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建造得很結實,接連下了半個月的雨,天氣預報說還要下雨。
很有可能會出現二十年前那一幕,據說以前這里發過洪水。
浩楠去過河邊,所謂河邊就是漢江邊上,那里有柳樹林,還有沙灘,以及堤壩,這條江以前很難馴服,聽老一輩人說,每年都有洪水過來,后來上游修建了水電站,有了大壩的阻擋,洪水季節的洪水也變得可以控制。
洪峰過后,沙灘潔白,太陽很大,風力強勁。
正是放風箏的好時候。浩楠沒錢,只有自己找材料來做,現成的就是竹子和白紙,還有線。有了這些材料,就可以做一個風箏。線是現成的,浩楠父母節儉,因為都是家庭條件一般的人家,量入為出,開源節流,針頭線腦的都拿回來,只要有條件就不放過。有了這些積累,找點線還是可以滿足的。
報紙也有,為了美觀,就用白紙。如果能畫,就畫一些圖案,浩楠想要快點讓風箏上天,就來不及畫畫。白紙也有。浩楠的爸世和因為偶爾給車間或者廠里幫忙宣傳,有時候,連車身上的字也是他來寫,白紙有多的,做風箏足夠了。材料齊備,開始動手做。
浩楠將竹子劈開,然后分成四根,將四根弄成一樣長,一樣薄,然后四根竹片捆綁成一個“王”字,再用水調了一些面粉,制成漿糊,然后將漿糊涂抹在竹子做的龍骨上,固定下來,然后將繩子分成三股,捆綁在龍骨上,距離要差不多,只有受力均勻,才能讓風箏扶搖直上,平穩飛翔。
第一次試飛,失敗了。
第二次再試,還是失敗了。
第三次,浩楠調整了一下角度,將龍骨上的繩子兩邊延長,中間縮短,像是飛機起飛的那個角度,再次將風箏放在地上,然后慢慢跑起來,風箏從地上升起,借著風,開始平穩上升,浩楠慢慢放松繩子,等到繩子有拉力的時候,再次放,然后再次收,讓風箏處于慢慢升高的狀態中,這個時候,小朋友都很開心,看到風箏升空,成功了,像是得到了大獎勵一般開心。
浩楠堅信通過自己動手來做的風箏能帶來快樂,以后也要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屬于自己的幸福。
通過這件事,可以得到快樂,那么以后也會有這樣的可能。要不停試錯,試錯次數多了,就可以取得成功。
這一群小伙伴中,沒有誰會像他那樣做風箏,當然,也沒有地方可以買風箏,都要靠自己動手做,能買到,但是要掏錢。在當時,錢來之不易,吃飯都緊張,別說玩樂了。有錢也花在刀刃上。
浩楠喜歡在江邊的柳樹林里玩,那里有可能捉到金龜子或者天牛。在缺少玩具的時代,這些昆蟲給浩楠帶來極大的樂趣。特別是在捉住天牛后,觀察天牛的鋸齒一樣的嘴巴,尖利的牙齒,可以夾斷小樹枝,天牛還會飛。對于會飛昆蟲,金龜子也算一個。
有黑白的也有更厲害的,軍綠色的那種,后者的個頭大,像是大將軍。浩楠很愛玩,又怕被天牛夾傷了手,當浩楠捉住了天牛,手指輕輕捏住天牛的背,天牛就毫無反抗之力了。六條腿無論如何也沒力氣掙脫,翅膀也無法展開飛走,一旦落入浩楠的手,天牛能逃走的希望幾乎為零,除非浩楠不想玩了,就放天牛走,或者飛。
如果捉住金龜子,就用竹簽或者掃帚把劈開一條細細的簽子,然后插入金龜子的后脖子,手持竹簽子,那金龜子就能嗡嗡嗡的飛,不過,不管怎樣飛,都飛不走,只能在竹簽子上飛,嗡嗡嗡,又有風,這個給浩楠帶來極大樂趣,等到玩累了,就放了金龜子,下次再來捉。
還可以用細繩拴住金龜子的腿,要綁緊,免得掙脫逃跑飛走了,然后牽著細繩的一頭,將金龜子放飛,金龜子就會振翅飛起來,聲音如同直升機,金龜子以為得到釋放,其實還沒,線的一頭在浩楠手里掌控,浩楠不放手,不解開細繩,金龜子是飛不走的。
這樣,后背插簽子的金龜子可能命不久矣,細繩上解脫的金龜子會保全性命。大多數金龜子的結局,都被浩楠遺忘,因為浩楠玩了一會兒,就去干別的事了,或者玩著玩著就睡著了,金龜子乘機逃走。或者被雞吃掉都有可能,等到浩楠想起來,再去找,金龜子就不見影蹤了。
金龜子一般在榆樹上,在浩楠的老家,旁邊就是學校,學校宿舍窗戶下,有一條溝,在溝岸上,長著一棵老榆樹,歪的,幾乎要跨過溝去,老榆樹看來傷痕累累,沒什么用,不成材,所以活得久,要是長得好,估計早就被鋸倒拖走,打成家具或者農具。這倒是好事了。
總之,能活到天賜的壽命的,基本上在世人看來都是沒用的。
浩楠還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只喜歡在這棵歪歪倒倒的老榆樹上,有的是金龜子。沒有歪脖子的看來無用的老榆樹,恐怕不能實現浩楠小時候玩具的夢想。這棵不成材的老榆樹吸引來無窮盡的金龜子,讓浩楠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玩具。
當然,也有一些蝴蝶飛過來,停留在樹枝上。
浩楠知道那榆樹有一道傷口,不知道怎樣形成的,總是聚集了一些金龜子和蝴蝶來傷口處開會,浩楠每次都在下午的時候去捉,那個時候金龜子都很疲累,可能又渴又累,正是麻痹大意的時候,捉金龜子只需要守株待兔即可。
這樣一抓一個準。金龜子和蝴蝶都喜歡老榆樹的傷口。
蝴蝶反應靈敏,不容易抓住,金龜子相對來說顯得笨拙一些,逮到了用細繩拴住金龜子的一只腳,它就可以飛起來,非常好玩。
有時候,金龜子也在院子里的雞糞上停留,不知道是吃還是干什么,浩楠不去,等到金龜子停在雞舍門口的時候,浩楠再下手,這個時候,金龜子顯然是做賊心虛,或者還是那話,就是反應遲鈍,也是抓住它的絕好時機,浩楠每次都能得逞。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浩楠的爸一直想著蓋房子,節約開支,即便這樣,也有超支,村組也催過,弄得浩楠爸爸苦不堪言。不知道賬怎么算的,可不容置疑,有專門的會計在算。結果就是,浩楠的童年的玩具就等于零,差不多都是自己尋找玩具,玩著玩著,就慢慢被其他東西壓著無法再回去了。
這里的房子,住了不到兩年時間,浩楠的爸說:“人家要收回房子了,說有人要回來住了。我們搬家吧。”
浩楠點了點頭。
他知道,不是自己的,就不能由自己說了算,哪怕房子是單位的,但是,分配給職工,只是給職工使權,說來說去,還只是暫時居住,并非擁有所有權。
搬家也很簡單,沒什么東西可以搬運的。
房東很好,沒收房租,回到家,浩楠竟然不習慣了,不過,住在二樓也算不錯,就是上下有些不方便。這樣的空間利用算是蝸居時代的特色,人們的聰明才智,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被激活、被開發的。
空間狹小,這是沒辦法的事,原來的安排,不是讓浩楠這樣的人進城的。要知道,鄉村是廣闊的天地,可以自由發揮,但是,鄉村又是聰明人無法發揮聰明的地方,因為有理想有智慧有能力的人,在鄉村就像千里馬與普通牛馬差不多,都要耕地,大材小用,無法施展本事,是看不到未來的,在幽谷里轉圈子就是出不來。
旁邊是一個實驗室,也算是一個小型加工車間,不做其他用,就是試驗齒輪的,這樣渦輪傳動,用的是一種新型的材料,需要一定的溫度測試,合格后再放在機器上進行批量生產。這樣的試驗其實是為了保證建筑機械的質量。經過高溫的齒輪更好用,用的時間更長。
房子比浩楠家的大得多,因為是公家的,東西也不多,一間大房分隔成兩間房,中間是一堵墻,里面有個門,里屋里面放著一些重要的物資,外面放著工作臺和辦公桌。
中間的墻面上貼著報紙,各大報紙,上面寫著新聞,這樣的房子,看起來簡陋,但對浩楠一家來說,非常稀奇,報紙已經泛黃,浩楠當然無法翻閱,但是內容一眼就看完了,大同小異,沒有特別的地方。
浩楠的爸爸操心房子的事,就跟廠里的領導商量,暫借車間用用,方便孩子寫作業,廠領導很爽快,就將鑰匙交給了浩楠的爸爸。
車間白天歸公家用,晚上寫作業可以給浩楠和浩怡用,遇到節假日,姐弟倆白天也可以用這個車間。因為車間里有工作臺,也有寫字的桌子,就是辦公桌。對于寫字常在飯桌上寫的浩楠來說,簡直不要太好了。是一種很好的體驗,類似于電影里的大老板或者大學者,坐在大寫字桌旁辦公,感覺超級爽。
有了這個車間,學習環境大大改善,車間里彌漫著柴油的味道,不過,這個不影響學習。
浩楠來自農村,從小沒有進行過勞動,到了上學的年紀就到了城里,但在農村的環境里生長的孩子,好像是野花,生命力和適應力都很強,賽過了城里的溫室里生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