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研究年度報告(2016)
- 陶東風主編
- 482字
- 2019-09-20 15:59:41
悲劇如何被“顛倒”為喜劇——長篇小說《林海雪原》土匪史實考釋
長篇小說《林海雪原》(1957)主要依據作者曲波所在部隊(牡丹江軍區二支隊二團)1946年冬的剿匪史實所撰,小說所敘土匪也多采自現實中的北滿土匪。近年來,隨著謝文東、崔明遠、馬希山等人抗日事跡的逐漸披露,不少讀者深感小說對這些歷史人物的敘事處置是不公正的。作為研究者,筆者則更為其內含的悲劇性而深感震撼,同時也嘆息于當代文學的無力:實則這些“豪杰之士”的動蕩人生及其所涉及的寬廣社會內容和人性復雜性,足以催生一部類似于《靜靜的頓河》的史詩巨著,但《林海雪原》卻活生生地將之處理成了喜劇。然而,真要以此批評僅有小學文化水平且和“民族叛徒謝逆文東股匪”直接戰斗過的團副政委曲波,同樣不太公正。故有實際意義的研究仍然在于,現實中這些“亂世豪杰”的悲劇性本事是如何被小說刪除、增補并最終“顛倒”為喜劇性故事的?對于這種為了形成某種“對于過去的敘事性組織”而“無可避免地對那一過去造成損害”
的問題的研究,不但涉及文學史上不同類型反面人物的敘述“成規”,而且也牽涉當代文學內部不同文學傳統和文學成分之間的“摩擦”,甚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