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雞健康養殖與疾病防治寶典
- 王艷豐 張丁華
- 7字
- 2019-03-20 14:59:50
第一章 投資準備
一、蛋雞養殖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我國蛋雞行業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末,雖然起步較晚,但其發展迅速,從1985年開始,禽蛋產量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長期以來始終保持世界首位,占世界雞蛋總產量的40%左右。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蛋雞產業已基本完成良種化、專業化、設施化、市場化的演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業內分工體系。自農業部2010年開始實施畜禽規模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以來,我國蛋雞產業的規劃建設、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有了顯著提高。涌現出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蛋雞養殖場,但專業化家庭養殖和中小規模養殖仍然是目前蛋雞養殖的主要形式,約占我國蛋雞飼養總量的60%。
我國蛋雞養殖總體規模較大,無論是種雞存欄還是商品蛋雞存欄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通過對2015年1~6月蛋雞現狀統計調查發現,我國祖代蛋種雞平均存欄量60.25萬套,比2014年同期減少2.17萬套,同比減少3%,但存欄水平整體依然較高,全國父母代雛雞銷售量1000萬套;全國部分大型企業父母代蛋種雞平均存欄量584.85萬套,比2014年同期增加93.19萬套,同比增加18.95%;全國部分大型父母代養殖企業商品代雛雞銷售量2.57億只,比2014年同期增加2030萬只,同比增加8.57%;商品代蛋雞飼養量約15億只,其中產蛋雞飼養量12億只左右。
我國蛋雞品種較多,按蛋殼顏色來劃分,主要有褐殼(68%)、粉殼(20%)、白殼(7%)、綠殼(5%)四大類。按品種來源劃分,則主要分成進口品種和國產品種兩大類。我國的蛋種雞育種起步較晚,生產性能相對落后,曾祖代和祖代雞長期以來主要依賴進口。近年來,“京紅1號”“京粉1號”及“農大3號”“農大5號”矮小型蛋雞等品種的育成與推廣,推動了國產蛋雞品種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升,改變了長期以來我國蛋雞品種進口的局面。
我國商品蛋雞的飼養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北,以山東、河南、河北、遼寧、江蘇及湖北等省份為主。其中河北、河南、山東、遼寧、江蘇、四川、湖北和安徽8個省區,從2000年開始,年禽蛋產量都在100萬噸以上,且禽蛋產量之和占全國的比重逐年增大。8個主產省中,河北、山東、河南三省產量最大,且增長速度最快,成為全國蛋雞的重要商品基地和最重要的禽蛋產區、商品蛋的生產集中區,影響著全國特別是大城市的蛋雞供應和市場價格。近幾年南方商品代蛋雞養殖發展也比較快,最明顯的是云南省,從以前的蛋雞調入省完全變成調出省;貴州省也有雞蛋調出,銷往廣州、深圳等地;新疆也從調入省成為調出省。
當前蛋雞市場存在波動,價格時高時低,但是蛋雞作為我國農民發家致富的大產業或支柱產業,若做好雞群的生物安全、消毒、防疫、藥物防治、疫情的監測與凈化等措施,時刻關注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投資時機、飼養規模等,蛋雞業仍有利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