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生長環境
- 米志鵑 陳剛 張秀花
- 1572字
- 2019-04-17 12:08:10
任務一 植物生長概述
【學習重點】
◆了解:植物生長環境課程的學習方法。
◆理解:環境條件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
◆掌握:植物生長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植物生長的特點。
【學習難點】
◆植物生長在我國農業及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環境條件對植物生長的影響要素。
一、植物生產在我國農業及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人民生活資料的重要來源
人們生活消耗的糧食、水果、蔬菜幾乎全部來自于植物生產;服裝原料80%來自于植物生產。
2.工業原料的重要來源
植物生產為工業生產提供原料。我國40%的工業原料、70%的輕工業原料來源于植物生產。
3.農業的基礎產業
畜牧業、漁業、林業等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植物生產。
4.農業現代化的組成部門
植物生產是農業的基礎,沒有現代化的植物生產就沒有現代化的農業。
二、植物生產的特點
植物生產是以植物為對象,以自然環境條件為基礎,以人工調控為手段,以社會經濟效益為目標的社會性產業。與其他社會物質生產相比,具有以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1.系統的復雜性
植物生產是一個有序列、有結構的系統,受自然和人為的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它是由各個生產環節所組成的一個統一的整體。
2.技術的實用性
植物生產是把生命科學、農業科學的基礎理論轉化為實際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力。主要研究解決植物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其技術必須具有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力爭做到簡便易行、省時省工、經濟安全。
3.生產的連續性
植物生產的每個周期內,各個環節之間相互聯系,互不分離;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延續,是一個不斷循環的周年性產業。
4.植物生長的個體生命周期性
植物生長發育過程形成了顯著的季節性、有序性和周期性。
5.明顯的季節性
植物生產依賴于大自然的周期變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季節的強烈影響。
6.嚴格的地域性
地區不同,其緯度、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條件不同,其社會經濟、生產條件、技術水平等也有差異,從而構成了植物生產的地域性。
三、環境條件對植物生產的重要性
1.光對植物生產的重要性
光在植物生產中的重要性體現在:直接作用是影響植物形態器官的形成;間接作用是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質,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物質基礎。
2.溫度對植物生產的重要性
植物生長發育要求一定的溫度。在植物生產中,溫度的晝夜和季節性變化影響植物的干物質積累甚至產品的質量,而且也影響植物正常的生長發育;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及其過程必須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才能完成。
3.水分對植物生產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起源的先決條件,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動都必須在細胞含有水分的狀況下才能發生。植物對水分的依賴性往往超過了任何其他因素。
4.土壤對植物生產的重要性
一個良好的土壤應該使植物能“吃得飽(養料供應充足)”“喝得足(水分充足供應)”“住得好(空氣流通、溫度適宜)”“站得穩(根系伸展開、機械支撐牢固)”。
5.肥料對植物生產的重要性
肥料是植物的糧食,在植物生產中起著重要作用。主要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肥料不僅可以促進植物整株生長,也可促進植株某一部位生長;肥料還在改善植物的商業品質、營養品質和觀賞品質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四、植物生長環境課程的學習方法
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種植專業通用的必修課程新教材,在學習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整體地把握教材內容;注意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靈活運用;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材內容;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植物生長環境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但學習理論的目的在于指導實踐。因此,對本課程的學習一定要注意將所學的理論與農業生產的實踐緊密結合。
復習思考題
1.簡述植物生長在我國農業及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2.與其他物質生長相比,植物生長的特點有哪些?
3.簡述環境條件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
4.如何才能學好植物生長與環境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