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川史話(中國史話·社會系列)
- 徐廣國主編
- 430字
- 2019-10-14 10:02:19
5 我國最古老的引黃灌區(qū)之一——銀川平原
黃河從騰格里大沙漠東南部邊緣的沙坡頭以西流入寧夏境內(nèi)。由于寧夏地勢平坦,水流平緩,西高東低,自流灌溉條件十分便利,因此,從古代開始,寧夏勞動人民就在銀川平原上穿渠引水,澆灌農(nóng)田。黃河被稱為寧夏農(nóng)業(yè)的“命脈”,自古就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說。古老的秦渠、漢渠、唐徠渠、漢延渠和新修的惠農(nóng)渠、東西干渠等都在銀川平原上發(fā)揮著重要的灌溉作用。黃河水通過這些渠道,滋潤著銀川平原300多萬畝良田。銀川平原面積達(dá)1.4萬平方公里,占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總面積的1/4,引黃灌溉歷史已有2000多年,黃河水給銀川平原帶來了豐饒的物產(chǎn)。據(jù)《乾隆寧夏府志》記載:“渠之大者,漢、唐、惠農(nóng)各長二三百里,兩岸陡口以千計。洪流分注,噴瀑濺濤,繡壤連畦,瞬息并溉,洵斯民之美利,即此地之勝觀。”對引黃灌區(qū)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銀川平原現(xiàn)在仍然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也是我國最古老的引黃灌區(qū)之一,它與杭嘉湖平原、成都都江堰灌溉區(qū)、珠江三角洲并稱為我國東西南北四大“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