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茄果類蔬菜病蟲害診治原色圖鑒(第二版)
- 呂佩珂 蘇慧蘭 尚春明
- 982字
- 2019-04-03 12:18:41
番茄、櫻桃番茄斑枯病
癥狀 番茄、櫻桃番茄斑枯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柄、莖稈和果實。常發生在開花結果之后。葉片染病,初葉面失去光澤,暗綠色,在背面現水漬狀凹陷小圓斑,邊緣突起,褐色至暗褐色或黑褐色,中央灰白色,較葉面上的小,2~3天后擴展到葉面,產生邊緣褐色至暗褐色、中央灰白色圓形壞死斑,稍凹陷,直徑1~2mm,中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載孢體—分生孢子器。雨后或濕度大時,病斑常融合成片,致葉片枯死??諝飧稍飼r病組織脫落或穿孔。葉柄、莖稈染病,多產生大小不一的橢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邊緣褐色較寬,中央灰白色較小,多個病斑融合致莖部干枯。果實染病與莖稈相似。
病原 Septoria lycopersici Spega-zzini,稱番茄殼針孢,屬真菌界子囊菌門殼針孢屬。

番茄斑枯病病葉上的典型癥狀

櫻桃番茄斑枯病及病斑上的小黑點(分生孢子器)
番茄殼針孢形態特征(鄭建秋攝)
1—分生孢子器;2—分生孢子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載孢體在櫻桃番茄、大番茄病殘體和茄科蔬菜甜(辣)椒、茄子及茄科雜草上越冬,茄科蔬菜、酸漿種子也可帶菌。翌年從分生孢子器中涌出大量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經幾天潛育發病后,病斑上又長出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當分生孢子器吸水以后成熟的分生孢子從器的孔口涌出,借風雨傳播到葉片、葉柄、莖及果實上,使該病不斷擴大。病菌生長溫限12~30℃,最適為22~25℃。相對濕度高于90%或雨后才產生分生孢子,有水滴存在分生孢子才能釋放。氣溫25℃、濕度高于95%或雨天多、光照弱易發病。生產上進入雨季,日夜溫差大、結露或有霧持續時間長、田間濕氣滯留發病重。
防治方法?、龠x用抗病品種。品種間抗性有差異,但都不過硬。中雜8號、中雜9號、中蔬4號、中蔬5號、毛粉802田間發病輕。另外應選用無病種子,或種子用52℃溫水浸種30min,再催芽播種。②提倡與茄科蔬菜進行2~3年以上輪作,注意清除田間及四周茄科雜草,可減少初始菌源。③加強管理,采用測土施肥技術,注意后期肥水管理,防止脫肥,可沖施唐山激抗菌—膨果沃根晶,防死棵效果好。雨后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④發病初期噴灑68%精甲霜靈·錳鋅水分散粒劑600倍液或78%波·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6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露地番茄可噴灑500g/L氟啶胺懸浮劑1800倍液、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⑤棚室保護地選用康普潤靜電粉塵劑,每667m2用藥800g持效20天,或6.5%甲霉靈粉塵劑每667m2用藥1kg噴粉,有較好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