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1 絕緣柵場效應管

絕緣柵場效應管是由金屬、氧化物和半導體制成,故又稱為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MOSFET),簡稱MOS管,按它的制造工藝和性能可分為增強型與耗盡型兩類,每類又可分為N溝道和P溝道兩種。所謂增強型是uGS=0時,漏極與源極之間沒有導電溝道,即使在漏極與源極之間加有電壓,也沒有漏極電流;而耗盡型是uGS=0時,漏極與源極之間已經有了導電溝道。下面分別討論這兩種管子的工作原理、特性及主要參數。

3.1.1 N溝道增強型MOS管

1.結構和符號

圖3.1(a)所示為N溝道增強型MOSFET(簡稱增強型NMOS管)的結構示意圖,它以一塊摻雜濃度較低的P型硅片作為襯底,利用擴散工藝在P型硅中形成兩個高摻雜的N+區,并用金屬鋁引出兩個電極,作為源極S和漏極D;然后在硅片表面覆蓋一層很薄的二氧化硅(SiO2)絕緣層,在漏源極之間的絕緣層上再制造一層金屬鋁作為柵極G,另外在襯底引出襯底引線B(它通常在管內與源極S相連接)。顯見,MOSFET的柵極與源極、漏極均絕緣無電接觸,故稱絕緣柵極。其柵極、源極和漏極,分別相當于BJT的基極、發射極和集電極。

圖3.1 增強型MOS管

圖3.1(b)、(c)所示為N、P溝道增強型MOS管電路符號,漏極與源極間的三段短線,表示管子的原始導電溝道不存在,為增強型;垂直于溝道的箭頭表示導電溝道的類型,箭頭由P區指向N區,所以N溝道的箭頭向里,而P溝道的箭頭向外。

2.工作原理

由圖3.1(a)可見,NMOS管的兩個N區被P型襯底隔開,成為兩個背靠背的PN結(又稱耗盡層),當柵源電壓uGS=0時,不論漏源電壓uDS為何極性,總有一個PN結是反向偏置的,因此,漏極和源極之間不可能有電流通過,漏極電流iD=0。

當柵極和源極之間加上足夠大的正向偏壓uGS后,便在柵極下面的二氧化硅絕緣層中產生一個由柵極指向P型襯底的電場,在電場效應作用下,排斥柵極下面的P型襯底中的空穴(多子),將電子(少子)吸引到襯底表面,形成一個N型薄層。N型薄層的導電類型與P型襯底相反,故稱為反型層,將兩個N+區連通,形成了N型導電溝道,這時若在漏極D和源極S之間加上正向電壓uDS,就會有漏極電流iD產生,如圖3.2(a)所示。開始形成導電溝道的uGS,記作UGSth,稱為開啟電壓。隨著uGS的增加,必將有更多的電子吸引到襯底表面,導電溝道增寬,溝道電阻減小。因此在同樣的uDS下,uGS越大,iD越大,從而實現柵源電壓uGS對漏極電流iD的控制。當uGSUGSthuDS>0時,有電流iD流過導電溝道,并因iD在溝道各部位產生電壓降,使溝道的截面積從左到右逐步變小,且當uGS-uDS=UGSth時,在溝道最右端的靠近漏極處產生預夾斷,如圖3.2(b)所示。而且,當uGS-uDS<UGSth時,預夾斷區往左延伸,管子工作于恒流區。

圖3.2 N溝道增強型MOS管導電溝道的形成

歸納

NMOS管是一個受柵源電壓uGS控制的器件。當uGS<UGSth時,漏源之間不導通;只有當uGS>UGSth時,MOS管才會導通。由于在結構上漏極和源極是對稱的,所以D、S可互換使用。

3.轉移特性曲線

由于場效應管的輸入電流近于零,故不討論輸入特性。轉移特性是指uDS保持不變,iDuGS的函數關系,即

  (3.1)

轉移特性曲線如圖3.3(a)所示。圖中uDS=10V不變,當uGS<UGSth時,因沒有導電溝道,iD=0;當uGS>UGSth時(=2V)形成導電溝道,產生漏極電流iDuGS增大,iD跟隨增大。

圖3.3 N溝道增強型MOSFET的特性曲線

4.輸出特性

輸出特性是指uGS保持不變,iDuDS的函數關系,即

  (3.2)

輸出特性曲線如圖3.3(b)所示,它可分為4個區域。

(1)可變電阻區

如圖3.3(b)中Ⅰ區所示,在圖3.2(a)結構中可知,若固定uGS(=5V)>UGSth,在柵、源極處有較大導電溝道,而在柵、漏極之間電壓為uGD=uGS-uDS(=5V-uDS),當uDS由0V逐漸增大,必使uGD逐漸減小(<uGS=5V),使漏極處溝道變狹成楔形狀。然而這時iDuDS成線性增加,輸出特性按線性上升,如圖中所示。這樣D、S極間等效為一個線性電阻,而阻值大小與所固定的uGS值有關。當uGS越小,iDuDS增長越慢,等效電阻越大。

歸納

場效應管D、S極間相當于一個受uGS電壓控制的可變電阻,稱為可變電阻區。

(2)恒流區(放大區)

uDS增加到使uGD=UGSth(即uDS=uGS-UGSth)時,在漏極附近的反型層首先消失,即導電溝道在漏極附近被夾斷;隨著uDS的增加,使uGD<UGSth,夾斷區長度朝源極方向延伸,在達到uGD=UGSth后,uDS電壓再增加部分主要降落在夾斷區上,而iD不再隨uDS增加而趨于飽和,如圖3.3(b)中的Ⅱ區所示,該區域稱為輸出特性的恒流區(或稱飽和區)。

歸納

在恒流區,漏極電流iD由柵源電壓uGS控制,而與uDS基本無關,場效應管的D、S極間相當于一個受電壓uGS控制的電流源。恒流區也稱為放大區。

(3)擊穿區

uD不斷增大,PN結因承受過大的反向電壓而擊穿,使iD急劇增大,如圖3.3(b)中的Ⅲ區所示,該區域稱為輸出特性的擊穿區。

(4)截止區

uGS<UGSth時,沒有導電溝道,使iD=0。這時稱為全夾斷,該區域稱為輸出特性的截止區,為圖3.3(b)中靠近橫軸的區域(基本上與橫軸重合)。

在放大區內,只要uGS>UGSth,增強型NMOS管的iD近似表達式為

  (3.3)

式中,IDOuGS=2UGSth時對應的iD值;UGSth為開啟電壓。

3.1.2 N溝道耗盡型MOS管

耗盡型NMOS管的結構示意圖和電路符號如圖3.4所示。

圖3.4 耗盡型MOS管

它的結構和增強型基本相同,主要區別是:這類管子在制造時,已在二氧化硅絕緣層中摻入了大量的正離子,所以在uGS=0時,在這些正離子產生的電場作用下,漏、源極間的P型襯底表面已經出現了反型層(即N型導電溝道),只要加上正向電壓uDS,就有iD產生。如果加上了正的uGS,則加強了絕緣層中的電場,將吸引更多的電子至襯底表面,使溝道加寬,iD增大。反之,uGS為負時,則削弱了絕緣層中的電場,使溝道變窄,iD減小。當uGS負向增加到某一數值時,導電溝道消失,iD≈0,管子截止,所對應的uGS稱為夾斷電壓UGSoff。由以上分析可知,這類管子在uGS=0時,導電溝道便已形成。當uGS由零減小到UGSoff時,溝道逐漸變窄而夾斷,故稱為“耗盡型”。耗盡型MOS管在uGS<0、uGS=0和uGS>0的情況下都可以工作,這是它的一個重要特點。

耗盡型NMOS管的轉移特性曲線和輸出特性曲線如圖3.5所示。

圖3.5 耗盡型NMOS管的特性曲線

它在放大區內的電流iD近似表達式為

  (3.4)

式中,IDSSuGS=0時對應的iD值(稱為零偏漏極電流);UGSoff為夾斷電壓。

3.1.3 P溝道MOS管簡介

P溝道MOS管和N溝道MOS管的主要區別在于作為襯底的半導體材料的類型,PMOS管是以N型硅作為襯底,而漏極和源極從P+區引出,形成的反型層為P型,相應溝道為P型溝道。對于耗盡型PMOS管,在二氧化硅絕緣層中摻入的是負離子。

P溝道MOS管使用時,uGSuDS的極性與NMOS管相反。增強型PMOS管的開啟電壓UGSth是負值,耗盡型的P溝道場效應管的夾斷電壓UGSoff是正值。P溝道MOS管其轉移特性曲線和輸出特性曲線形狀與N溝道MOS管相似,只是電壓極性不同。

增強型PMOS管的電路符號和耗盡型PMOS管的電路符號,已示于圖3.1(c)和圖3.4(c)中。

提示

由于絕緣柵型場效應管的輸入電阻極高,一般大于109Ω,大的可以達到1015Ω,柵極感應到的電荷難以泄放,使絕緣層內的電場強度很高,場效應管即使有較高的UBRGS,仍會擊穿二氧化硅絕緣層,使管子損壞。所以目前生產MOS管時,常制有過壓保護電路。

思考題

1.為什么說場效應管屬于單極型器件?

2.指出MOSFET的兩種類型。

3.如果一個耗盡型MOSFET的柵極到源極的電壓為零,則從漏極到源極的電流為多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昌县| 井冈山市| 定远县| 故城县| 铜陵市| 湾仔区| 丰城市| 宁阳县| 多伦县| 仙桃市| 海宁市| 额尔古纳市| 穆棱市| 长岭县| 高清| 尼勒克县| 大英县| 博爱县| 新竹市| 连云港市| 重庆市| 金门县| 饶平县| 阿图什市| 万盛区| 兴文县| 天门市| 长沙市| 都安| 屯留县| 杭锦后旗| 榆社县| 栖霞市| 海宁市| 开原市| 彝良县| 宁都县| 定襄县| 静宁县| 赤峰市| 会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