- 2019-04-03 13:10:45
三、兔傳染性水皰口腔炎
兔傳染性水皰口腔炎是由水皰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其特征是口腔黏膜發生水皰性炎癥并伴有大量流涎,故又稱“流涎病”。
【病原】水皰性口炎病毒屬于彈狀病毒科、水皰病病毒屬。病毒粒子呈子彈狀或圓柱狀(圖1-3-1),有囊膜,大小為176nm× 69nm,含單股脫氧核糖核酸,對脂溶劑敏感。病毒可在7~13日齡雞胚絨毛尿囊膜上及尿囊腔內生長,于24~48小時內使雞胚死亡。在豬和豚鼠的腎細胞、雞胚上皮細、牛舌、豬胎、羔羊睪丸細胞培養中有致細胞病變作用,并能在腎細胞單層培養上形成蝕斑。病毒在多種細胞中繁殖可以產生血凝素,并在0~4℃、pH 6.2的條件下凝集鵝紅細胞。病毒存在于病兔水皰液、水皰皮、口腔黏膜壞死組織、唾液和局部淋巴結中。家兔口腔黏膜涂布感染,可引發本病。

圖1-3-1 水皰性口炎病毒的病毒粒子
病毒在4℃條件下能存活30天;在50%甘油生理鹽水中保持于4℃冰箱內,能存活3~4個月;在–20℃條件下能長期長期存活;加熱至60℃及在陽光的作用下,病毒很快失去毒力。2%氫氧化鈉或1%福爾馬林,能在數分鐘內殺死病毒。
【流行特點】自然情況下,本病主要侵害1~3月齡的幼兔,最常見的是在斷乳后1~2周齡的仔兔,成年兔較少發生。病兔是主要傳染源,其口腔分泌物及壞死黏膜內含有大量病毒。其傳播途徑以消化道為主,健康兔食入被病兔口腔分泌物或壞死黏膜污染的飼料或水,即可感染。肌內注射也可感染。飼喂發霉飼料或口腔黏膜存在損傷等情況時,更易誘發本病。本病不感染其他家畜。一般在春秋兩季發病率較高。
【臨診癥狀】本病潛伏期3~7天。被感染的家兔病初舌、唇和口腔黏膜潮紅、充血,繼而出現粟粒大至扁豆大的水皰和小膿皰(圖1-3-2),其內充滿纖維素性清液,不久水皰和膿皰破潰,發生爛斑,形成大面積的潰瘍面,同時有大量唾液(口水)沿口角流出(圖1-3-3),使得唇外周圍、頜下、頸部、胸部和前爪的被毛濕成一片,局部皮膚常發生炎癥和脫毛(圖1-3-4)。常由于細菌的繼發感染,引起唇、舌、口腔及其他部位黏膜壞死,并伴有惡臭。病兔不能正常采食,繼發消化不良,食欲減退或廢絕,精神沉郁,個別兔體溫升高(重者體溫可升至41℃左右)并常發生腹瀉,日漸消瘦,虛弱。一般病后5~10天衰竭而死亡。發病率為65%左右,死亡率常在50%以上。

圖1-3-2 傳染性水皰口腔炎 病兔的舌、唇和口腔黏膜出現粟粒大的水皰和小膿皰

圖1-3-3 傳染性水皰口腔炎 病兔大量口水沿口角流出

圖1-3-4 傳染性水皰口腔炎 病兔唇外周圍、頜下的被毛濕成一片,皮膚發生炎癥
【病理變化】剖檢可見兔唇、舌和口腔黏膜有水皰、糜爛和潰瘍;咽和喉頭部聚集有多量泡沫樣唾液,唾液腺輕度腫大發紅;胃擴張,充滿黏稠的液體;腸黏膜特別是小腸黏膜有卡他性炎癥變化;尸體十分消瘦。
【診斷】根據本病大小水皰病變、特征性流涎癥狀、易發兔齡及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等流行特點,一般可做出診斷。必要時通過實驗室檢查確診。
實驗室檢查,采取患兔的水皰液、水皰皮或口腔分泌物等病料以Hank’s液作1∶5稀釋,加入抗生素,用6號玻璃濾器過濾,濾液接種于兔腎原代單層細胞或BHK-21細胞株,如有本病毒存在,常于接種后8~12小時發生細胞病變,并可用已知抗體鑒定所分離的病毒,也可應用已知病毒檢查康復血清中和抗體濃度,進行診斷。
【鑒別診斷】本病沒有兔痘那樣的皮膚性丘疹、眼炎及內臟器官病變,兩者易于區別。本病舌、唇和口腔黏膜有水皰、膿皰和潰瘍面,這可與化學刺激劑、有毒植物、霉菌引起兔的口炎相區別。
【防控】
(1)預防 平時應加強飼養管理,不要飼喂帶有芒刺的飼草和霉爛變質的飼料,清除飼草料中的尖銳物,以防尖銳物損傷口腔黏膜;防止引進病兔,引入種兔必須隔離飼養觀察1個月以上,健康兔方可混群;春、秋兩季更要嚴格采取衛生防疫措施,定期用2%氫氧化鈉或0.5%過氧乙酸或1%福爾馬林對兔舍、兔籠及其他用具消毒;兔群中發現病兔立即隔離,同時進行消毒,并進行對癥治療。
(2)治療 本病目前沒有特效治療方法,對病兔可做一些對癥治療,并用抗菌藥物控制繼發感染。對病兔和疑似病兔,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治療,0.1g/kg體重口服,每日1次,連服3天,并用小蘇打水作飲水;或用病毒靈1片(0.2g),復方新諾明1/4片(0.125g),維生素B1、維生素B2各1片,共研磨,為1只兔1次內服量,每天2次,連服2天;或口服六神丸3粒,1日3次,連服2~3日;也可用大青葉10g、黃連5g、野菊花15g,煎湯內服,此藥量為5只兔1次劑量。局部治療可用消毒防腐藥液(如2%硼酸溶液、2%明礬溶液、0.1%高錳酸鉀溶液、1%鹽水等)沖洗口腔,然后涂擦碘甘油,每天1次,連用4天;也可用青黛散(青黛10g、黃連10g、黃芩10g、兒茶6g、冰片6g、明礬3g研細末即成)涂擦或撒布于病兔口腔,1日2~3次,連用2~3天。中藥還可用黃芩粉、冰硼散等,用法同青黛散。
對病兔群中未發病兔,可用磺胺二甲基嘧啶預防,每千克精料拌入5g,或0.1g/kg體重口服,每日1次,連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