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瓜甜瓜病蟲害診治原色圖鑒(第二版)
- 呂佩珂 蘇慧蘭 高振江
- 481字
- 2019-04-03 13:49:22
西瓜、小西瓜灰霉病
西瓜、小西瓜灰霉病在東南沿海、華南及濕度大的地區及北方保護地內均有發生,是育苗期或成株期常發病害,尤其是低溫多雨年份,西瓜花和幼果經常發病,影響坐果,損失亦大。
癥狀 苗期染病,先是心葉受害,后枯死,瓜農稱“爛頭”,隨后全株枯萎死亡,病部長出茂密的灰色霉層。花瓣染病,初呈水漬狀,后亦長出灰霉,造成花器枯萎脫落。幼瓜染病多始于蒂部,初呈水漬狀軟腐,后長出灰霉,變成黃褐色干縮或脫落。

小西瓜灰霉病病花

小西瓜灰霉病病葉

灰葡萄孢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Botrytis cinerea Pers.:Fr.,稱灰葡萄孢,屬真菌界子囊菌門葡萄孢核盤菌屬。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分生孢子或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條件適宜時從寄主的傷口或衰弱的枯死的花瓣侵入引起發病。病菌以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風雨傳播,低溫高濕持續時間長易發病。
防治方法 初見病變或連陰2天后,提倡噴灑每克含100萬孢子寡雄腐霉菌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1000?液混50%異菌脲1000倍液、41%聚砹·嘧霉胺水劑800倍液,或50%咯菌腈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或16%腐霉·己唑醇懸浮劑800倍液,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