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泰洋行銷售時裝
上海是最早經營時裝的城市,由洋人在英租界里開設買賣時裝的業務。當時的華人根本不懂什么是“時裝”,把洋人所穿的各類漂亮的服裝都統稱為“洋服”“洋衣”及“洋裝”。洋人那種西式的時尚裝扮與那時華人的穿著打扮風格迥異,不可同日而語。
上海開埠后,歐美洋人到上海經商離不開常規的“吃、穿、用”之需,精明的洋商開始涉足上海的服裝生意。1844年,英國商人在二洋涇橋旁開設了一家“隆泰洋行”,主要銷售格子花呢制成的女式西服,同時還有配套的制衣花邊、腰帶、面紗、禮帽、鋼針及洋線等。這些貨品全部來自英國,銷售的服裝在款式、面料等方面均屬上乘。當時洋貨的消費者主要是來滬的洋人女性,幾乎無華人問津。
在那個閉關鎖國的年代里,少見多怪的華人見到那些身穿漂亮禮服、頭戴精美禮帽、手提精致西式皮包的洋人女性時,都會情不自禁地駐足觀望,仿佛她們是“天外來客”。特別是到了夏天,當洋人女性身穿薄如蟬翼的白紗套裙露出部分胸頸的皮膚時,思想封建的國人更是感到不可思議,認為這種衣著傷風敗俗,有失體面。

洋人女性的時裝之美

洋行慶祝酒會上的洋商

華人身穿時裝赴宴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及來滬洋人女性的不斷增多,各國女性不同風格的打扮紛紛“展示”于此,華人也就見怪不怪、逐漸適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