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清代種族及世系

  • 清朝簡史
  • 孟森
  • 4187字
  • 2018-12-29 15:21:13

三代以前,皆推本于黃帝,秦亦由伯益而來。封建之世,淵源有自,數典不忘其祖。其可信之成分,較后世為多。漢附會豢龍之劉累,僅憑左氏之浮夸:半涉神話。唐祀老聃,明尊朱子,則皆援引達人,以自標幟。宋更捏造一神人為圣祖,所謂趙玄朗者,終亦不甚取信于子孫臣庶。元自附于吐蕃,《蒙古源流》一書,究屬荒幻。唯清之先,以種族論,確為女真;以發(fā)達言,稱王稱帝,實已一再。肅慎與女真,古本同音,中間以移殖較繁之所在,就其山川之名而轉變,遂為抑婁,為勿吉;勿吉又為靺鞨,唐末仍復女真,故知其本名未改。中國史書屢改其名,而在彼實一時之部落名義,非全族有廢興也。女真既為清之先固定種族,唐時成渤海國,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為海東盛國。不但疆域官守,建置可觀,即其享國年歲,由唐開元十七年乙巳,大武藝建號改元,至后唐同光三年乙酉,為遼所滅,傳國一百九十七年,亦可謂根深柢固之一國家矣。此族雖暫屈于遼,而元氣未漓,猶能自保其種,契丹不足與同化,女真不自混他族。未幾又乘遼之衰,與遼代興,金一代自有正史位置,不勞縷述。所謂一再為帝王者如此。元能滅金,不能滅女真之種,僅驅還女真故地,仍不能直轄其種人,舉其豪酋,世為長率,有五萬戶之設。其中斡朵憐萬戶,后遂為建州女真。清之始租布庫里雍順,居俄漠惠之鄂多理城,蓋即此始受斡朵憐萬戶職之女真部酋長,故推為始祖。時在元初,余別有《清始祖考》,不詳述于此。據《朝鮮實錄》,斡朵里為金帝室之后,其余圖們江流域女真,即建州全部女真,尚為金之平民,迤北之兀狄哈女真,在金亦為同種而別族,然則清為金后之近屬。金與渤海發(fā)跡之地,同在女真南部,接壤高麗。清又承金,是其種族之強固,千年之間,三為大國,愈廓愈大。

建州女真,既為女真中最優(yōu)秀之部分,初因居渤海時之建州,謂之建州女真。自元設五萬戶時,建州之名,必已存在。元亡歸附于明,明就其建州部落之名,授以土官衛(wèi)職,而即名建州衛(wèi)。先授建州衛(wèi)職者,為元之胡里改萬戶阿哈出。由阿哈出復招致斡朵里萬戶童猛哥帖木兒,授以建州左衛(wèi)指揮之職。清之初系,為明之建州左衛(wèi)。始授左衛(wèi)職之猛哥帖木兒,又因其姑姊妹中,有入明宮為妃嬪者,因內寵之故,至升都督職銜,《清實錄》謂之都督孟特穆。乃以布庫里雍順為分族之始祖,孟特穆為肇基王跡之祖。故后開國建號,尊孟特穆為肇祖,以記其得國實由孟特穆承明寵待而來。孟特穆即猛哥帖木兒,而去其童姓不著。孟特穆距布庫里雍順約三四代,太祖責兀喇貝勒布占泰,謂其于己之祖先為天女所生,乃十世以來之事,豈有不知。則太祖為孟特穆六世孫,并其本身為第七世,其前亦不過三世。元享國短,元初授布庫里雍順萬戶,不及百年,已入于明,其間亦只應有三世時限。孟特穆襲職或已入明初,或尚在元末,俱未可知。而其父名揮厚,亦為萬戶,見《朝鮮實錄》。再上即必有名范察者,當為布庫里雍順之孫。孟特穆尊為肇祖,其子為充善,為褚宴,明作董山、童倉,童為其姓,倉當即褚宴之合音,朝鮮則謂童倉即董山。董山之弟,朝鮮則名“重羊”,或“充也”,或“真羊”,或“秦羊”。充善之子妥羅、妥義謨、錫寶齊篇古,妥羅繼充善襲建州左衛(wèi)職。而錫寶齊篇古,“篇古”二字為職名,或云即“萬戶”之譯音。錫寶齊原作石豹奇,《清實錄》謂為充善之第三子,《明實錄》為重羊之子,名失保。明人謂清太祖為建州之枝部,《清實錄》亦謂興祖福滿系石豹奇之子。唯太祖確為建州左衛(wèi)酋長,朝鮮明著之。且太祖嘗以建州左衛(wèi)印信文書致朝鮮,其為石豹奇之后,則非世襲左衛(wèi)都督者。明人謂失保受指揮職,又謂太祖之先,世為都指揮,則其說皆合。興祖一世,不見于《明實錄》,以其時建州方弱,妥羅之后,世奉朝貢,其枝部酋無他事接觸中朝,遂不著錄。清之尊為興祖者,在太宗崇德元年,初用帝制,追尊四親之世;興祖為太宗高祖,適當四親之首,故上不及石豹奇,而適以此不見《明實錄》之一代,為追尊所親之始。若肇祖則緣始祖而尊之。以故充善、石豹奇兩世,以親盡而為追尊所不及,入關后因之。但興祖以下,一世景祖,二世顯祖,即太祖之祖若父,在《明實錄》亦載其事實。后來興、景、顯三祖以親盡而祧,太祖則不祧,祧廟中遂永奉肇、興、景、顯四祖。致論清事者疑其世系之不確,則未嘗深求其故也。太祖為開創(chuàng)之祖,清世自應不祧。今先將太祖以上世系,表列如下:

(甲)合各記載所詳之清世系

一世 布庫里雍順 始受元代斡朵里萬戶職,清稱天女所生,認為始祖。

二世 范察 以太祖自謂天女所生子之后十世,始定范察為第二世。據《清實錄》謂為子孫內之一幼兒,不能確定果為子抑為孫也。

三世 童揮厚 襲萬戶,姓童,至太祖乃作姓佟。

四世 童猛哥帖木兒 先襲萬戶,后歸明授建州左衛(wèi)指揮,升至都督。清稱都督孟特穆,追尊肇祖。朝鮮謂其又姓夾溫,則金之合音。為兀狄哈女真所殺。

五世 充善 襲建州左衛(wèi)長,亦稱都督,以叛伏誅。明作董山。

五世 褚宴 坐董山叛逆罪,充發(fā)福建,死于戍所。

六世 石豹奇 受都指揮職。明作失保。

七世 福滿 以太宗建清國,為四親之首,追尊興祖。只見《清實錄》,為石豹奇之子。

八世 覺昌安 福滿第四子,追尊顯祖。明作叫場。原作覺常剛。

九世 塔克世 覺昌安四子,追尊顯祖。明作他失。原作塔石。

十世 太祖 塔克世長子。

(乙)《清實錄》所詳之世系

一世布庫里雍順 天女所生,不夫而孕。浴于池,食朱果成胎。既生,命其姓為愛新。愛新為金之義。其實女真自謂金后者,無不稱姓金。

二世 -

三世 -

四世都督孟特穆 追尊肇祖。

五世 充善 肇祖一子。

五世 褚宴 肇祖二子。原作除煙。

六世 妥義謨 充善二子。原作脫一莫。

六世 妥羅 充善一子。原作脫落。

六世 錫寶齊篇古 充善三子。原作石豹奇。

七世 福滿 石豹奇子,追尊興祖。

八世 覺昌安 福滿四子,追尊景祖。原作覺常剛。

九世 塔克世 覺昌安四子,追尊顯祖。原作塔石。

十世 太祖名努爾哈赤,塔克世長子。

太祖以前,為明之屬夷,受明之恩遇獨厚。猛哥帖木兒被戕于兀狄哈,其弟凡察及子童倉,求避入遼東邊,明允之。既居邊內,久之乃以所居地為己所應占,明反退以撫順為邊。斡朵里本在朝鮮東北境,至是乃盡移撫順邊門以外,占舊日遼東境內之地,自是得避兀狄哈之難。明之惠于屬夷者,以建州女真所被為最厚。清世盡諱之,于清史料中固不見其事,于明史料中雖見,而清修《明史》,務盡沒之。此今日始大發(fā)現,而以余為發(fā)現最多。

肇祖當元亡以后,臣附于高麗,在高麗王氏朝末,而為李氏朝太祖未篡高麗時之麾下夷將,時當洪武初年。至明收遼東,平海西,聲威已至東海之濱,建州女真中,先由阿哈出歸附,繼招致肇祖并歸明。故清之祖先,見之明代及朝鮮紀載者,恰與明開國時相次。明一代二百七十余年,清先世亦附見,未嘗間斷。前史無論何朝,其開國以前祖先之事實,未有如清之先世,彰彰可考,既詳且久者也。充善以叛伏誅。當時之叛,亦并無與明為敵之志,不過桀驁不馴,不守屬夷禮節(jié)耳,以此誅死。其后馴服無擾,直至太祖,在建號天命之初,對明猶朝貢不輟。太祖身自朝明者三次,皆見《明實錄》。明寵以高官,既為都督,又進龍虎將軍,則《清實錄》亦自載之。而又自謂與明為敵國,自古未嘗臣服,則徒自失實,煩史學家為之糾摘,于清實無加損也。太祖之建號天命,本自稱為金國汗,而亦用中國名號,自尊為天命皇帝。其實并非年號,并未以天命二字為其國內臣民紀年之用。特帝業(yè)由太祖開創(chuàng),在清史自當尊為開國之帝,入關后相沿以天命為太祖之年號,則亦不足深辯。至太宗改稱天聰,亦是自尊為天聰皇帝,非以紀年。觀太宗修《太祖實錄》,屢稱天聰皇帝,為不可分離之名詞,可以見之。《太祖實錄》成于天聰九年,時雖尚無帝制之心,而已有為國存史之意,亦見志量之不同其他夷酋。《實錄》既成,明年又實行建國,去舊國號之金,而定為清。觀其以夷稱君為滿住,后即就改為滿洲,以名其國。則清之為清,亦就金之口音而變寫漢字,謂為清國耳。而清之一朝,實定名于是。故天聰十年,有大舉動,改元崇德,則真用為年號,不自稱崇德皇帝矣。國號為清,乃禁人稱金;國名為滿洲,乃禁人稱女真。《清實錄》中有“禁人稱珠申,務令改稱滿洲”之文。珠申即女真之對音,亦即肅慎以來之古音也。逮世祖繼統(tǒng),混一中國,天命、天聰,皆成年號。帝統(tǒng)既定,就其開國以后之世系,以一朝定制,表列如下:

世數 廟號 謚法 年號 享國 陵名 干支 御名 即位 崩年

一太祖 高。原謚武。先在天聰間,本不知有謚法。天聰九年,明叛將許世昌奏請上謚,并改先汗之稱為先皇,始曰武。康熙元年改謚高。 天命本系尊稱,后相沿即作年號。 景、顯二祖死于明李成梁兵火。太祖以遺甲起,歸怨同種之尼堪外郎而討之,未敢仇明也。歷年兼并同種,經三十三年而稱金國汗,并稱天命皇帝。又歷十一年。 福陵。以上自肇祖以來四祖,其葬地亦于順治十六年并稱永陵。并葬一處。 起兵自明萬歷十一年癸未至四十三年乙卯,為未稱金國時。四十四年丙辰至天啟六年丙寅,為稱天命時。 努爾哈赤。原作弩爾哈奇,明作奴兒哈赤,朝鮮作老可赤。譯文原無正字。 起兵為十五歲,稱汗為五十八歲。 六十八歲

二 太宗 文 天聰本系尊稱,后相沿即作年號。至天聰十年四月初十日,改其年為崇德元年,太宗于是始改清國號。清帝皆一建元,無改元者。太宗建清國后,實亦一建元。 十七年 昭陵 自明天啟七年丁卯至崇禎十六年癸未。 皇太極。亦作黃臺吉、黃太極。 三十六歲 五十二歲

三 世祖 章 順治 十八年 孝陵 元年即明崇禎十七年甲申,至清順治十八年辛丑。 福臨。不令天下避諱。 六歲。元年為明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陷京師。清兵方犯明,吳三桂請入關共破自成軍。五月,攝政王兵入京,迎帝遷都,十月朔,即中國帝位。 二十四歲

四 圣祖 仁 康熙 六十一年 景陵 自壬寅至壬寅。 玄燁 八歲 六十九歲

五 世宗 憲 雍正 十三年 泰陵 自癸卯至乙卯。 胤禛 四十五歲 五十八歲

六 高宗 純 乾隆 六十年。傳位仁宗,稱太上皇帝。至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崩。又為太上三年加三日。 裕陵 自丙辰至癸卯。 弘歷 二十五歲 傳位年八十六歲,崩年八十九歲

七 仁宗 睿 嘉慶 二十五年 昌陵 自丙辰至庚辰。 颙琰 二十七歲。正月朔受禪改元。 六十一歲

世數 廟號 謚法 年號 享國 陵名 干支 御名 即位 崩年

八 宣宗 成 道光 三十年 慕陵 自辛巳至庚戌。 旻寧 三十九歲 六十九歲

九 文宗 顯 咸豐 十一年 定陵 自辛亥至辛酉。 奕<讠?> 二十歲 三十一歲

十 穆宗 毅 同治。先定褀祥,太后垂簾,殺贊襄政務王大臣端華、肅順等,改同治,始即位。自七月十七日文宗崩,十月初九日即位。 十三年 惠陵 自壬戌至甲戌。 載涥 六歲 十九歲

十一 德宗 景 光緒 三十四年 崇陵。葬已在民國二年。 自乙亥至戊申。 載湉 四歲 三十八歲

十二 宣統(tǒng) 三年退位 - 自乙酉至辛亥。 溥儀 三歲 六歲(遜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鲜城| 岱山县| 行唐县| 大埔区| 安岳县| 历史| 唐海县| 和平县| 宜兰市| 黄山市| 高台县| 翼城县| 兴安县| 天柱县| 梁河县| 永昌县| 佛坪县| 连山| 瑞安市| 青岛市| 如皋市| 乐平市| 资溪县| 遂川县| 高尔夫| 梁河县| 舟山市| 房产| 海原县| 乌审旗| 广汉市| 铜陵市| 凤山市| 嵊泗县| 民乐县| 普洱| 天长市| 郸城县| 九龙城区| 丽水市| 洞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