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藥用植物·十四
- 葉華谷 易思榮 黃婭 曾飛燕
- 445字
- 2019-03-27 14:33:50
太白韭
Allium prattii C. H. Wright
【別 名】野蔥、野蒜、太白山蔥
【基 原】來源于百合科蔥屬太白韭Allium prattii C. H. Wright的全草入藥。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鱗莖單生或2~3枚聚生,近圓柱狀;鱗莖外皮灰褐色至黑褐色。葉2枚,緊靠或近對生狀,條形至橢圓狀倒披針形,寬0.5~4 cm,頂端漸尖,基部漸狹成柄。花葶圓柱狀,高10~60 cm,下部被葉鞘;傘形花序半球狀,花密集;花紫紅色至淡紅色,內(nèi)輪花被片披針狀矩圓形至狹矩圓形,長4~7 mm,寬1~1.5 mm,頂端鈍或凹缺,外輪花被片狹卵形或矩圓形,長3.2~5.5 mm,寬1.4~2 mm,頂端鈍或凹缺;花絲基部合生,內(nèi)輪的狹卵狀長三角形,外輪的錐形;子房具3圓棱,每室1胚珠。花、果期6~9月。
【生 境】生于海拔2000~4900 m的陰濕山坡、溝邊、灌叢或林下。
【分 布】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肅、陜西、河南和安徽。印度、尼泊爾和不丹也有分布。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挖全草,去除枯葉,洗凈,曬干。
【性味功能】味辛,性溫。發(fā)汗,散寒,健胃,接骨,消腫。
【主治用法】治傷風(fēng)感冒,頭痛鼻塞,脘腹冷痛,消化不良,跌打骨折等。用量9~15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