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連辰帶有瑋回了一趟娘家。連辰的娘家在一個偏僻的自然村,他們先是走一段泥土路,那條泥土路沿著山邊蜿蜒向前,沿途可見片片稻田和小村落,接著他們要翻過一座山,山路Z字型蜿蜒向上,過了山頂走一段下坡路就到了連辰的娘家。
連辰未出嫁前是那個自然村公認的美女,本村和附近的村落那些適婚青年都十分愛慕她,有好幾家請了人來說媒。連辰的父母對這個女兒十分疼惜,又很開明,婚姻大事自然要以女兒的意見為主。媒人見過連辰的父母后,連辰的父母就會問一些對方的情況,譬如家里有幾畝地,多少竹林,房子好不好,有幾個兄弟姐妹,人是不是勤勞等等。連辰的父母中意后,就會對連辰說起男方的情況,情況介紹完后,就笑著期盼地問連辰,要不要見見面?連辰每次都是默不作聲,避而不答,這讓父母傷透了腦筋。
夜深人靜了,躺在被窩里,可以清晰的聽到山上鳥兒咕嚕嚕的叫聲。夫妻兩個在閑聊,丈夫問妻子:“孩子是不是害羞了?”妻子說:“我看不像,你看孩子臉不紅心不跳的。”丈夫問:“孩子是不是眼光太高了,看不上他們?”妻子說:“咱們的孩子不像其他農村姑娘,長得漂亮不說,還是中專畢業呢,如果不是我們沒本事,孩子早就進廠當工人了,哪還會呆在家里。孩子眼光高一點也是常理。”妻子這一說,說到丈夫的痛處,丈夫不再問,光嘆氣。妻子說:“這又不是你的錯,嘆什么氣。”丈夫說:“我們已經沒本事了,但愿孩子將來有出息。”
做了幾趟媒都沒成,各種言論漸漸傳開來。說是連辰一個農村姑娘,家境也一般,又不是有錢人家的千金小姐,到底要鬧哪樣?有人說連辰的眼光高過天了,農村人都看不上,估計要找城里人。有人說,一個農村姑娘不懂得踏踏實實過日子,將來肯定是要吃虧的。一個曾經想娶連辰的男青年甚至惡毒地說,連辰這樣的女人,就適合給別人當二奶。
這些話傳到連辰父母的耳朵里,氣得二老直跺腳。二老說,就憑你們這樣說,你們還真不配娶我閨女。可是上門說媒的人漸漸沒了,連辰的年紀一年年在增長,這下可急壞了二老。他們想了一個主意,讓連辰住到鄉里舅舅家去,鄉里適齡青年多,而且她的舅舅人緣好,這樣總能多認識些人,說不定就能碰上好姻緣。順帶幫家里賣點山貨,二老為他們的好主意樂開了花。
他們并沒有對連辰說心里話,只是說有些山貨要拿到鄉里去賣,問連辰愿不愿意去鄉里舅舅家住幾天,連辰很順從地答應了。連辰也想離開這個自然村,農村姑娘嫁人早,隨著年齡增長,連辰也有些急了,可是她不愿意嫁給這些山里人,她知道嫁給山里人的命運,一輩子窩在大山里,早出晚歸,上山干活,下地種田,吃不飽穿不暖。她想走出去,去見識外面的世界,過更好的生活。如今,她在村里有點呆不下去,很多村民似乎對她有成見,路上碰到人了,他們老拿異樣的眼光看她,好像她身上有什么地方不對勁,和別人交談幾句吧,他們表面上對她很熱心,很客氣,可是她心里總覺得對方有根刺在刺痛她。
她在一個圩天搭上村里一個親戚家的拖拉機來到鄉里舅舅家,給舅舅帶來了一些村里的土貨,有曬干的竹筍,腌制的酸菜、臘肉,以及一袋米。舅舅已經知道連辰要在鄉里住一段時間,給她打掃了一個房間,但是不明白她為什么帶米來,連辰說這是她父母的意思,已經白住了再白吃就不好了,所以父母讓她把米帶來。舅舅也就不再說什么了。連辰帶了兩大包竹筍和香菇,打算在鄉里擺攤賣山貨。舅舅在農貿市場里給她找了一個熟人的攤位,讓給她一塊地方讓她賣山貨。一開始連辰有些不好意思,姑娘上轎頭一回,總顯得怯生生的。那個叫王阿姨的熟人就幫她忙。譬如說,有人買香菇吧,愛到處亂翻,這些香菇都是曬干的,翻來翻去容易碎,碎了就不好賣了。連辰看到干著急,王阿姨就對買主說,要買就買,不要翻來翻去的。如果買主還要翻呢,王阿姨就會用手去制止,把買主的手推開。有時買主掃興一走,連辰又感到心痛。王阿姨寬慰說,我看不像是要買東西的,這種人不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