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知識集萃
- 周公度
- 3154字
- 2019-03-12 12:30:10
s區第2(2A)族元素 堿土金屬(Alkali earth metals)
Be,Mg,Ca,Sr,Ba,Ra
堿土金屬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列元素鈹、鎂、鈣、鍶、鋇、鐳的總稱,核外價電子組態為ns2。因其氧化物兼具堿性(只有BeO為兩性)和土性(熔點高)而得名。堿土金屬性質活潑,除鈹外,皆可生成典型離子型過氧化物。堿土金屬Mg、Ca、Sr、Ba以及堿金屬Na、K都是英國化學家戴維(H.Davy,1778~1829)發現的。戴維在學習拉瓦錫《化學元素論》時,看到“鹽的土質可能都含有氧,這些土質可能是某種金屬的氧化物”,戴維思維敏捷,他利用當時剛剛發現的伏打電堆,提出“電解”和“化學親和力”之間的關系,認為化學親和力實質上是一種電力。他通過電解方法,克服種種困難,把土質中的金屬和氧分開,發現了土質中的金屬元素。
4號元素 Be鈹
1798年,沃克蘭(L.N.Vauquelin,法)在分析綠寶石的成分時發現了鈹。鈹礦石近30種,但很分散,主要為綠柱石(beryl)Be3Al2Si6O18,元素名稱亦由此而來。
鈹為淺灰色金屬,有延展性,比鋁輕1/3,導熱性是鋼的3倍、鋁的2倍,為金屬中的良導熱體。鈹的化學性質活潑與鋁相似,在空氣中能形成保護性的氧化層,在常溫甚至在紅熱時皆穩定,氧化鈹呈現出兩性。金屬鈹用于制作導彈和火箭的部件;薄片能透過X射線用以制造X射線管窗口。鈹銅合金硬度大,受撞擊時不產生火花,用于制作油井和有可燃氣體存在場所使用的工具。含鈹的寶石有綠寶石(祖母綠)、海藍寶,是美麗堅硬的晶體。
鈹屬劇毒物質,鈹化合物皆有毒。空氣中若含有1mg/m3的鈹,便能使人立即得急性鈹肺病,死亡率極高。鈹也可致癌。
12號元素 Mg鎂
1808年英國化學家戴維(H.Davy)用電解法從硫酸鎂和氧化汞的混合物中得到了鎂汞合金,蒸去汞后得到金屬鎂。鎂的英文名稱Magnesium源于蘊藏豐富鎂礦的希臘地名“Magnesia”(馬格尼西亞)。地殼中鎂含量豐富,居第6位。主要礦物有菱鎂礦(MgCO3)、白云石[CaMg(CO3)2]、光鹵石(KMgCl3·6H2O)等。海水是鎂的不竭之源。目前金屬鎂的制備方法主要是高溫下電解MgCl2。
鎂為銀白色金屬,質輕(密度為1.738g/cm3),硬度中等,富延展性,導熱導電性強。鎂的化學性質活潑,具有強還原性,在潮濕空氣中表面會生成氧化物膜而變暗,也可與氮、硫、鹵素等化合。鎂能和鋁、釩、鈦等金屬形成力學性能優良的合金,廣泛用于航空、航天、車輛、建材等各個方面。在常見的結構金屬材料中,鎂的用量僅次于鐵和鋁,排在第三位。鎂在冶金工業中用作還原劑,制備金屬鈹和鈦等;在煉鋼工業中可用鎂作脫硫劑并使石墨球化而形成球墨鑄鐵,增強鐵的延展性和抗裂性。鎂粉易燃并放出極強的白光,富紫外線,對照相底片的感光力極大,鎂光燈就是利用了這一特性。
鎂是生物體的必需元素。在綠色植物的葉綠素中,鎂離子居于中心位置,葉綠素中鎂含量大約2%。鎂主要以Mg2+的形式存在于人體中,70%分布在骨骼,其余在軟組織和細胞內外液中。鎂為骨細胞結構和功能所必需,保證其正常生長和堅固度。鎂是多種酶系的輔助因子或激活劑,廣泛參與體內各種代謝過程,參與細胞內的能量釋放和轉化。鎂離子對鉀離子的運輸、鈣離子通道的活化啟動及神經信息的傳導和心肌作用十分重要。缺鎂會導致心律不齊和肌肉顫抖。成人每天需要200~400mg鎂。
20號元素 Ca鈣
1808年戴維(H.Davy,英)對石灰和氧化汞的混合物進行電解,得到鈣汞齊,除去汞后制得鈣,貝采里烏斯(J.J.Berzelius,瑞典)和蓬丁(M.M.Pontin,瑞典)也做出了貢獻。鈣的名稱源于拉丁文“Calcis”,意為“石灰”。鈣在地殼中的豐度排序為第5位。自然界中,鈣化合物分布極廣,有石灰石(CaCO3)、方解石(CaCO3)、白堊、大理石、石膏(CaSO4·2H2O)、磷灰石[Ca5(PO4)3(F,Cl,OH)]、白云石[CaMg(CO3)2]、螢石(CaF2)、珊瑚等。其中,石灰石是方解石和文石(CaCO3)的統稱;白堊是富含碳酸鈣的黏土;大理石是多種巖石形成的建筑材料的名稱,主要成分仍為碳酸鈣;珊瑚是由珊瑚蟲分泌的石灰質骨骼聚結而成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鈣。
鈣為銀白色金屬,質軟,新切斷處呈現明亮的結晶面。鈣的化學性質活潑,具有強還原性,易與鹵素、氮、硫等化合。
鈣的用途很廣:(1)金屬鈣是強還原劑,冶金工業中用作脫硫劑、脫氧劑,用于制備稀土元素;(2)利用石灰石(碳酸鈣,CaCO3)燒制石灰(CaO),它與水混合形成熟石灰Ca(OH)2,熟石灰在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再變為碳酸鈣,所以石灰用作建筑材料;(3)制石膏,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CaSO4·H2O),用于建材、塑像、模型、醫療等;(4)制造電石(CaC2),電石與水反應生成乙炔氣,可以作為化工原料;早期的紗燈即利用此過程生成的乙炔氣燃燒照明;(5)氯化鈣是重要化工原料,也是良好的融雪劑。
生物學作用 鈣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約占人體總質量的1.5%~2%。人體中鈣90%以上分布在骨骼及牙齒中,其余的鈣分布于體液及其他組織中。血液中的鈣幾乎全部存在于血漿中,一般成人血鈣濃度為2.10~2.55mmol/L。Ca2+參與體內多種生理生化過程,在肌肉收縮、腺體的分泌及細胞生長等方面都起重要的作用。Ca2+還是許多酶的激活劑,如淀粉酶、脂肪酶。Ca2+能降低神經肌肉的興奮性,血清中Ca2+濃度降低,肌肉興奮性增加,導致抽搐。Ca2+有利于心肌收縮。缺鈣兒童易患佝僂病,成人缺鈣易患骨質疏松。含Ca2+的硬水會給生活和生產帶來不少麻煩。
38號元素 Sr鍶
1808年戴維(H.Davy,英)通過電解氧化鍶與氧化汞的混合物,制得鍶汞齊,進而發現了鍶。名稱源于英文“strontian”,乃蘇格蘭一城鎮名,戴維所使用的氧化鍶便產于該鎮附近。主要礦物有天青石(SrSO4)和菱鍶礦(SrCO3)。
鍶是銀白色金屬,質軟似蠟。鍶的化學性質活潑,與水和酸作用猛烈!含鍶的鹽在無色火焰中呈紅色,用于制焰火、光彈和光電管。
90Sr有放射性,半衰期28.5年,可用于醫療檢測。作為核爆炸(鈾核裂變)的副產物,90Sr從大氣回降到地面后,污染環境,再經食草動物轉入人體,蓄積致癌。
鍶是人體非必需但有用的微量元素,以牙齒和骨骼內分布最多(牙釉質180mg/kg,牙本質90mg/kg,骨120mg/kg),其他組織較少。作為骨骼和牙齒的必需成分,鍶與骨骼和牙齒的形成密切相關。隨年齡增長,骨內的鍶含量增多。臨床上通過檢測鍶的濃聚程度來判斷骨愈合程度。
56號元素 Ba鋇
1808年戴維(H.Davy,英)電解氧化鋇與氧化汞的混合物(重土),生成鋇汞齊,并制得金屬鋇。名稱源于希臘文“barys”,意為“重的”。主要礦物有重晶石(硫酸鋇)和毒重石(碳酸鋇)。
鋇是銀白色金屬。鋇粉遇潮氣自燃,需儲存于油中。鋇用于合金(鋇受熱后極易放射電子)制造、焰火(綠色)、核反應堆等,也用于清潔真空系統中的雜質氣體和精煉金屬時的除氧劑。將氧化鋇摻入玻璃中,可以增加折射率;由重晶石調制的泥漿常用以防止油井的井噴。
除難溶的硫酸鋇外,一切鋇鹽皆有毒!對人的致死量為0.8g。鋇餐是將硫酸鋇粉末加入乳化劑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漿液。因為鋇元素吸收X射線能力強,用于X射線胃腸造影,根據它在胃腸中的分布,了解病灶的位置。
88號元素 Ra鐳
1898年居里夫婦(P.Curie和M.S.Curie,法)在處理瀝青鈾礦時,發現了一種新的放射性元素,化學性質類似鋇,其紫外光譜有一條特征的譜線,試樣的放射性越強,這條譜線也越清晰。他們給這個元素起名“radium”,意為“賦予放射性的物質”。為了得到金屬鐳,從1899年到1902年底,他們經過45個月的努力,處理了8t鈾礦渣,得到0.1g氯化鐳。1911年居里夫人和德貝恩合作,通過電解得到了金屬鐳。
鐳呈銀白色,化學性質活潑。在空氣中放置會變黑色,可能是形成氮化物所致。鐳發射出α和γ射線。1g鐳一年發射的能量約為4186kJ。鐳的放射性可以用來治療癌癥及其他疾病。若鐳進入人體,會以類似于鈣的途徑進入骨骼,發射的α粒子會使紅細胞發生變化。過量的鐳的射線照射,也會破壞紅細胞,導致貧血癥和白血病。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兒都死于血液病,這與她們長期從事鐳的研究工作受到鐳的輻射有關。鐳及其衰變產物發射γ射線,可用作鐳γ標準源和鐳鈹中子標準源,也可用于金屬材料內部探傷。鐳的研究促進了放射化學的發展。鑒于對鐳和釙的重要發現及放射性研究的貢獻,居里夫人兩度獲諾貝爾獎,1903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