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四中史話(中國史話·文化系列)
- 朱天元 王先海
- 953字
- 2019-09-09 10:20:29
序
大型系列文化叢書《中國史話》旨在弘揚傳承百年名校的歷史文化,我校作為百年名校之一,忝列其中。作為《武漢四中史話》的編委會主任,我頗為欣慰,倍感傳承使命之重。
武漢四中·博學中學前身是英國基督教倫敦會創辦的博學書院,始創于1899年。創校之初即提出“勤樸博學”的校訓,旨在勖勉師生既要有勤奮樸實的治學精神,又要有廣泛涉獵文史、理工、自然、外文、體育、藝術等知識的興趣和能力。
百十年來,學校雖遭日寇八年蹂躪和“文革”十年浩劫,但教學器材、書籍報刊和檔案資料幸能保存,得益于一代代的學子和教職員工,秉承先師“勤樸博學”的遺訓,行化雨之春風,健自強之遠志,情愫于斯,才智于斯。
百十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余年來,學校的辦學理念由“學有所長”延伸為“開放創新,個性發展”。學校的育人環境日益和諧,教學設施日臻完善。學校堅持素質教育,提升育人質量;注重科研興校,實現專業化、多元化發展;注重特色創新,打造名校品牌。業績顯著,聲名鵲起。
百十年來,學校人才輩出,正可謂人杰地靈,俊采星馳。從這里走出了“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返回式衛星總設計師林華寶、外交部常務副部長浦壽昌、中國中東特使孫必干、農業部副部長楊顯東、神舟飛船測控總指揮陳長貴、國家一級演員何祚歡、賽艇世界冠軍劉衛平、全國首屆運動會百米冠軍李必華等,走出了數以千計的科學家、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醫學家和體育健將。僅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任教的知名教授就有100多位是武漢四中·博學中學的校友,他們是武漢四中的驕傲和自豪,也是武漢四中輝煌校史的亮點!
本著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在編撰史話期間,學校先后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議,研究確定撰寫的主旨、內容、范圍等,并對書稿反復審閱,以期與時俱進,以史為鑒,溫故知新,感恩先賢,激勵來者。
《武漢四中史話》是弘揚傳承中華百年名校歷史文化的形象載體,是本校廣大師生及歷屆校友系統、全面地了解我校歷史文化的普及讀物;同時,本書也有助于社會各界清晰地了解我校的歷史文化;更有助于我校新生從踏進武漢四中·博學中學之日起就樹立“知我校史,成就夢想”的理念。本書的編輯出版,可以說功在當代,惠及后代!
本書付印前,承蒙《中國史話》編撰委員會專家學者惠予審閱、悉心指導,在此,謹致深切的感謝!
武漢四中校長 朱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