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病防治及安全用藥
- 羅超應 王貴波
- 3488字
- 2019-03-20 14:54:07
第二節 豬支原體肺炎
一、概念
豬支原體肺炎又稱豬霉形體肺炎、豬地方性肺炎、豬地方流行性肺炎,俗稱豬氣喘病,是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豬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癥狀為咳嗽和氣喘。病變的特征是融合性支氣管肺炎,尖葉、心葉、中間葉和膈葉前緣呈“肉樣”或“蝦肉樣”實變。
單純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炎稱為豬支原體肺炎。然而,地方性肺炎通常是由豬肺炎支原體和多殺性巴氏桿菌、豬鏈球菌、豬副嗜血桿菌或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PP)等其他致病菌混合感染所引起。當豬肺炎支原體與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毒(PRRSV)、豬2型圓環病毒(PCV2)和(或)豬流感病毒(SIV)混合感染時,就會發生常見的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RDC),該癥候群的出現嚴重威脅到養豬業的健康發展。它不僅引起豬的呼吸系統疾病,同時導致豬的繁殖能力下降。
豬肺炎支原體對外界的抵抗力不強,在室溫條件下36小時失去致病力,在低溫或凍干條件下可保存較長時間。一般消毒藥和多種抗生素都可將其殺死或抑制。自然條件下,帶菌豬是豬肺炎支原體感染的主要傳染源。豬肺炎支原體的生長要求苛刻和生長緩慢,在豬群之間將很難傳播。自然感染僅見于豬,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的豬均能感染,但18周齡豬易感性較高,具有發病率高和病死率低的特點。屠宰期的育肥豬如出現典型的臨診癥狀,表明其有肺炎支原體感染。病豬和帶菌豬是其主要傳染源,傳播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其一購買家畜后直接傳染,亞臨診感染的后備母豬給其他豬進行傳播;其二通過空氣傳播。在一個豬群里,肺炎支原體在動物之間通過咳嗽、打噴嚏或者以氣溶膠顆粒的方式直接接觸傳播,而污染物等媒介傳播性較小,但也是存在的。傳染源從本地豬進行水平擴散或者由母豬垂直傳染給仔豬。
感染肺炎支原體的母豬和后備母豬能感染新引進的后備母豬,包括已免疫的動物;尤其是產仔數低的母豬或者后備母豬產生的抗體水平較低,排出支原體比經產母豬多。水平傳播感染常發生于配種舍的豬,以及相應的流通環節,從年長的動物到年幼的動物。此外,在既定畜群內不同圈舍之間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一旦定殖后,肺炎支原體在成年動物呼吸道內持續長達185天。持續感染的豬有典型的亞臨診癥狀,但通過目前的診斷方法進行檢測有一定的困難。豬攜帶這些病原對易感豬有一定的傳染性。
臨診上暴發支原體肺炎,多是由于環境、管理條件以及生產環節上出現問題。飼料品質低、營養不良、圈舍的溫度過高或濕度過大及環境的突然變更等誘因,可使豬群發病率增高、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本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但寒冷和多雨雪、潮濕的冬春季節發生較多。并發或繼發其他病原感染,病死率會明顯增高。本病常呈地方流行性。
二、臨診特征與診斷
1.臨診癥狀
潛伏期數日至1個月以上不等。主要癥狀為慢性干咳,在清晨、晚間、采食時或運動后最明顯。食欲變化不大,體溫一般不升高。隨著病程的發展,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呼吸加快和腹式呼吸。這些癥狀時而緩和、時而明顯。無繼發感染時,咳嗽會在2~3個月內消失,病死率很低。但飼料轉化率和日增重顯著降低。發生繼發感染時可能出現食欲不振、呼吸困難或氣喘、咳嗽加重、體溫升高及衰竭等癥狀,病死率升高(圖3-5)。較好飼養管理條件下,可見感染后沒有癥狀,但體內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肺炎病灶,X線檢查或剖檢時可以發現肺炎病灶。
圖3-5 豬呼吸困難
2.病理變化
主要病變見于肺、肺門淋巴結和縱膈淋巴結。肺兩側均顯著膨大,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心葉、尖葉、中間葉與膈葉的前下緣出現融合性支氣管肺炎。病變界限明顯,顏色多為淡灰紅色或灰紅色,半透明狀,像鮮嫩的肌肉樣,故俗稱“肉變”。切面濕潤而致密,常從小支氣管流出微渾濁的灰白色帶泡沫的漿性或黏性液體。隨著病程延長或病情加重,病變部的顏色變深,呈淡紫紅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的程度減輕,堅韌度增加,俗稱“胰變”或“蝦肉樣變”(圖3-6~圖3-8)?;謴推?,病變逐漸消散,肺小葉間結締組織增生硬化,表面下陷,其周圍肺組織膨脹不全。肺門淋巴結和縱膈淋巴結顯著腫大,呈灰白色,切面外翻濕潤,有時邊緣輕度充血。鏡檢可見典型的支氣管肺炎變化。小支氣管周圍的肺泡擴大,泡腔內充滿大量的炎性滲出物,并有多數的小病灶融合成大片實變區。
圖3-6 肺出血腫大
圖3-7 肺組織肉樣變化
圖3-8 肺臟蝦肉樣變
3.診斷
根據該病的流行病學、臨診癥狀和病理變化作出診斷。肺炎支原體不易分離培養,對條件要求較為苛刻,生長速度較慢;但只要能分離培養到肺炎支原體,即可進行診斷。血清學方法有很多,但以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試驗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效果較好。間接血凝試驗在臨診上是診斷豬支原體肺炎較為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在制備紅細胞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溶血,使該試驗在臨診中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補體結合試驗也是檢測該病的常用試驗方法之一,包括微管補體結合試驗和微量修正補體結合試驗。但在試驗過程中也會出現假陽性的可能。
注意與豬肺絲蟲病和傳染性胸膜肺炎的鑒別診斷,都可引起咳嗽,但豬肺絲蟲剖檢時可發現蟲體,而傳染性胸膜肺炎剖檢可見纖維素性滲出。
三、預防與控制
此病防治的方法很多,但多數只有臨診治愈效果,不易根除病原。而且各種治療的療效與病情輕重、豬的抵抗力、飼養管理條件、氣候等因素有密切關系。所以,控制本病的發生和流行應堅持預防為主,采取綜合防制措施。
1.預防
(1)加強飼養管理 要避免因豬舍內不同年齡豬只混群和過度擁擠、潮濕以及噪聲等應激因素誘發豬氣喘病。保持豬場環境衛生,定期開展消毒滅源工作。保持圈舍清潔、干燥、通風與冬暖夏涼;尤其是要處理好冬季通風和保暖的關系,最大限度地降低豬舍內有害氣體的濃度。保證豬群各個階段的合理營養,避免飼料霉變。
(2)自繁自養與全進全出 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防止從外地購進慢性或隱性病豬是預防該病的關鍵措施。如不具備自繁自養能力,而又不得不從外地引進豬源時,必須要進行嚴格的隔離檢疫檢測。首先對種豬進行血清學檢查,認定陰性合格時方可進場。進場后應再隔離觀察3個月,并用X射線透視2~3次,確認無病時方可混群。有該病的豬場,可利用康復母豬或培育無特定病原豬建立健康豬群,逐步清除病豬,以最終徹底消滅該病。
(3)定期檢疫 根據豬氣喘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定期開展疫情監測和檢疫工作,做到盡早發現,及早隔離治療。對治療康復而檢測為陽性的豬要堅決淘汰,以確保豬群健康,最終徹底消滅該病。
(4)免疫預防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出售的豬肺炎支原體疫苗有進口和國產兩種。國產疫苗采用胸腔注射,免疫效果較好;但容易引起不良反應,在應用范圍上受到限制。豬氣喘病乳兔弱毒菌苗適用于疫點(區)內的斷奶后仔豬、后備架子豬、種豬及懷孕2個月以內的母豬,免疫期8個月。豬氣喘病安寧168株弱毒苗,對雜種豬較安全,免疫期為9個月。
2.防控
(1)發現可疑病豬立即隔離,及早治療與淘汰患病的公豬、母豬。
(2)用抗生素治療豬支原體肺炎時,最好在豬的應激期使用,包括斷奶期或混養期。了解呼吸道存在的其他病原菌和確定最佳治療時期是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的關鍵。在病原出現之前或出現早期給藥對于成功使用藥物輔助控制豬支原體肺炎是非常重要的。總的來說,支原體肺炎發展過程中,預防是唯一有效的降低豬群中由豬支原體肺炎造成的經濟損失的方法。
四、中西獸醫結合治療
1.西藥治療
(1)泰樂菌素 10毫克/千克體重,肌內注射;或者飲水0.2克/升,1次/天,連用3~5天。
(2)林可霉素 50毫克/千克體重,肌內注射,1次/天,連用5天;或者每噸飼料加200克,拌料,飼喂3周。
(3)土霉素堿油劑 土霉素堿粉70克,花生油100毫升,混合均勻,0.2毫升/千克體重。肩背或頸部深部肌肉分點輪流注射,每5天注射1次。連用2~3次。
(4)鹽酸土霉素 每日30~40毫克/千克體重,用40%硼酸溶液稀釋后一次性肌內注射,連用5~7天。
(5)硫酸卡那霉素 每天每千克體重5萬~7萬國際單位,肌內注射,2次/天,連用5~6天,必要時可用10~15天。
2.中藥治療
(1)定喘散 桔梗、陳皮、白前、杏仁各15克,紫菀、百部各10克,生姜3片,研末,每頭豬每次飼喂15~25克,乳豬可煎水摻入奶中飼喂。
(2)虛喘方 連翹、山藥、金銀花各30克,炒白芍、葶藶子、黨參各20克,桔梗15克,桂枝、天花粉、五味子、杏仁各12克,柴胡、炙麻黃、甘草各10克,煎湯灌服,每日1次,連用3~5天。適用于緩解期。
(3)實喘方 石膏100克,白果、杏仁各25克,蘇葉、甘草、黃芪各20克,麻黃10克,煎湯灌服,每日1次,連用3~5天。適用于急癥期。
(4)魚腥草制劑 取新鮮魚腥草制成4克/毫升的蒸餾液,皮下注射,1次/2天,每次10毫升,共用5次。
(5)醉魚草根煎 醉魚草根、臭牡丹各30克,皂角、苦參、石菖蒲、甘草各20克,水煎服用,每日1次,連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