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物料識用與分析(第二版)(上)
- 李淑麗 王元有
- 426字
- 2019-03-04 12:52:33
學習情境一 水和溶液
●任務一 水的結構識用
●任務二 稀溶液飽和蒸氣壓變化及應用
●任務三 常用酸、堿、鹽溶液的配制
●知識目標
1.了解水的化學組成。
2.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
3.掌握基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共價鍵的本質、特征及類型,雜化軌道的形成;分子極性的判斷方法;分子間力和氫鍵對物質性質的影響;溶液組成的表示、稀溶液的依數性。
●技能目標
1.能用四個量子數表達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能正確書寫氧等基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軌道表示式、價電子構型。
2.能用雜化軌道理論解釋水的分子結構,判斷和說明其它簡單分子的空間構型。
3.會用物質的量濃度、質量摩爾濃度、摩爾分數等形式表達酸堿溶液的組成。
4.通過稀溶液的依數性求算溶液蒸氣壓、沸點、凝固點的變化以及溶質的摩爾質量。
5.學會常用酸堿鹽溶液的配制。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見的物質之一。不僅江河湖海中有水,各種生物體內也含有水,而且生物體內水的質量與生物體總質量的比一般都在60%以上。水與人類、動植物生存及工農業發展都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