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人格養成三境界
- 正心:傳統文化與人格養
- 趙薇 王漢苗
- 24063字
- 2019-01-03 14:41:16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憲問》)人之為學的目的就是通過內在的心性修養和外在的道德實踐來完善自我的品德,成就理想的人格,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心原本虛靈不昧,但由于受后天物欲所蔽,產生了有我之私,把自我與他人和萬物分隔開來。因此,圣人教人就是讓其恢復心之澄明,實現萬物一體的至仁之境。學做圣人,雖起始于人禽之辨,卻是人格養成的第一站。由此開始,成君子,溫文爾雅,循禮而行,守善...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