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七、野兔熱

野兔熱,又名土拉熱,是由土拉熱弗朗西斯菌引起人獸共患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本病的特征為體溫升高和淋巴結、肝臟、脾臟等內臟器官的化膿壞死結節形成。

【病原】土拉熱弗朗西斯菌為革蘭氏陰性,但著色不良,用美藍染色呈明顯的兩極著染。在患病動物血液中為球形,在培養基上則呈多形性,如球形、桿狀、長絲狀等(圖1-17-1),在病料中可看到莢膜。本菌抵抗力頗強,水中存活90天,飼料中存活130天,尸體中可存活100天,60℃高溫、石炭酸、來蘇兒很快殺死。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對本菌都有殺滅作用,四環素及氯霉素對本菌有抑制作用。

圖1-17-1 土拉熱弗朗西斯菌的形態

【流行特點】野生動物很易感,海貍鼠、水松鼠、狐、貂等均易感,呈地方性流行。對小白鼠、豚鼠、兔等最易感,同時可以通過兔直接接觸傳染給人,特別是野兔肉、兔腸最嚴重。病菌通過污染的飼料、飲水、用具以及吸血昆蟲而傳播,并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傷口及皮膚與黏膜而入侵。多發生于春末夏初嚙齒動物與吸血昆蟲繁殖孳生的季節。

【臨診癥狀】本病潛伏期1~10天。臨診癥狀可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

(1)急性型 不易看到臨診癥狀,僅有個別病例于臨死時表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運動失調,2~3天內呈急性敗血癥而死亡。

(2)慢性型 發生鼻炎,鼻腔流出黏性或膿性分泌物(圖1-17-2)。體溫升高1~1.5℃。頜下、頸下、腋下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質硬,極度消瘦,最后衰竭而死。

【病理變化】剖檢特征根據病程長短而有所不同。急性死亡的病兔呈現敗血癥,并伴有下述特征性病變。病程較長的病兔,淋巴結顯著腫大、呈深紅色,可能有針頭大的灰白色干酪樣的壞死點。脾臟腫大、呈深紅色,表面與切面有灰白或乳白色的粟粒至豌豆大的壞死結節(圖1-17-3)。肝臟腫大,有散發性針尖至粟粒大的壞死結節。腎臟腫大,并有灰白色粟粒大的壞死點(圖1-17-4)。肺臟充血并含有塊狀的實變區。骨髓也可能有壞死病灶。

圖1-17-2 慢性型野兔熱病兔發生鼻炎,鼻腔流出膿性分泌物

圖1-17-3 脾臟的壞死結節

圖1-17-4 腎表面的壞死點

【診斷】根據多發生于春末夏初嚙齒動物與吸血昆蟲繁殖孳生季節的流行特點,有鼻炎、體溫升高、消瘦、衰竭與血液白細胞增多等臨診癥狀,淋巴結、脾臟、肝臟、腎臟有特征的化膿性壞死結節的病理變化等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病原菌檢查。

【鑒別診斷】但在兔李氏桿菌病與兔偽結核病病兔的有些器官也可見壞死灶或壞死結節,應注意鑒別。

(1)兔李氏桿菌病 灰白色壞死灶主要位肝臟、心臟、腎臟,同時有腦炎、流產及單核細胞增多等臨診變化。無淋巴結壞死灶。

(2)兔偽結核病 灰白色粟粒狀結節病變主要位于盲腸蚓突、圓小囊,其次為脾臟、肝臟、腸系膜淋巴結。有慢性下痢癥狀,病原為偽結核耶爾森氏桿菌。

【防控】

(1)預防

① 兔場要注意滅鼠殺蟲,驅除兔體內外寄生蟲,經常對籠舍及其用具進行消毒,嚴防野兔進入兔場。

② 引進種兔要隔離觀察,確認無病后方可入群。

③ 發現病兔要及時治療,無治療價值的要采取燒毀等嚴格處理措施。

④ 疫區可試用弱毒疫苗預防接種。

⑤ 本病屬人獸共患病,剖檢病尸時要注意防護,以免感染人。

(2)治療

① 卡那霉素,肌內注射,每千克體重10~20mg,每日2次,連用3~4天。

② 鏈霉素,肌內注射,每千克體重20mg,每日2次,連用4天。

③ 金霉素,每千克體重20mg,用5%葡萄糖溶液溶解后靜脈注射,每日2次,連用3天。

④ 甲砜霉素,肌內注射,每千克體重20~40mg,每日2次,連用3~5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衢州市| 吴江市| 乌拉特后旗| 荔浦县| 于田县| 饶阳县| 得荣县| 连平县| 洞口县| 云梦县| 巴塘县| 翁源县| 三河市| 香港| 郸城县| 彭阳县| 易门县| 南乐县| 镇赉县| 观塘区| 若尔盖县| 泾阳县| 安福县| 石景山区| 株洲县| 古交市| 清丰县| 冀州市| 阳谷县| 兴仁县| 子洲县| 盘山县| 沙洋县| 湄潭县| 保定市| 乐陵市| 大城县| 黄骅市| 永清县| 杭锦后旗| 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