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賦比興

賦比興為《詩》“六義”的組成部分。“六義”包括:風(fēng)、雅、頌、賦、比、興。《詩經(jīng)》研究者一般將“六義”分為兩部分:風(fēng)、雅、頌為一部分,是詩類名;賦、比、興為一部分,是三種表現(xiàn)手法。關(guān)于風(fēng)、雅、頌,已見本書各部分的解說。茲只介紹賦比興:

賦:即鋪敘、敘述。朱熹《詩集傳》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此說為后來學(xué)者所接受。

比:鄭玄《周禮注》:“比,見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類以言之。”是說“比”是用曲折的方式表達(dá)意見。孔穎達(dá)《毛詩正義》解釋說:“比云見今之失,取比類以言之,謂刺詩之比也。”是直接把鄭玄的說法解釋為“刺詩”。朱熹《詩集傳》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是說比為比喻,為修辭手法。近人朱自清《詩言志辨》說:“比原來大概也是樂歌名,是變舊調(diào)唱新辭。”意思是用舊曲唱新詞。學(xué)者多接受朱熹之說。

興:關(guān)于“興”的爭議很大。鄭玄《周禮注》:“興見今之美,嫌于媚諛,取善事以喻之。”又引鄭眾說:“興者,托事于物。”孔穎達(dá)解釋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引發(fā)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詩集傳》說:“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又朱鑒《詩傳遺說》載:“有將物之無,興起自家之所有;將物之有,興起自家之所無。”今人錢鍾書《管錐編》又提出“興”就是風(fēng)謠、兒歌中的起語,并無實際意義。諸說中鄭玄解比、興區(qū)別不明,朱熹《詩集傳》之說為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郑市| 临颍县| 桃园市| 衡山县| 集安市| 杨浦区| 奎屯市| 山西省| 密云县| 韶关市| 比如县| 盐津县| 永新县| 饶河县| 清流县| 荆门市| 宜阳县| 海南省| 资兴市| 峡江县| 银川市| 东平县| 芜湖市| 临汾市| 镇康县| 竹溪县| 鄂伦春自治旗| 前郭尔| 威远县| 额敏县| 望奎县| 汤原县| 南汇区| 民县| 龙井市| 仲巴县| 白水县| 伊宁市| 古浪县| 府谷县| 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