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為何研究同盟解體

本項研究將有助于豐富同盟理論,其研究成果也可以對國家弱化甚至瓦解敵對同盟的政策評估提供一定的參考。

第一,如上文所說,當前研究同盟的文獻中,研究同盟解體的相對比較缺乏,對于同盟為什么解體,在什么條件下能夠得以維持、什么條件下分裂,并沒有系統的研究成果。尤其在共同威脅存在的情況下,同盟什么時候得以維持,什么時候分崩離析?這個問題到目前還沒有學者進行深入研究,提出令人信服的理論解釋,做出充分的實證驗證。因此,回答這個問題,將有助于豐富現有的同盟理論,特別是同盟解體理論。尤其是按照有些學者提出同盟具有自我強化的內在機制,隨著結盟時間的增加,雙方協作的能力越來越強,其通過軍事協作的獲益將會增加,而其退出的成本也會越來越大,因此隨著時間推移,同盟只會越來越牢固。Brett Leeds and Burcu Savun, “Terminating Alliances: Why Do States Abrogate Agreements? ”, p.1119,其所講的成本如果用沉沒成本(sunk cost)可能更為準確。但是有些同盟在結盟不短的時間后卻解體了,比如中蘇同盟就是在結盟長達十幾年后解體了。關于中蘇同盟具體解體的時間,學界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1966年3月中共拒絕參加蘇共二十三大標志著兩黨關系的徹底決裂和兩國同盟關系的解體,到1969年3月“珍寶島事件”爆發之后,雙邊關系應該進入高度緊張狀態,兩國關系已經接近于敵對對抗,而不僅僅是同盟決裂狀態,參見閻學通等《中外關系鑒覽1950—2005——中國與大國關系定量衡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390~391頁。在第五章中我將給出我自己判斷中蘇同盟是否解體的標準。這顯然是個未得到解釋或者充分解釋的問題。按照閻學通和孫學峰的標準,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應該符合三個標準,其中之一就是沒有答案或者答案不完善,參見閻學通、孫學峰《國際關系實用研究方法(第二版)》,人民出版社,2007,第48頁。

第二,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同樣可以對對外政策提供一些參考。從冷戰結束不久的1992年開始,中國崛起就成為國際關系領域的一個突出話題。早期有關中國崛起的論述參見萊瑞·薩默斯《中國的崛起》,錢穎一摘譯,《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2年第6期,第13頁;袁明《一個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崛起的中國》,《世界知識》1994年第15期,第16~17頁;閻學通《中國崛起的可能選擇》,《戰略與管理》1995年第6期,第11~14頁以及William H. Overholt, The Rise of China:How Economic Reform Is Creating a New Superpower, New York:W. W. Norton & Co. , Inc. ,1993。如果說在早期存在中國是否崛起的爭論的話,那么到今天已經沒有人懷疑中國已經崛起。按照孫學峰的界定,崛起劃分為追趕階段、僵持階段和超越階段三個階段,參見閻學通、孫學峰等《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第43頁;閻學通認為,冷戰后除了中國和美國的相對實力差距是不斷縮小的,其他大國和美國的相對實力差距都是不斷拉大的,有關中國崛起的實力地位可以參見閻學通《中國崛起的實力地位》,《國際政治科學》2005年第2期,第1~25頁;對中國崛起的質疑參見Minxin Pei, “The Dark Side of China's Rise”, Foreign Policy, No.153(Mar.-Apr. ,2006), pp.32-40。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在外交上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和抉擇。首先是周邊國家和霸權國對中國實力增長的敏感性增強,周邊國家和霸權國家有聯合制衡中國實力增長的傾向。參見劉暢《李光耀:若失去亞洲美將失去全球領導地位》,搜狐新聞,2009年10月29日, http://news.sohu.com/20091029/n267829136.shtml; Hillary Rodham Clinton, “Remarks at Press Availability on July 23, during ASEAN Region Forum 2010 at 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Hanoi, Vietnam”, U.S.Department of State, 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10/07/145095.htm; U.S.Department of State, “2011 U.S.-Vietnam Political, Security, and Defense Dialogue”, June 17, 2011, Washington, DC, http://www.state.gov/r/pa/prs/ps/2011/06/166479.htm;李宗澤《菲總統呼吁中國遵守海洋公約 要求美國提供支持》,環球網,2011年6月23日,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1-06/1775685.html;譚利婭《菲律賓稱美軍有義務保護菲在南海利益》,騰訊新聞,2011年6月23日, http://news.qq.com/a/20110623/000727.htm。其次是不結盟政策能否有效緩解中國崛起困境有關崛起困境的探討參見孫學峰《中國崛起困境:理論思考與戰略選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楊原《大國無戰爭時代崛起國與霸權國權力競爭的主要機制》,《當代亞太》2011年第6期,第32頁。,沃爾特認為,在任何競爭性的體系中,能夠吸引到盟友都是一種極其有價值的資源。相反,引起其他方聯合起來反對自己,則使自己處于明顯的不利地位。斯蒂芬·沃爾特:《聯盟的起源》,序言,第1頁;Stephen Walt, “Why Alliances Endure or Collapse”, Survival, Vol.39, No.1, p.156。對于中國來說,同樣需要思考如何分化或至少弱化已有的針對自己的軍事同盟。對于同盟解體的研究,既對有關國家思考如何減輕敵對同盟的安全壓力有參考價值,也對它們思考如何鞏固現有的同盟和戰略協作體系有啟發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通河县| 虹口区| 延津县| 黄骅市| 新郑市| 都江堰市| 尤溪县| 同仁县| 宁城县| 资源县| 章丘市| 浏阳市| 都匀市| 咸阳市| 怀柔区| 丰宁| 红桥区| 富阳市| 建湖县| 磐石市| 兖州市| 汉源县| 拜城县| 凤冈县| 南丹县| 汉中市| 中卫市| 琼海市| 石嘴山市| 罗山县| 河曲县| 子长县| 鹿邑县| 大名县| 米易县| 株洲县| 黄大仙区| 平远县| 亳州市|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