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番茄、櫻桃番茄晚疫病

癥狀 番茄、櫻桃番茄晚疫病俗稱“黑炭元”“過火風”“疫病”“怪病”,大發生時短期內常使植株成片枯死,造成大面積減產,甚至毀種無收。該病苗期、成株均可發生。幼苗染病,葉片上現暗綠色水漬狀病斑,病斑由葉片向主莖擴展,造成莖變細并呈黑褐色,致幼苗萎蔫或倒折。濕度大時病部表面產生稀疏白霉,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成株染病,多在番茄、櫻桃番茄坐果后開始發病,也侵染葉片、葉柄、莖和青果。葉片受侵染,多從中、下部葉片的葉尖或葉緣或葉面上產生淺綠色小點,后變成暗綠色不規則形水漬狀病斑,很快變成褐色,病健部交界處不明顯。溫度高、濕度大持續時間長時,病斑迅速擴展至半葉或全葉,有的在病健部交界處或病斑上產生稀疏白霉。濕度大時病葉腐爛,病斑擴展后變灰褐色至灰黑色呈濕腐狀,空氣干燥時病部青白色,后變褐或干枯破裂。葉柄、莖稈染病,產生不規則形褐色大壞死斑,略凹陷,邊緣不清晰,致腐爛或折斷。花器、蕾染病,產生褐色至暗褐色病變。青果染病,果實果肩部表面產生暗綠色近圓形污斑,后變褐稍凹陷,病斑邊緣明顯,有不規則云紋,有時波及半個果實,濕度大時病果表面產生稀疏白霉。病果初期硬,不腐爛,后期腐爛迅速,別于早疫病、病毒病。

番茄晚疫病中心病株葉片上的水漬狀病斑

反季栽培櫻桃番茄晚疫病中心病株上的病葉

番茄晚疫病中心病株莖和果實上的褐色水漬狀斑

番茄晚疫病中心病株上的病果(攝于2006年11月)

櫻桃番茄晚疫病病莖上的褐色水漬狀斑及菌絲、孢囊梗和孢子囊

用綜合防治技術防治番茄早、晚疫病的效果(右為防治區)

病原 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稱致病疫霉,屬假菌界卵菌門疫霉屬。疫霉屬菌物的孢囊梗分化比腐霉菌明顯,孢子囊卵形、倒梨形或近球形,頂部具乳突、半乳突或無乳突,一般單獨頂生在孢囊梗上,偶爾間生;萌發后產生游動孢子,或直接萌發產生芽管。游動孢子卵形或腎形,側生雙鞭毛,休眠后形成細胞壁,球形,稱為休止孢。厚垣孢子多為球形,無色至褐色,頂生或間生。藏卵器球形,內有1個卵孢子,卵孢子球形;雄器圍生或側生。疫霉屬的游動孢子在孢子囊內形成。致病疫霉是疫霉屬模式種,為害番茄引起晚疫病,1845~ 1846年愛爾蘭因馬鈴薯晚疫病暴發成災引起愛爾蘭饑荒舉世震驚。因疫病具有流行性和毀滅性,因此稱為疫病。

番茄晚疫病病菌致病疫霉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

番茄晚疫病病菌的生理小種常受生態環境變化影響,現在我國已產生T0、T1、T1,2、T1,2,3、T1,2,3,4、T1,4、T1,2,4和T38個生理小種,其中T1和T1,2是主流小種。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在保護地番茄、櫻桃番茄上輾轉傳播為害。晚疫病病菌可以在越冬茬或長季栽培的番茄、茄子上或在馬鈴薯塊莖中越冬,也可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絲體在染病的根或土壤內越冬。春季卵孢子和厚垣孢子萌發產生游動孢子。菌絲體進一步生長產生游動孢子囊并釋放出游動孢子。游動孢子在土壤水內到處游動,當接觸到感病的番茄、櫻桃番茄寄主時侵染根部。潮濕寒冷的天氣,菌絲體和游動孢子產生較多,使病害進一步擴展,干旱炎熱或過于寒冷的天氣,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絲體存活。當土壤潮濕而溫度適宜時,病菌借氣流或雨水從番茄的氣孔、傷口或表皮直接侵入,也可從莖的傷口、皮孔侵入,在棚中或露地形成中心病株,經多次重復侵染,引起該病流行。不同年份季節不同,其流行情況因年而異。在耕作制度穩定的情況下,其發生為害情況主要受氣溫和濕度及降雨量的影響。溫度適宜,濕度高利其發生,20~23℃,菌絲在寄主體內繁殖速度最快,潛育期最短,日光溫室、大棚白天22℃左右,相對濕度高于95%,持續8h,夜間溫度10~13℃,葉面結露或葉緣吐水持續12h,致病疫霉菌即可完成侵染發病。氣溫15~20℃,相對濕度超過80%持續2h,晚疫病便嚴重發生。生產上月平均氣溫16~22℃,最適合該病發生和流行,在南方早季3~4月苗期為害幼苗,晚季11月中旬至12月及翌年1月中旬前的結果期為害青果。四川春季露地栽培4月下旬始發,5月中下旬進入發病高峰期;秋季栽培9月下旬始發,10月上中旬進入發病高峰期。近年來,隨著露地和保護地日光溫室、長季節栽培櫻桃番茄和大番茄的面積不斷擴大,茬次不斷增加,各地積累了足夠菌源,只要出現澆水過大、排水不良或密度過大,保護地放風不及時或施用氮肥過量,無論是保護地還是露地,無論是反季節的番茄還是長季節栽培的櫻桃番茄或大番茄,都會發生晚疫病。正常情況下進入雨季,雨天多、降水量大、持續時間長該病易流行成災。但在反季節或長季栽培時,只要出現上述發病條件,晚疫病也會大發生或大流行。2004年10月28日筆者在北京順義大棚內拍到了該病照片。

防治方法 ①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優良番茄品種,如純毛新秀、佳粉17、上海合作903、合作919、浙雜809、紅雜18、新番4號、蘇粉9號、粉蓮娜、紅江南、106鐵帥、華鼎粉紅番茄、中研958F1、早豐、綠番茄、早魁、毛粉802、朝研219、大唐番茄、大唐使者、勝美番茄、朝研粉王、世紀星F1、雜93-150。櫻桃番茄抗病品種有粉玫瑰。②茄科蔬菜收獲后,要徹底清除病殘體、病果,以減少初侵染源。③播種前,種子用55℃溫湯浸種30min,采用營養缽、營養袋或穴盤等培育無病苗。④合理密植,深溝高廂,實行3年以上輪作。生產上做到及時整枝打杈,3穗或4穗果坐穩后,把底部老葉、病葉打去。棚室要特別注意通風降濕,發病時首先要適當控制澆水,露地要疏通排灌系統,雨后及時排水,嚴防濕氣滯留;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避免偏施氮肥;發現中心病株及時拔除,以減少菌源。⑤采用生態和農業調控技術。生產上針對該病在低溫高濕條件下流行的特點,通過控制棚室內溫濕度縮短結露持續時間可控制該病發生。冬春保護地溫度10~25℃,濕度在75%~90%變化時易發病,生產上采用通風散濕提高棚溫防其發病,當晴天上午溫度升至28~30℃時,進行放風,溫度控制在22~25℃,可降低濕度,當溫度降至20℃時,要馬上關閉通風口,保持夜溫不低于15℃,大大減少結露量和結露持續時間,就可減輕發病。⑥藥劑蘸根。番茄定植時先把722g/L霜霉威水劑700倍液配好,取15kg放入比穴盤大的容器中,再將穴盤整個浸入藥液中,把根部蘸濕滅菌。半個月后視病情還可灌根1次,對晚疫病、根腐病有效。⑦試用棉隆和申嗪霉素熏蒸消毒法處理土壤,防治番茄晚疫病有效,具體做法參見本書茄子黃萎病。⑧2008—2010年山東、河北番茄主產區的番茄晚疫病經測定,對甲霜靈、精甲霜靈、烯酰嗎啉、嘧菌酯、雙炔酰菌胺、霜脲氰均未產生抗藥性。生產上防治晚疫病可選用代森錳鋅、百菌清、氫氧化銅等保護劑進行預防。⑨南方重點防早季3~4月苗期和晚季11~12月及翌年1月結果期兩個發病高峰期,做到預防為主,輪換用藥,提倡在下雨之前用藥。南、北方發現中心病株后馬上噴灑加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20%氟嗎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劑700倍液混加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混加5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75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1500倍液混加25%嘧菌酯懸浮劑1000倍液。露地番茄進入雨季后及時噴灑500g/L氟啶胺懸浮劑1500~2000倍液或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或560g/L嘧菌·百菌清懸浮劑600~800倍液、32.5%苯醚甲環唑·嘧菌酯懸浮劑1000倍液。⑩保護地可選用煙霧劑或粉塵劑,如選用45%百菌清煙劑,每100m3用藥25~40g,熏1夜,隔8~9天熏1次,連熏2~3次。也可選用康普潤靜電粉塵劑,每667m2 噴粉800g,隔20天1次,噴1~2次。?越冬茬、現代溫室長季栽培、日光溫室長季栽培、進口秋冬季栽培的番茄或櫻桃番茄于每年11月開始加溫時易發病,生產上要及時進行防治。此外,發現莖部或葉柄染病的可用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或68%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或2.1%丁子·香芹酚水劑100倍液涂抹發病處,可明顯壓低菌源數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台县| 莱阳市| 巴南区| 白玉县| 七台河市| 天津市| 赤壁市| 呼伦贝尔市| 南江县| 祁门县| 白河县| 济源市| 虎林市| 银川市| 嵊泗县| 阳山县| 永仁县| 苏尼特右旗| 南部县| 行唐县| 鹤壁市| 仁布县| 绥滨县| 珲春市| 信阳市| 岳西县| 贡嘎县| 海安县| 喀喇沁旗| 报价| 新绛县| 调兵山市| 肇州县| 扬州市| 广平县| 新龙县| 平定县| 松潘县| 泰顺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安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