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水泥裝備技術手冊
- 穆惠民 張澤 莊嚴
- 4067字
- 2019-03-04 13:29:38
第六節 錘式破碎機
一、概述
錘式破碎機具有結構簡單、破碎比大、能耗低、生產效率高、產品粒度均勻等優點,廣泛地應用于建材、化工、發電、選礦、煉焦等工業部門,作為中等硬度以下的各種物料的破碎裝備。
錘式破碎機能將1m以上的大塊石灰石一次破碎到小于20mm,使傳統的兩段或三段破碎改為一段破碎。從而簡化了生產流程,節省了投資,降低了能耗及其他生產費用,是水泥廠和礦山理想的破碎裝備。
二、主要零部件要求
(1)主軸材料的力學性能應不低于JB/T 6379—1992中第2章45或50號鋼的規定。
(2)耐磨件材料的力學性能應不低于JC/T 401.1—1991中第4章ZGMn13的規定。
(3)主軸應經超聲波探傷檢驗,并應符合JB/T 5000.15—1998中Ⅳ級的規定。
(4)轉子體(不含錘類件)應進行平衡試驗,其平衡品質等級值應符合GB/T 9239—1988中G16的規定。
(5)外購件應不低于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并具有合格證。
(6)切削加工件未注尺寸和角度公差、形位公差均應符合JB/T 5000.9的規定。
(7)焊接件應符合JC/T 532的規定。
(8)主要零件材料的力學性能,應不低于表2-6-1所列材料的規定。
表2-6-1 主要零件材料的力學性能

三、裝配及安裝要求
(1)空負荷運行時,在主軸承座上測量的水平和垂直振幅不得大于0.12mm。
(2)轉子軸的水平度不大于0.2mm/1000mm。
(3)錘頭外緣運動軌跡與沖擊板和篦板之間的間隙應不小于10mm;在烘干錘式破碎機中,該間隙應不小于20mm。
(4)對稱位置的兩排錘頭,其總重量差不得大于總重量的0.25%。
四、安裝及調試工藝要求
(1)在安裝錘式破碎機之前,應安裝好破碎機基礎里的卸料溜槽。卸料溜槽應固定在基礎上,不得將其固定在機座上。
(2)基礎畫線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縱向中心線應與石灰石料倉、板式喂料機縱向中心線重合,允許偏差為±1.5mm;
②破碎機主軸中心線應與縱向中心線垂直,一端中心標板為基準點,另一端中心標板打點畫線允許偏差為±1mm;
③主動給料輥中心線應與縱向中心線垂直,一端中心標板為基準點,另一端中心標板打點畫線允許偏差為±1mm;
④破碎機主軸中心線與主動給料輥中心線左右端跨距相對差不得大于1mm;
⑤在基礎上面應埋設標高標板,根據車間內標準水準點,測出標高標板頂端高程,作為安裝裝備的基準點,標高允許偏差為±5mm。
(3)墊鐵的放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錘式破碎機安裝墊鐵的放置執行第一章第六節相關規定,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機械裝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 50231)的規定;
②按位放置地腳螺栓(如圖2-6-1),并在每個基礎孔旁設置一組斜墊鐵;

圖2-6-1 地腳螺栓安裝圖
③每組墊鐵放置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a.鋼制墊鐵高度(含平墊和斜墊)不應小于30mm;
b.水泥砂墩高度(含砸基礎面凹槽深度)不應大于70mm;
c.當基礎面標高偏低二次澆筑大于100mm時,應采用增設鋼制平墊鐵控制標高測量。
(4)組裝機座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接合面的定位銷必須全部裝上,組裝時應注意制造廠的裝配編號;
②接合面的接觸應緊密,局部間隙不應大于0.1mm,邊緣間隙每段長度不應大于150mm,累計長度不應大于接合面邊緣總長的10%;
③機座的橫向(主軸方向)安裝水平不應大于0.1mm/m,縱向安裝水平不應大于0.5mm/m。
(5)機座找正精調后的縱向中心線與安裝基準線重合,橫向中心線(指破碎機主軸中心線與主動給料輥中心線)與安裝基準線一端重合,另一端允許偏差為±1mm。
(6)轉子體對機座與上架體結合面的平行度每米不應大于0.2mm;主軸安裝水平不應大于0.1mm/m。
(7)轉子軸兩端滾動軸承就位找正時,應符合裝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8)轉子上的錘頭頂端與篦條之間、錘頭頂端與破碎板之間、篦條與篦條之間的間隙,應符合裝備技術文件的規定;破碎板與錘頭頂端間隙的調節螺栓應靈活。
(9)主動給料輥和被動給料輥就位找正時應與轉子軸平行,主動給料輥與轉子軸間距應符合裝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10)給料輥兩端滑動軸承刮研時,軸瓦與軸頸的配合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接觸角宜為80°~100°;
②接觸面上的接觸點數,在每25mm×25mm面積內不應少于3個;
③每側的側間隙應為軸頸直徑的1/1000~1.2/1000;
④頂間隙應為每側側間隙的1.5倍。
(11)給料輥兩側軸承的水平度不得大于0.1mm/m。
(12)聯軸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主電機與破碎機主軸同軸度≤0.2mm,傾斜度0.2mm/m;
②飛輪安裝不得擺動。
(13)上罩與機座和檢查孔蓋板與機體的接合應嚴密,不得漏灰。
(14)轉子上的錘頭一般不應拆卸,必須拆卸時,應按制造廠所注明的標記進行裝配。如未注明標記,裝配前必須進行稱重和選配,使各排上的錘頭在圓周方向和軸向重量的配制符合裝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15)破碎機上殼體液壓頂升和錘軸液壓抽出裝置的液壓系統安裝應符合裝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五、安裝及調試工藝
1.一般說明
(1)基礎圖僅供參考,只能作為確定螺栓位置所用,不能直接作為土建施工圖。其結構形式、強度和尺寸均由用戶根據具體情況自行決定。破碎機應安裝在穩固的基礎上。基礎應有足夠的卸料空間,不許礦石堆積在篦條下面。
(2)破碎機的安裝與檢修應有適應的起重裝備。
(3)安裝時,應特別注意制造廠的裝配程序和裝配序號。如發現調整墊片不能使用者,可按原尺寸重新更換。
(4)安裝前,應除凈所有零件和部件加工表面的灰塵和防護涂料,且應消除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切缺陷。
(5)安裝時,凡零件的所有接觸表面必須涂潤滑油(襯板間接觸面例外),其固定表面涂干油,活動表面涂稀油。
(6)在安裝時,應注意保護磨損面,勿使灰塵和臟物落下,不可使用不潔凈的油類及臟棉紗。在容易弄臟的地方要用防護板及干凈帆布蓋上。
(7)安裝時須按總圖和部件圖上的技術要求進行。
2.給料輥部的安裝
(1)給料輥軸的平行度與傾斜度允差每米不得大于0.3mm。
(2)滑動軸承各部都要清洗干凈,并認真刮研,使軸瓦和軸頸的配合符合下列規定:
①接觸弧面為80°~100°;
②接觸面上的接觸點數在每25mm×25mm面積內不得少于3個點;
③每側的側向間隙為0.30~0.36mm;
④頂端間隙為0.45~0.54mm。
(3)安裝后轉動靈活,無卡阻現象。
3.機架部的安裝
(1)機架部的橫向(主軸方向)平行度允差每米不得大0.1mm,縱向平行度允差每米不大于0.5mm。
(2)機架部各機架之間的結合處和所有門蓋與機架的結合應嚴密不得漏礦粉。
(3)下機架與基礎之間要留有適當空隙,以便澆筑二次水泥。安裝時先用調整楔鐵仔細找正,當下機架調整完畢之后,進行二次灌漿,填滿一次灌漿面與機架底部的空間,并把調整楔鐵也埋進去。同時再一次擰緊地腳螺栓。
4.轉子部的安裝
(1)主軸的平行度和傾斜度允差每米不大于0.3mm。
(2)安裝前應將轉子軸承清洗干凈,并注入潤滑油。
(3)轉子的錘頭與篦條之間的間隙不得大30mm。測量時應用盤車的方法逐排檢査此間隙。
(4)安裝完畢后應轉動靈活,無卡阻現象。
5.保險門部的安裝
保險門的內壁與轉子錘頭頂端的間隙應不大于93mm,安裝后的試調無卡阻現象。重錘的配重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整。配重應使保險門擺到30°為宜,此時保險門開口最大。
6.篦條部的安裝
由修磨各箅條的凸臺來保證各篦條之間的間隙為90mm,安裝后要求調試,調整應靈活,無卡阻現象。
7.維護與修理
(1)應沿機器的整個寬度上均勻給料,不允許只中部有料兩側無料的現象存在。
(2)礦石入機前應清除非破碎物,如金屬塊、木板等。
(3)應盡量控制給礦的含水量、含泥量,以免箅條孔堵塞或給料輥卡住。
(4)經常檢査破碎產品粒度,如發現粒度變粗時,應及時檢査調整轉子與襯板之間、轉子與箅條之間的間隙。如發現這些部分過分磨損再也調整不了時,則應分別更換有關易損件。
(5)經常檢査軸承溫度是否超過允許極限。定期往滑動軸承注入稀油,滾動軸承推薦使用40號機械油潤滑,需定期更換。
(6)更換錘頭時應按圖紙技術要求,對錘頭重量進行選配,保證各排的錘頭重量分布均等,符合技術要求的規定。
(7)定期檢查各部襯板的松動和磨損情況,做到及時緊固和更換新襯板。
(8)破碎機開動前必須認真檢查緊固件的緊固性。檢查破碎機內是否有殘存礦石,危險部位是否有人。確認無誤后鳴笛,然后再開動破碎機。
(9)破碎機開動2~3min后,方能給礦。破碎機運轉時不許用手或工具檢査任何零件。必要時應該采取足夠的安全措施后進行。
(10)破碎機的飛輪、聯軸器等旋轉部位必須設置防護罩。
(11)破碎機運轉時應時刻注意機器的聲音。如發現異常聲音時,應立即停車檢査。如發現破碎機有毛病或個別零件損壞時,則不應繼續工作。
(12)破碎機應在停止給礦,確認破碎腔內無殘存礦石后方可停車。
(13)冬季使用環首螺釘時,應事先預熱至10~20℃。
(14)給料輥部和轉子部軸承上吊環,只做吊軸承上蓋用,不許吊整個軸承體。
(15)機器安裝或檢修時,吊環的平面必須和零件緊密接觸。如用兩個環首螺釘時,兩吊鉤之間形成的夾角不得大于90°。
(16)使用廠礦應按自己單位的具體情況,定出詳細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在未定出之前本破碎機最好不要使用。
(17)破碎機應存放在備有防雨、防曬設施的場所,并具備防銹、防腐和防損傷的設施。放置時須充分考慮防擠壓變形和本身重力變形,貯存期長的應定期檢查維護。
六、試運轉
機器的試車應在安裝完畢,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試車前檢查裝備內部有無遺留雜物,各部軸承有無足夠潤滑油,然后盤動轉子部和給料輥部。盤動應靈活,無卡阻現象。主電動機加電阻啟動要求啟動時間30~35s,給料輥電機啟動時間1~3s。裝配完畢后必須先進行空負荷試車2h沒有問題才可以進行下一步。
1.空負荷試車
空負荷試車時間為2h,應符合下列要求:
(1)轉子運轉應平穩,飛輪的擺動不得超過0.2mm。
(2)機架的振動振幅不得超過0.2mm。
(3)軸承溫度,滑動軸承最高不得超過60℃,滾動軸承最高不得超過70℃。
(4)檢査給料輥與轉子旋轉方向是否正確。
(5)運轉中應無金屬與金屬的撞擊聲音。
2.負荷試車
負荷試車應在空負荷試車合格后方可進行。連續負荷試車時間為8~24h。負荷試車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運轉前應復查連接螺栓和地腳螺栓的緊固情況。
(2)機架的啟動必須是空負荷啟動。啟動順序應是轉子部,給料輥部和給礦機。當機器達到正常轉速后,方可加入礦石。給礦應由少漸多,直至滿負荷為止。加入的物料性質和粒度,應符合本機技術性能的規定。機器的停機順序是:給礦機、給料輥部、轉子部。間隔時間應以各部殘存礦石排凈為止。
(3)符合空負荷試車的各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