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番茄、櫻桃番茄立枯病和絲核菌莖基腐病

癥狀 立枯病是苗期病害,莖基腐病是番茄、櫻桃番茄成株期病害,病原菌都是立枯絲核菌。立枯病,番茄、櫻桃番茄幼苗的莖基部產生橢圓形暗褐色病變,病苗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病部逐漸凹陷,擴大至圍繞莖一周后,病部收縮干枯,植株死亡。病部有不明顯的淡褐色蛛絲狀霉,即病原菌的菌絲。

莖基腐病為害番茄、櫻桃番茄大苗或植株定植后不久發病。初發病時在植株地表上下的莖基部產生暗褐色病變,后繞莖基部擴展,病部皮層腐爛,造成植株地上部葉片變黃、萎蔫,嚴重的病部環繞莖基部一周后,引起整株萎蔫枯死。濕度大時莖基病部表面現淺褐色蛛絲狀霉或出現灰褐色、大小不一的小菌核。

櫻桃番茄立枯病莖基部變褐縊縮

番茄絲核菌莖基腐病(左)和病莖上的菌絲(右)

番茄立枯絲核菌菌絲分枝處縊縮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稱立枯絲核菌,屬真菌界擔子菌門無性型絲核菌屬;有性階段為瓜王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立枯絲核菌引起番茄等茄果類、瓜類立枯病為多核型。有性型擔子無色,單胞,圓筒形或長橢圓形,頂生2~4個小梗,每小梗上著生1個擔孢子。擔孢子橢圓形或圓形,大小(6.0~9.0)μm×(5.0~7.0)μm。此菌腐生性強,生長適溫17~28℃,當溫度低于12℃或高于30℃時生長受到抑制,最適生長pH值6~7,這時苗核形成時間最短。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立枯絲核菌以菌絲體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該菌不產生孢子,可以菌絲或菌核萌發產生菌絲直接侵染,在田間通過雨水、灌溉水及農具傳播。該菌在13~42℃范圍內均可侵染發病,發病最適溫度為24℃。該菌喜濕耐旱,溫度高、濕度大時幼苗徒長易發病,育苗期間溫度忽高忽低,光照弱,通風不良,幼苗生長衰弱易發病。相對濕度高于85%時菌絲才能侵入寄主。

防治方法 加強定植后管理,注意提高地溫,科學放風。發病初期噴淋1%申嗪霉素懸浮劑1000倍液或7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1600倍液或2.1%丁子·香芹酚水劑300倍液,每平方米施藥液2~3L,視病情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次。番茄、櫻桃番茄莖基腐病還可用40%拌種雙粉劑800倍液噴霧莖基部,也可用2.1%丁子·香芹酚水劑200倍液涂抹,還可用拌種雙藥土。藥土配方:每平方米表土施40%拌種雙粉劑9g,充分混勻后在病株基部覆堆,把病部埋上,促其在病斑上方長出不定根,可延緩壽命,爭取產量。也可在發病后用23%絡氨銅水劑600倍液混加68%精甲霜·錳鋅500倍液噴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铜峡市| 子长县| 新平| 榕江县| 新晃| 垣曲县| 南康市| 宿州市| 烟台市| 那曲县| 遂溪县| 睢宁县| 清远市| 孝义市| 西丰县| 分宜县| 左云县| 蒙山县| 海口市| 乌兰浩特市| 阿克苏市| 锡林郭勒盟| 澄江县| 华阴市| 平和县| 恩施市| 昭觉县| 托克托县| 龙岩市| 启东市| 南京市| 海宁市| 榆树市| 陵川县| 定襄县| 耿马| 彩票| 成安县| 江孜县| 蒙山县|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