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國小學校長與校園足球作者名: 張銳 董進霞 赫忠慧本章字數: 909字更新時間: 2019-03-12 12:29:13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司王登峰司長講話節選:
今天的論壇名稱是北大人文體育,我作為北大的校友參加論壇。因為在大部分的中國人心目中一講到體育,這和人文好像扯不上什么關系。我上學的時候家里人讓我考理科,覺得這是真本事,窮學文,富學理,調皮搗蛋學體育,還有說不三不四學文藝。現在體育和藝術都在我這兒管,因為在中國現在社會發展到今天,體育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樣東西。扭秧歌的大媽和大爺,看我們的廣場舞,中國的老百姓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我們現在的小孩子和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包括大學生,他們的體育鍛煉熱情低于我們的這些大媽。我們在工作崗位上的人也和這些大媽是沒有辦法相比的,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自己的身體出了毛病,很多事還沒有做我們的身體卻無法支撐,那個時候后悔已經來不及。這樣慘痛的教訓很多,這樣的道理也太明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身體一切都等于零。曾經有人講過,你的財富名譽和地位都是“0”,身體才是“1”,有了“1”后面才能不斷地疊加,沒有“1”都是“0”。但是光這么講是沒有用的,我們需要有文化的人去傳播體育的價值。當我們講到人文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寬泛的價值理念。
我們需要在社會上滲透人文精神,十八大報告提出來,要培養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審美和人文素養跟體育有怎樣的關系。或者在體育里面審美和人文價值是什么?我們不但要讓普通老百姓認識到體育的人文價值,更重要的是要成為每個人的價值理念,所以這才是我愿意參加人文體育論壇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由大學來辦這樣的論壇,由大學組織專家對體育這個在很多人心目中最簡單的一件事情,甚至我小的時候家里不讓我鍛煉,因為你鍛煉了就要吃得多,本來家里的糧食就不夠吃,你還到外面奔跑,所以不許跑。那個時候沒有飯吃所以不讓鍛煉,現在吃得太多了,我們又不愿意鍛煉。其實這些都是大白話,我們希望北大這樣的高等院校可以把這些大白話講得更加人文,讓我們的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家長、每一位校長都能夠真切感受到體育的人文價值,體育對一個人的個人成長,對社會的進步,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使我們整個社會價值理念能夠更多傾向于強身健體、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