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禪定無我
- 超級修佛系統(tǒng)
- 兩根羊肉串
- 2059字
- 2019-01-07 20:00:00
一種恍惚的感覺涌現(xiàn),這種感覺,并沒有像以往一樣,被思緒打斷。
在不住的恍惚之中,光芒出現(xiàn)!
在光芒深處,一個繁復的符文漂浮在空中,像是蜿蜒的蛇,像是飛舞的龍。
不用人告訴,老趙就明白,這便是靜字符。
這是老趙第一次直視精神海內(nèi)的景象。
以往銜尾蛇給的歷練,意識空間內(nèi)釣的一萬條魚,感知到的靜字符破碎。
都是幻境,有些是銜尾蛇營造的,有些是自己給自己營造的。
在第一次進入禪定的狀態(tài)后,老趙擁有了識別幻境的能力。
“恭喜你!”
一個身穿萱草黃布衫,坦胸露乳,大腹便便,手持一個蒲扇的胖和尚出現(xiàn)在符文旁。
“銜尾蛇?”老趙有些遲疑,“這是……你的真身?”
“以后不要叫我銜尾蛇了,最近我獲得了一些權(quán)柄,得到了本源的賜名,你可以稱呼我為‘因’!”
胖大和尚滿臉笑容,扇著蒲扇。
“當然,這里面也有你的功勞!”
“這不是我的真身,別忘了我說的,你暫時還看不見我,你我的層次差別太大,這是我造的投影。”
老趙沒說什么,這種類似菜雞的名頭,他估計還要頂很久。
“我這次主要是跟你說初禪之后的法門,其實之前也跟你講過,就是四圣諦。”
“當初跟你說,是用來解放被扭曲的靈的。而我們跟那群道士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法與術不分家。”
“‘四圣諦’,它本來就是一種法門,之前你當成術來用,算是浪費了。”
“無論當成法,還是當成術,持而行之,就有進境!你進入初禪定,也有它的功勞!”
“解放靈這種行為,哪怕沒有完成,只是在作,就有功德。你仔細看符文的下面。”
在飛舞扭動的符文下面,老趙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米粒大小的一個點,金黃色,光芒內(nèi)斂。
“這就是功德,你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把符文種到里面?”
“嗯?把那么大的符文,種到這么小的一個點里?”
“大小在這個世界沒有意義,你只要讓它種下去,它就能種下去,只要你相信就能實現(xiàn)!”
胖和尚眼睛瞇起來,“相信”,是修行上一直存在的難關,否認自己的常識,否認自己幾十年的時光中積累的認知,而去相信經(jīng)文和師傅的教導。
這不是口頭上的相信,而是讓自己的潛意識都相信。
這也是覺醒“神通”的基礎。
不得不說,“穿越”還是給了老趙一些好處,讓他以前的世界觀早就因為穿越而開始動搖,況且前世的教育也讓他明白,人類對世界的認知一直都是不準確的,是近似,是猜想,是現(xiàn)階段還沒有倒塌的積木城堡。
光芒中只剩符文在飛舞,胖和尚好像變成了雕塑,搖著蒲扇的手停在胸前,臉上的表情毫無變化,眼睛不眨,口鼻不動,心跳聲也沒有。
不知過了多久,符文開始凝縮,漸漸變小,被金點吸收進去。
然后一片嫩芽從金點里冒出來,像初生的豆芽菜。
“不錯!”
胖和尚的笑容又活泛開來,這位門徒并不是一無是處,普通人要達到這一步,起碼要一個月的水磨工夫,背誦《心經(jīng)》,并在定中思考小大之辯!
“這就是金蓮,以功德為基,以靜定為種!”
“金蓮將會從虛空中汲取能量,滋潤你的識海,滋養(yǎng)你的靈臺,提升你的符文和真言術的水平。當這里開滿金蓮,就是你進階二禪定之時!”
老趙看了看周圍,這片光芒里無邊無際!
“這里,開滿?”
“是的,開滿!”
老趙沉默了一會兒,又問道:
“其他修行者也這么難嗎?”
胖和尚一搖蒲扇,嘴角含笑,說起什么才是真正的天才:
“不,上上根器者,憑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能成佛作祖,不需要走什么四圣諦、八正道、四禪定之類的路子。頓悟修者,幾年就能成就阿羅漢果,出神涅槃,而你,要做好轉(zhuǎn)世重修,或者成為長生種的準備!”
老趙緩慢消化著里面的信息,穩(wěn)定自己的心態(tài),知道一旦情緒不穩(wěn),就會退出定境!
憤恨于事無補,修行才是要務。
老趙看著胖大和尚,忽然想起來一個事情。
“我再問一個問題,我入定前念頭都不能生,為啥現(xiàn)在能跟你交流這么多?”
大和尚的笑容更盛!
“這是個好問題!”
“因為經(jīng)文和戒律中有大量的知識和要求,初學者一般不能識別自身的那一條準線叩開了定境的大門。”
“修行是對自我的雕琢,你要從自身上找!”
“自身上找?”
老趙下意識的想要低頭看自己的身體,然后光芒一下子消失,視野重新變?yōu)槠岷谝黄?
明白自己從定境中退了出來,睜開眼睛,是靜室的小窗,金黃色的光芒從窗口傾瀉下來,石制的地面上有螞蟻在爬,石縫里面長滿青草,一只鼻涕蟲趴在屋子的左上角。
老趙擼起衣袖,看向手腕的鐲子,回想起在靜定中最后一眼的景象。
那是一片白茫茫的光,什么都沒有。
他沒有看到想象中的身體,預想和實際出現(xiàn)偏差,就這一點點偏差,直接將他震出了禪定。
但他得到了答案!
“無我”
這是他進入初禪定的門檻,一旦想要注視自我,意識自我,禪定的狀態(tài)就會失去。
只要他處在“無我”的狀態(tài)下,他就能憑借金蓮從虛空中汲取能量。
換句話說,只要他處于禪定,他就是能量的低洼地,能量將自發(fā)的從豐富的地方流向他。
從“有”流向“無”,就像水從高處流向低處。
虛空中的能量并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盡管金蓮搭建了管道,緩解了沖擊,并且起到一定的凈化作用。
但不能改變虛空能量的本質(zhì)。
注:佛家在中國本土化后,禪宗頓悟修行的法門備受推崇,禪宗六祖慧能在聽聞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后,佛法修為精進,證悟自性不滅。那句很出名的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