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兩大法寶,助你開啟創意之旅

01 基本原則
所有生命都有潛在的創造力

很多人認為,堅信造物主鼓勵我們去創造是一種很激進的想法。我們總是覺得,或至少是擔心自己對擁有創意的夢想太過自負,怕神會不同意我們這樣做。畢竟,我們心中藏著的那個藝術家還年輕,總會產生些幼稚的想法。要是父母曾對我們的創意夢想表現出懷疑或反對,我們就更容易將這種態度投射到被我們視為父母的神的身上。我們必須停止這樣無端的揣測!

這里要講的是一種被召喚、被邀請來的內心體驗,我稱這個過程為“靈性按摩”。通過特定的精神訓練,我們能與宇宙中的創造能量融為一體。

想象宇宙是一個充滿電流的浩瀚海洋,你就誕生于這海洋中,你的一切都由它而來。在被激發了創造力后,憑借著自己的能動性,你便不再是海面上隨波逐流、時隱時現的泡沫,你能夠更有意識地、更自在自覺地、更協調地將整個身心融入到生態系統中,成為其中的一員。

歌劇《蝴蝶夫人》的樂譜是神留給我的聽寫題。我只是把它謄寫在紙上,我作為神的工具,把它傳達給人們。

意大利歌劇作曲家

賈科莫·普契尼


Giacomo Puccini

神直接將思緒灌輸給了我。

德國古典主義最后的作曲家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作為教師,有種超凡的能量常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如果你敞開自己的心扉,就會感受到這種心靈電流。每每我想超越自我的時候,就要借助它的力量。對我來說,“心靈導師”這樣的稱呼擔當不起,指引我的力量,來自神明?;揭d曾說過:“你若與人同行,我必與你們同在。”創造之神也是如此。

創造力的核心是體驗人與神的融合,人與神融合的核心是體驗創造力的發揮。提到“造物主”一詞時,人們往往會按照宗教里約定俗成的用法把它理解成“上帝”,卻很少把它理解成“藝術家”。我建議你還是取它的本真含義——“創造者”吧,與偉大的造物主一起,以藝術家的身份創建創作聯盟。接受了這個觀念,就能增長你的創造力。

在你運用本書的方法完成每周的任務時,會悄然發生一些變化,主要的變化之一就是“共時性”(synchronicity)“共時性”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概念。榮格把共時性描述為:兩種或兩種以上事件的某種意味深長的巧合,其中包含著某種并非意外的或然性東西。他認為共時性是一種巧合現象,并不局限于心理領域,可以從“心靈母體內部”與“我們外在的世界”,甚或同時從這兩方面跨越進意識狀態?!幷咦? class=的啟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想事成”。一旦我們改變,宇宙中的某種能量就會像“蝴蝶效應”那般擴大我們的改變。鑒于此,我大膽地寫了一句話,并將它貼在了桌上:“盡情跳躍吧!神奇之網會將你接??!”

身為藝術家和教師的經驗告訴我,當我們背負著信念出發,付諸行動去發揮創造力時,整個宇宙都會隨我們的腳步前進。這倒有點兒像打開農田灌溉系統的厚重閘門時的情景:一旦閘門被提起,洪流就會在頃刻間奔流而出。

我還要重申一遍,你不一定非要讓自己相信這些,不信神也能產生創意,我只是想請你觀察并注意創意過程的進展。事實上,你需要親自接生自我創造力這個新生兒,并親眼見證它的成長。

我們脈搏中跳動的創造力就是神本身的創造脈動,我們必須承認這一點。

美國兒童教育家

約瑟夫·奇爾頓·皮爾斯


Joseph Chilton Pearce

神的形象源自人類的創造潛力。

瑪麗·戴利

每片草葉上都有位守護天使,俯身向它輕喚:“快長大,快長大……”

《猶太法典》


The Talmud

創造力對我來說是一種心靈的體驗。是創意引發了靈性,還是靈性引發了創意?你如何看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都不重要,我并不主張把這兩者區分得那么清楚。面對這種體驗,你可以把信仰拋到一邊。這正是榮格在晚年回答有關信仰時所說的:“我不相信;我知道?!?/p>

下面的心靈指導原則構成了發掘和修復你的創造性自我的基礎。每天認真地讀一遍,豎起心靈的耳朵,傾聽你的態度和觀念的變化。

基本原則

1.創意是生命的自然運行法則。生命是一種能量,是一種純粹的創造之能。

2.有一種潛在的、內化的創造性力量把所有生命都融合在一起,包括我們自己。

3.在敞開胸懷迎接自身創造力的同時,我們也把造物主埋藏在我們生命深處的創造因子釋放了出來。

4.我們本身就是創造物,注定要反身過來做創造力的主人,發揮創意,讓創意生生不息。

5.創造力是神恩賜的禮物,發揮創意便是回饋給神的獻禮。

6.回絕創造力的召喚不僅是任性的,還違背了天性。

7.當我們敞開胸懷,讓自己自由地探索創造力時,也為神的降臨敞開了大門,從而跟隨一個良性導向去運營生活。

8.一旦打通了通往造物主的創造渠道,就一定會發生溫和但強烈的改變。

9.放心地向不斷迸發的創意敞開胸懷吧!

10.我們的創意夢想和渴望來自神圣之源。追逐夢想,就是追逐我們的神性。

如何運用本書恢復創造性自我

運用這本書的方法有很多種,最重要的是,我要請你用一種創新的方法去運用它。接下來的內容為你提供了一份在本書中旅行的全程導游圖,旅程的行進方式也有具體的標注。有些學生是獨立完成這些課程的,有些學生則組成小組,與他人一起討論學習本書的課程,書末附有如何組建小組學習的指導方法。不管你選擇什么樣的方式,這本書都會令你獲益。

一個偉大而杰出的即興創作者就像僧侶,除了神,心中容不下別的。

爵士樂史上最偉大的小提琴家

斯特凡·格拉佩利


Stéphane Grappelli

我們彈奏的,其實是生命。

“爵士樂之父”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Louis Armstrong

創造力無處不在,在你眼前流淌而去。

美國企業界哲學大師

彼得·凱斯特鮑姆


Peter Koestenbaum

拿到書以后,你可能想先大致翻一遍,了解一下這本書都涵蓋了哪些領域,不過,僅是看完這本書與真正使用這本書是不同的。你會看到,每章都包含幾篇短文,還有練習題、任務以及驗收。不要被這些看上去煩瑣龐雜的內容嚇倒,其實這些多帶有游戲的性質,每天只需花一個小時多一點兒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我在正式授課時,會建議學生們做一個每周計劃表。比方說,如果你以周日為一周的起點,那么就在周日晚上開始讀一章。讀完這章后,快速完成練習題。每周的練習都非常關鍵,下一章要講的“晨間筆記”與“藝術家之約”也同樣很重要。你可能在某一周無法完成所有任務,那么請試著完成一半,記下那些有待完成的任務在書中的位置,等有時間時再完成剩下的內容。關于你需要先完成哪一半任務,你該本著這兩個準則:先做最吸引你的和你最排斥的題目;不喜歡也不討厭的可以留著以后再做。要知道,我們在選擇的時候通常會排斥自己最需要的東西。

總之,每周起碼要保證花7~10個小時來學習并運用書中的內容。也就是說,每天至少1個小時,如果你愿意,就再多一點。學習課程的12周中,只要堅持使用這些方法,就能在最終看到巨大的成效。長期堅持運用這些方法,會讓你的人生呈現出不一樣的面貌。

要記住,這本書是螺旋式上升的路徑,你會不斷地繞著某些問題打轉,但是每次你都會繞到更高一級的新層面上。藝術生命沒有終點,藝術道路上的每個螺旋層面上都有挫折和收獲。我們的目標是,先在山腳下尋得一條小徑,站穩腳步,然后攀登終極巔峰。攀登途中展現在你眼前的群山遠景,很快就會讓你沉浸在激動與喜悅之中。

期待本書將為你帶來什么

我作畫憑借的不是我所見,而是我所信。

巴哈馬民間畫家

阿莫斯·弗格森


Amos Ferguson

為什么我們都應當運用自身的創造力?因為除了它,沒有什么別的力量能讓人們變得如此慷慨、快樂、英勇無畏、富有同情心,也沒有什么別的力量能讓人們不屑于戰爭,不屑于囤積財物。

美國自由作家

布倫達·尤蘭


Brenda Ueland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更具創意;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創意很多,卻無法有效地將創意付諸實踐。夢想總像是在躲貓貓,生命也有些乏味,我們往往憧憬很美,愿望很棒,卻總是無法實現。有時候,從心底萌生的某種藝術渴望會緊緊抓住我們:我們想學習彈鋼琴、繪畫,想去上表演課或寫作課;有時候,目標并不是很明確。我們期許的創意生活,是在職場中,在與伴侶、子女及朋友分享時,能多閃現出一些創意的感受。

雖然沒有速效無痛的修復魔藥,卻也可以通過學習并循著靈性步驟,修復你的創造性自我。盡管每個人的個性氣質和心理結構都復雜多樣,但修復創造性自我的過程卻有著明顯的共同特征。

在此過程中的前幾周,有些人會有某種程度的反抗心態,或是眩暈之感。在跨過了入門階段后,緊接著會在課程中段經歷一種爆炸式的憤怒體驗。憤怒之后往往就是悲傷和惆悵,然后是此消彼長的反抗和希望。在成長過程中的高峰期和低谷期之間,學生們會經歷狂喜與自我防御式的懷疑,這其實是創意在分娩過程中因“精神肌肉”一系列的收縮與舒張而導致的陣痛。

反復無常的成長階段會導致我們產生放棄這門課的強烈沖動,極度渴望蜷縮回熟悉的生活中。這是一個“討價還價”的階段,人們很容易在此時放棄課程,我稱它為“創造力的180°大轉彎”。如果你選擇繼續前行,你的自尊就會像自由落體般迅速下落。在接下來的最后階段,你會產生全新的自我感受,還會有更強的自主性、適應力、對未來的期許和激動,以及執行具體創意計劃的能力。

這一系列的情緒看上去大起大落,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在恢復創造性自我的過程中,我們從原有的生活狀態中退隱。“退隱”(withdrawal)也可以說是“超然”(detachment)或“不執著”(nonattachment),是各種冥想的共通之處。

藝術的目的不在于冷僻、理智地分析,藝術是生命,是濃縮、鮮明的生命。

比利時作家

阿蘭·阿利亞斯-米松


Alain Arias-Misson

與我們的內在相比,過去與未來都不值一提。

美國文學家、詩人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借用電影的術語,我們正在緩慢地拉開焦距,遠離昔日的生活并向上移,直到能夠鳥瞰全景為止。這樣的概觀視野使我們有能力做出有創意的好抉擇,你不妨把這段旅程看成是地勢艱險嚴峻,卻充滿亦真亦幻的奇峰異景的地域,你在不斷地向更高的山峰攀登。你還應懂得,“退隱”是一個積極的過程,你在這個過程中痛苦并興奮著。

我們總是在他人的生活、希望、夢想及計劃上肆意地揮霍我們自己的創意能量。與他人的生活相比,我們自己的生活顯得黯淡且不順。退隱的過程鞏固了我們的核心價值,使我們更明確自己的界限、夢想和真正的目標。在我們學會不屈從于別人的一時之興后,就能感受到更強烈的自主性和可能性。

當說起“退隱”一詞時,我們通常會想到某種戒癮。當我們在戒酒、戒藥、戒糖、戒脂肪、戒咖啡因和尼古丁時,會產生一種退縮的不適或痛苦。你只有把“創意退隱”與它們區別看待,才能對你有幫助。退隱意味著,當我們把曾經鋪張浪費或誤放在別處的寶貴創意能量拉回到自我的內核里時,我們是回歸自我,而不是遠離自我。

挖掘被埋藏多年的夢想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有些夢想很有爆發力,僅是輕拂表面沉積的塵土就能激活自我否定系統。如此不幸!如此失?。∪绱送纯啵∵@時,我們到達了詩人羅伯特·布萊(Robert Bly)所稱的“鳳凰涅槃”階段。我們悲痛地哀悼著那個自暴自棄的自我,當我們迎接新的自我時,就如同與因征戰而分離多年的戀人重逢時那般悲喜交加。

為了有效地修復創造性自我,我們必然要經歷一個痛苦惆悵的過程。要否定那個以往被別人夸贊“做得好”的自己,我們不可避免地會感到悲痛,畢竟那個“自己”已經支撐了我們的生活那么久。眼淚為我們沖刷了未來的成長之路,若沒有這創意潤濕我們,我們的心田也許會永遠貧瘠一片。我們必須甘愿遭受這痛苦的打擊。記住,這痛苦終將有益于你,創意的閃電將會照亮夜空。

你要如何知道自己的創造力是否已被阻塞呢?嫉妒是個典型的征兆。有沒有哪個藝術家讓你感到憤恨不滿?你有沒有在心里想過:“要是……我也能創作出這樣的作品來?”你有沒有告訴過自己,要是你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創造潛力,那么首先要做到以下幾點?


別再跟自己說“現在已經太晚了”。

別再等著掙足了錢再去做你真心想做的事。

別在你渴望自己創意多多閃現的時候,卻找借口跟自己說“我有些過于自我了”。

別再告訴自己,夢想不重要,只是些白日夢罷了,最好學得理智點兒。

別怕你的家人和朋友覺得你瘋了。

別再告訴自己,創造力是你享用不起的奢侈品,或是應該對已有的心滿意足,對安于現狀十分坦然。


當你學著尋找滋養、守護你心中的藝術家時,就能走出痛苦,突破創意束縛了。你將進一步學會辨識和擺脫恐懼的方法,學會撫平情感的傷痕,學會提高自信。我們將探討有關創意的陳詞濫調,并將它們從我們的觀念中剔除出去。你將踏上一段旅程,在路上,除了你的創造力,你還會遇上你個人精神世界里的惡棍、斗士,還有你的愿望、恐懼、夢想、希望以及勝利。這些心路歷程會讓你嘗遍興奮、沮喪、憤怒、害怕、欣喜、期望,還有那最終的自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州县| 页游| 鹤山市| 高州市| 富平县| 白山市| 普格县| 赣榆县| 惠水县| 绥滨县| 双柏县| 乌拉特中旗| 民和| 阿拉善左旗| 资源县| 怀化市| 丰台区| 安福县| 永福县| 泾阳县| 定兴县| 阿荣旗| 丰宁| 侯马市| 六枝特区| 南岸区| 建水县| 德保县| 平昌县| 临湘市| 涪陵区| 旅游| 仁化县| 上虞市| 永寿县| 邯郸市| 连平县| 乐东| 潜江市| 正蓝旗|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