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論及全書設計

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構成這種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或是本國勞動的直接產物,或是用這類產物從外國購進來的物品。

這類產物或用這類產物從外國購進來的物品,對消費者人數,或是有著大的比例,或是有著小的比例,所以一國國民所需要的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給情況的好壞,視這一比例的大小而定。

但無論就哪一國國民說,這一比例都要受下述兩種情況的支配:第一,一般地說,這一國國民運用勞動,是怎樣熟練,怎樣技巧,怎樣有判斷力;第二,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和不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究成什么比例。不論一國土壤、氣候和面積是怎樣,它的國民每年供給的好壞,必然取決于這兩種情況。

此外,上述供給的好壞,取決于前一情況的,似乎較多。在未開化的漁獵民族間,一切能夠勞作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從事有用勞動,盡可能以各種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給他自己和家內族內因老幼病弱而不能漁獵的人。不過,他們是那么貧乏,以致往往僅因為貧乏的緣故,迫不得已,或至少覺得迫不得已,要殺害老幼以及長期患病的親人;或遺棄這些人,聽其餓死或被野獸吞食。反之,在文明繁榮的民族間,雖有許多人全然不從事勞動,而且他們所消費的勞動生產物,往往比大多數勞動者所消費的要多過十倍乃至百倍。但由于社會全部勞動生產物非常之多,往往一切人都有充足的供給,就連最下等最貧窮的勞動者,只要勤勉節儉,也比野蠻人享受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

勞動生產力的這種改良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勞動的生產物,按照什么順序自然而然地分配給社會上各階級?這就是本書第一篇的主題。

不論一國國民在運用勞動時,實際上究竟是怎樣熟練,怎樣有技巧,怎樣有判斷力,在運用情況繼續不變的期間,一國國民每年供給狀況的好壞,總必取決于其國民每年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和不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究竟成什么比例。我以后要說明,有用的生產性勞動者人數,無論在什么場合,都和推動勞動的資本量的大小及資本用途成比例。所以本書第二篇,討論資本的性質,逐漸累積資本的方法,以及因為資本用途不同,所推動的勞動量亦不相同這幾點。

在勞動運用上已有相當程度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的不同國民,對于勞動的一般管理或指導,曾采取極不相同的計劃。這些計劃,并不同等地有利于一國生產物的增加。有些國家的政策,特別鼓勵農村的產業;另一些國家的政策,卻特別鼓勵城市的產業。對于各種產業,不偏不倚地使其平均發展的國家,怕還沒有。自羅馬帝國崩潰以來,歐洲各國的政策,都比較不利于農村的產業,即農業,而比較有利于城市的產業,即工藝、制造業和商業。本書第三篇將說明,什么情況使人們采用和規定這種政策。

這些計劃的實行,最初也許是起因于特殊階級的利益與偏見,對于這些計劃將如何影響社會全體的福利,他們不曾具有遠見,亦不曾加以考慮。可是,這些計劃卻引起了極不相同的經濟學說。有的人認為城市產業重要;有的人又力說農村產業重要。這些不相同的學說,不僅對學者們的意見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而且君王和國家的政策亦為它們所左右。我將盡我所能,在本書第四篇詳細明確地解釋這些不同學說,并說明它們在各時代和各國中所產生的重要影響。

總之,本書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說明廣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樣構成的,并說明供應各時代各國民每年消費的資源,究竟有什么性質。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討論的,是君主或國家的收入。在這一篇里,我要努力說明以下各點:第一,什么是君主或國家的必要費用,其中,哪些部分應該出自由全社會負擔的賦稅,哪些部分應該出自社會某特殊階級或成員負擔的特殊賦稅。第二,來自全社會所有納稅人的經費是怎樣募集的,而各種募集方法大抵有什么利弊。第三,什么使幾乎所有近代各國政府都把收入的一部分,作為擔保來舉債,而這種債務,對于真實財富,換言之,對于社會的土地和勞動的年產物,有什么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枝江市| 苏尼特右旗| 涿州市| 漳平市| 绥滨县| 久治县| 阳东县| 镇远县| 沧州市| 古浪县| 黔东| 东乌珠穆沁旗| 从化市| 定边县| 新竹县| 三台县| 阿拉尔市| 贵南县| 巴马| 景泰县| 罗山县| 平乡县| 沙田区| 青岛市| 简阳市| 旺苍县| 周口市| 沙湾县| 绥棱县| 河间市| 奉新县| 九寨沟县| 开封市| 巩义市| 太白县| 沽源县| 环江| 阳江市| 卢龙县|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