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析讀(全文增訂插圖本·上)
- 李山
- 335字
- 2019-03-07 15:38:32
孔子刪詩說
孔子刪詩說,是歷代爭論不休的問題。孔子曾整理過《詩》,《論語》記載孔子說:“吾自衛返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是說他晚年返回魯國后,對《詩》進行了一番編訂和正樂工作。《史記》對此有更具體的說法:“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于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這是“刪詩說”的起始。唐代孔穎達對此表示懷疑,說“書傳所引之詩,見在者多,亡逸者少,則孔子所錄,不容十去其九。馬遷言古詩三千余篇,未可信也”。自此以后八百多年,聚訟紛紜,雙方持論各有得失。近現代學者又提出,所謂“孔子刪詩”,是去除重復的篇章段落。就現有文獻條件而言,這一問題還難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