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姻緣一線牽

“那怎么辦?”

“你打聽這個干什么?”

“我在為我弟弟操心。”

“你弟弟怎么了?”她表叔問。

“弟弟是軍人。目前在部隊服役。”

“什么是服役?”

“就是在當兵。”

“這是好事啊!當兵很光榮啊!你還操什么心呢?”她表叔問。

“當兵是光榮,可是家庭不太好。”

“咋不好?”

“就是家里窮。”

“現(xiàn)在家家戶戶都差不多,有多少人富裕?不是都勉強度日嗎?家里窮不怕,只要人人都和睦團結(jié),家人同心,其利斷金。”

“很有道理,說得好,你是有見識的人,這話我都不會說。我弟弟人品好,又有才華,就是我媽的脾氣有些不好,恐怕和媳婦相處有些困難。”大姑說。

“自古婆媳關(guān)系都不好相處。”她表叔說。

“你的意思是,這件事可以談嗎?”大姑問。

“那當然了。什么都能談。再說這是好事,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壞一門親。如果能成,巴不得,一個要嫁漢,一個要娶妻,都有需要。就是差中間人,媒人。”她表叔說。

“差媒人?”

“對,按照習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有一個牽線搭橋的人才好,免得到時候別人說閑話。女方是明媒正娶的,男方也不是拐帶良家婦女,光明正大,一輩子都不留遺憾,這樣不是很好嗎?”她表叔說。

“是需要媒人,你看找誰當媒人比較好?”

“就找她舅爺吧!”

“她舅爺在哪里?”

“就在我們村里。老劉頭,就是她舅爺。”

“哦,老劉頭,我知道,那個老頭很有意思,就這么決定吧,啥時候我們邀請他來家里喝酒說說這事。”

“那要看你的時間。”

“哦,對了,還沒問她本人的意見呢?”

“她能有什么意見呢?”

“不妨問問。”

“好。”

經(jīng)過詢問,她沒意見,全聽父母安排。

她對她的后媽很是感激,要不然,也不會初中畢業(yè)。因為家里窮,交不起學費,她后媽就給別人家的嬰兒喂奶,借此賺點錢,給她交了學費。

這個讓她很感動,對于后媽,也不再抱著深仇大恨,她父親也沒辦法,家里確實需要勞動力,后來上完了初中,接連生了幾個孩子,吃飯的人多了,掙工分的人少了,不得不終止學業(yè),開始回家務農(nóng)。

她的后媽再好,因畢竟不是親生,多少有親疏遠近之分,表面上沒區(qū)別,心底還是有一個區(qū)分。特別是生了兒子,接二連三,生了第二個兒子,老三是姑娘,老四是兒子,老五是姑娘,這樣一來,就照顧不過來了,對自己親生的,的確上心,對她來說,她是家中的老大,她還有一個弟弟,是一娘同胞,后媽生的,按照順序往下排,就是一大家子人。好在有地勢好,一條水渠從村里流過,可以澆灌水田,糧食問題可以解決。生一大家子人,吃飯可以解決,養(yǎng)不成問題,教就可能存在問題。

對于她的婚事,她不作表態(tài),心里卻樂開了花,因為她出嫁了,生產(chǎn)隊里就不再計算這個勞動力,也就不會繼續(xù)超支下去。畢竟女大當嫁。她出嫁了,家里就減少一個勞動力,即便減少,也無所謂。畢竟完成了一個任務。是兒子就要結(jié)婚的,是姑娘就要出嫁的。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因為她后媽不太在意她的婚姻,她的對象到底怎么樣,不怎么上心,作為她的父親,更是粗心,只是聽說是當兵的,是最可愛的人,也就一口答應下來。因為當兵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不錯的,既然能當兵,說明還行。有希望。一般來說,在部隊當兵,表現(xiàn)好的,可以入黨,成為黨員,就和普通人不一樣了。她的父親也是老黨員,知道黨員要警察開會,經(jīng)常學習。這樣就會進步。他喜歡那些追求進步的人。他從來沒見過他父親,對于父親的教導印象半點記憶都沒有,他只記得母親。他的母親只生了他一個,沒有改嫁。非常要強。

她的奶奶不放心,問三問四,要弄明白了再嫁,但是她裹了小腳,行走也不方便,沒辦法親自登門去考察,但也托了人打聽這家的情況。

經(jīng)過打聽,知道他家的情況,老太太有些不愿意了,說:“婆婆不好,媳婦要受罪了。要看她丈夫的態(tài)度了。婆婆和媳婦的關(guān)系一向不容易處理好。她要是嫁過去,她丈夫看站在哪邊了,如果不行,就分家,各過各的,不能在一起,在一起就是事。清官難斷家務事,丈夫支持媳婦還好說,如果丈夫和婆婆一條心,媳婦嫁過去等于跳進了火坑。”

“沒事,婆婆脾氣不好,結(jié)了婚就分家,各過各的,互不來往,也就沒有矛盾,有矛盾的原因就是常在一起,你的鼻子我的眼睛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很多問題。眼不見心不嘆,不在一起是最好的。”她爸說。

“你的女兒你做主,我只是覺得不正常,我沒有幾年活頭了,我希望我的孫女過得幸福,不想讓她去受氣。可憐她媽死得早,要不然,她媽也可以拿拿主意,總比一個人出主意要好。哪怕她媽不是親的,也算你小子的運氣,比較仁義,聽聽她的意見看怎么說。婚姻大事,草率不得,嫁錯了人,一輩子都痛苦,像我打懷上你,你爸就不見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尸,可憐我一輩子一個人就你一個兒子,日子過得艱難,你不是不知道。在農(nóng)村,一個沒有男人的女人能活下來就是奇跡。你不能讓你女兒,我的寶貝孫女往火坑里送,要不然,就對不起她死去的媽了。也對不起你的父親,他肯定也希望他的孫女過得好。”老太太說。

“媽說的有道理,不管什么時候,都是媽說得對。我知道了。我覺得在新社會,都不會痛苦,再說他在部隊,有紀律要求,也會學習,追求進步,比農(nóng)村的種田的莊稼漢還是要強得多的,我怎么可能把女兒送進火坑呢?她婆婆正常情況下肯定先死,哪怕活著的時候婆媳有矛盾,最終還是他們小倆口在一起過日子,將來生個一兒半女的,媽你不是就升級成為老太太了嗎?”她爸說。

“呵呵,就是你小子能。你說好,就好吧,反正部隊的事我老了,也不懂,你看著辦就行。”她奶奶說。

婚姻大事就這樣定了。

就這樣,在經(jīng)過正常程序后,該由媒人出面的就出面,該送禮的送禮,該謝媒的就謝媒,一切都順順利利,算是把婚結(jié)了。

浩楠的爸也自知命該如此,想要的人人家不愿意,年紀大了,家庭條件就這樣,人家姑娘愿意嫁給你,也算是前輩子修來的福分,就不必挑三揀四了,再說,人家也沒嫌棄你家里窮,只要門當戶對就行。

結(jié)婚也很簡單,帶著一口藤條箱子,兩床被子,作為嫁妝帶過來,就算結(jié)了婚。

親戚朋友都來祝賀,在當時的情況下,也算是中上等水平,娘家人也沒意見。

就這樣,她嫁過來,他繼續(xù)在部隊,一結(jié)婚,就分了家。

人雖然分了家,可是母雞不知道,照樣回到老地方下蛋。

浩楠的奶奶就不服氣,分了家,母雞既然給了奶奶,那么,下蛋也應該給奶奶,但,母雞不知情,還是回老地方下,這就需要矯正了,因此,浩楠的奶奶就守在雞窩旁邊,看到母雞來下蛋,就對其進行驅(qū)逐,讓母雞到新的雞窩下蛋。

奶奶和母雞的博弈一直持續(xù),母雞是一只倔強的雞,認死理,奶奶也是一頭犟牛,也認死理,最終都很疲勞,最終誰都沒獲勝。

奶奶覺得母雞要從小開始訓練,等到母雞成熟,腦子也不好用了,所以訓練母雞在哪里下蛋,需要趁早,從第一枚雞蛋落在第一次蹲下的雞窩里開始,母雞就認為這雞窩就是自己一輩子的宿命,任何人都不能干涉。

母雞的第一枚雞蛋不見了,就一定認為還會回來,一定在某個角落等它,它就這么癡癡地下蛋,至于后來發(fā)現(xiàn)雞蛋去向何方,已經(jīng)超過了它的思考能力的范圍。

奶奶的戰(zhàn)斗力很強,她是從來不服輸?shù)娜耍瑢τ谀鸽u,她仍然不舍不棄,尋找一切機會讓它到新雞窩里下蛋。

也發(fā)生過爭吵,都是雞毛蒜皮的事,婆媳大戰(zhàn),從未停止,戰(zhàn)爭狀態(tài)一直在持續(xù),難分勝負,勢均力敵。

為母則剛,都是為了維護自己孩子的利益,不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

浩楠的爸世和盡量不回家,能躲就躲,在大城市里落個逍遙自在,當甩手掌柜的,啥事都不用管。

浩楠的媽沒錢就寫信給世和,然后在信中順帶說老婆子和世平的壞話,每次世和都怕來信,又想知道家鄉(xiāng)的情況,十分矛盾。

只要收到妻子的來信,就十分恐怖,也十分擔心,恐怖的就是她告狀,還有要錢,買這個買那個,又要超支,又要彌補虧空,免得影響名譽,說起來家里有國家工作人員,還欠生產(chǎn)隊的錢,真的說不過去。

擔心的是家里家人關(guān)系不和睦,鬧矛盾,弄得外人看笑話,自己也過得不開心,十分郁悶,擔心家人會得病,因為經(jīng)常抑郁的人,經(jīng)常愁苦的人,會得各種莫名其妙的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阳县| 遂昌县| 虎林市| 九寨沟县| 昌宁县| 甘洛县| 江北区| 乐安县| 松阳县| 湟中县| 定边县| 雷山县| 邻水| 西峡县| 望江县| 赞皇县| 宣汉县| 壶关县| 定西市| 莱芜市| 阜平县| 滨州市| 昂仁县| 宁阳县| 桐庐县| 定安县| 香河县| 南平市| 会宁县| 淮安市| 息烽县| 砀山县| 石棉县| 安新县| 天长市| 宁乡县| 昆山市| 同仁县| 镇安县| 平和县| 梓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