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分析化學實驗(第二版)
- 劉淑娟 張燮
- 864字
- 2019-04-17 12:09:45
實驗十五 天然水中細菌總數的檢驗方法
一、原理
每種細菌都有它一定的生理特征,培養時應用不同的營養條件及其他生理條件(如溫度、培養時間、pH值、需氧性質等)去滿足其要求,才能將各種細菌培養出來。但在實際工作中,一般都只用一種常用的方法(在營養瓊脂培養基中,于37℃經24h培養)去測定細菌菌落總數,因此,所得結果只包括一群能在營養瓊脂上發育的嗜中溫性需氧及兼性厭氧的細菌菌落總數。
二、培養基和試劑
營養瓊脂
(1)成分 蛋白胨10g
牛肉膏3g
氯化鈉5g
瓊脂15
蒸餾水1000mL
(2)制法 將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熱溶解,調pH值為7.4~7.6,分裝,121℃ 20min滅菌。儲存于冷暗處備用。
三、儀器
①高壓蒸汽滅菌器。
②干熱滅菌箱。
③培養箱:(36±1)℃。
④冰箱。
⑤電爐。
⑥天平。
⑦放大鏡。
⑧滅菌平皿:直徑9cm。
⑨滅菌刻度吸管。
⑩滅菌采樣瓶。
錐形瓶。
pH計或精密pH試紙。
四、分析步驟
①以無菌操作方法,用1mL滅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勻的水樣,注入滅菌平皿中。加取1mL注入另一滅菌平皿中作平行接種。
②將已熔化并冷至46℃左右的營養瓊脂培養基注入平皿,每皿約15mL,并立即旋搖平皿,使水樣與培養基充分混勻。同時另將營養瓊脂培養基傾入滅菌的空平皿內作對照。
③待瓊脂凝固后,翻轉平皿,使皿底在上,置于(36±1)℃培養箱培養24h。取出,計數每個平皿內的菌落數目。
五、菌落計數及報告方法
作平皿菌落計數時,可用肉眼直接觀察,必要時用放大鏡檢查,以防遺漏。在記下各平皿的菌落數后,求出同一水樣兩平皿的平均菌落數。在求平均數中,若其中一個平皿有較大片狀菌落生長時,則不宜采用,而應以無片狀菌落生長的平皿作為該樣品的菌落數。若片狀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勻,則可將此半個平皿計數后乘2以代表全平皿菌落數。同一樣水樣兩平皿的平均菌落數,即為該水樣1mL中的細菌菌落總數。
六、附注
①細菌總數是指1mL水樣在一定條件培養后,所生長的細菌菌落的總數。
②細菌總數主要作為判定水被污染程度的標志,但不能說明污染的來源。因此,必須結合大腸菌群數來判斷水的污染來源和安全程度。
③本方法規定用標準平皿計數法測定飲用天然礦泉水中的細菌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