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蒹葭

《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1]

所謂伊人[2],在水一方[3]。

溯洄從之[4],道阻[5]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6]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7]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8]。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9]。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10]。

蒹葭采采[11],白露未已[12]。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13]。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14]。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15]。

注釋

[1]蒹(jiān):沒有長穗的蘆葦。葭(jiā):初生的蘆葦。蒼蒼:茂盛的樣子。白露:露水本無色,因凝成霜呈白色,所以稱“白露”。為霜:結成霜。這兩句是以眼前所見的景色起興,既點出深秋季節,又襯托出詩人當時惆悵的心情。

[2]所謂:所說,這里指心里念叨的。伊人:那人,指所愛的人。

[3]一方:那一邊,指對岸。

[4]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從:跟隨追尋。之:代“伊人”。

[5]阻:艱險。

[6]游:流,指直流的水道。宛:仿佛。中央:中間。以上六句寫無法尋找意中人。意思是:我想念的人兒,在河的那一方。沿著上游曲折的河岸去找他(她),道路艱險又漫長;順流而下去找他(她),仿佛就在水中間。

[7]萋萋:茂盛的樣子。晞(xī):干。

[8]湄(méi):岸邊,水與草相連的地方。

[9]躋(jī):地勢漸高。

[10]坻(chí):水中的高地。

[11]采采:鮮明的樣子。這句與上兩章首句互文見義,蒹葭長勢茂盛,色彩必然濃郁,所以說它“鮮明”。

[12]已:止。未已,沒有全干。“霜”“晞”“已”三字表示時間的變化,大約是從清晨到午前的光景。

[13]涘(sì):水邊。

[14]右:彎曲。

[15]沚(zhǐ):水中的小塊陸地。

譯文

蘆葦一片青蒼蒼,地上白露變成霜。

心上人兒在哪里,就在河水另一方。

逆著水流去找他(她),道路險阻又漫長。

順著水流去找他(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蘆葦一片密又繁,露水珠兒不曾干。

心上人兒在哪里,就在河水那一邊。

逆著水流去找他(她),道路崎嶇攀登難。

順著水流去找他(她),仿佛在那水中灘。

蘆葦一片密又稠,露水珠兒未全干。

心上人兒在哪里,就在河水那一頭。

逆著水流去找他(她),道路彎曲實難走。

順著水流去找他(她),仿佛在那水中洲。

作品簡介

《蒹葭》是《詩經》305篇中抒情的部分,屬于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愛封于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來秦逐漸東徙,都于雍(今陜西興平)。秦地包括現在陜西關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

閱讀訓練

1.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蒼蒼:____

(2)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伊人:____

(3)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洄:____

(4)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晞:____

(5)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沚:____

2.詩中表現季節和時間變化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

3.詩中表現伊人所在地點的詩句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詩中的伊人和對伊人的追求?

____

5.此詩表現什么樣的情致?

____

6.《蒹葭》中詩人在三章詩中反復強調所求對象難以找到,對此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詩中強調河水之隔,道路漫長,重在說明尋找理想愛情的艱難。

B.詩中的“伊人”其實是不存在的,只是理想中的情人。

C.詩中三次反復,重章疊唱,突出困難,從而反襯了尋找伊人的決心。

D.詩中反復說明伊人難得,說明伊人是虛幻的,不可能找到他(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睢宁县| 衡山县| 永兴县| 凉山| 五家渠市| 疏附县| 隆尧县| 临安市| 苏尼特左旗| 建宁县| 建阳市| 吉林省| 长宁区| 芜湖县| 盐山县| 平塘县| 济阳县| 县级市| 阆中市| 高邮市| 定州市| 芦山县| 淮南市| 得荣县| 乌审旗| 竹溪县| 龙州县| 崇信县| 饶阳县| 广饶县| 眉山市| 大姚县| 门源| 扎鲁特旗| 禹州市| 拉萨市| 正定县| 南陵县| 兖州市| 聊城市|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