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金家功夫的靈魂——開合秘授
(一)簡介
中國武術,不論內家和外家、各門各派,皆各有所長。金一望先師既入道門,故于養生功有深入的體會和研究,創造出“開合”一功。它既是最精簡最高深的養生法,又含藏巧妙絕倫的武術技擊術。過去一代只能傳授一至三人。
茲有必須注意者,開合一功,說簡單,確是簡單,說深秘,更是深秘。同門師兄弟中,固有一學便會者,但就筆者個人而言,雖自問也不是下愚,且對這一功法又是重學,竟事師七載,請益琢磨逾三十次,還虧了師兄弟們的幫助,師方曰“可”,而自己在心里也才覺得有了把握。蓋事非經過不知難,對于一個事物的認識,除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多次反復,不可能有真知灼見。現在不少青年人,對于高深的內家武術,每每淺嘗輒止,自以為是者,未有不墮入狂妄無識之流也!
(二)動作說明
1.總旨
合勁一個蛋,起翅一大片,鵝頭并鳳膀,沉肩墜肘先。胸如洞,背如弓,起手不見手,腳去無定蹤,勿需千招手,妙訣在心中。
2.開合外形
開合外形是:鵝頭、鳳膀、沉肩、墜肘、陰腳、雷聲、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要身形、眼神、手法、步法合而為一。手起腳起,手落腳落,腳落身到,一氣呵成。所謂“混元一體”之式。
3.開合內蘊
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要藏精、蓄氣、凝神、沉入丹田,使心、神、意、氣、力合而為一。煉谷化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歸于太極,返于無極,合于自然,層層有訣,能者從之,學者勉之。
4.開合與調息
開合功法是高級層次的氣功鍛煉法,它要完全松開,沒有一點兒勉強做作的呼吸和運氣模式。主要借身體的一開一合,巧妙地產生自然調息,以“一”音(“一”亦作“噫”,乃以口念“一”字發雷聲)使氣沉入丹田,所謂“一字通三焦”,以充實身內之五臟六腑,體外之膚表毛發,并與整個宇宙合而為一。此中奧妙無窮,有緣有德者悟之。
5.開合與技擊
技擊巧妙無窮,不外陰陽、剛柔、吞吐、沉浮、漲縮、來去、進退、起落、真假、虛實、輕重、動靜、大小、快慢、方圓、曲直、上下、前后、左右……之變化運用。凡此皆已全具于開合之中,其中陰陽是總綱,其他剛柔、虛實等等無一不具有陰陽之屬性而變化莫測。但亦自有其一定之規律,至于如何運用變化,是賴明師按照每人之功底水平如何而相機指點,已非口筆文字之所能及者矣。如略釋其義:剛為堅,柔是軟,吞指收,吐為放,漲即開,縮是合,沉為下陷,浮是虛懸,來是回,去須踩,進必撲,退即避,起指手,落是腳,動指形,靜指心,以至真假、虛實、快慢、大小、方圓、曲直、上下、前后、左右等,可以例知。總之,開合功一法,是金家功的靈魂,金家入門之基本功,也是金家功夫從頭到尾始終不能離開之核心功法。一法能統萬法,萬法終歸于一法,其重要性為如何,可以知之矣。
6.開合與養生和特異功能
開合功在醫療保健與揭開人體生命奧秘方面,有其不可輕視之價值。例如:
(1)高師在新疆石河子建設兵團時,有一三三團十四連馬國章之子,患肺結核、氣管炎、胸膜炎等,醫藥無效,習練開合半載,諸病皆愈。
(2)四川墊江縣徐某,17歲時,久患遺精,諸醫不能治,因習開合三月而病若失。
(3)四川墊江縣一施工員陳其清,28歲時因水泥板滑落,重傷頭部,造成嚴重腦震蕩,致記憶力全失,身體轉側即倒。住院經年,斷為終身殘廢。因從高師處習開合功,一年余之后,身體全部恢復健康,因而成為我們師兄弟中之一人。
其他尚多,茲不多說。
至于改造體質,出現超絕功能,如金師祖騰空而行;李少侯神力驚京師試院;麻師能使頭發自在伸縮,出入于頭皮之表層;萬師之手斗大青猴而死之;周師六十日而通小周天,目力倍增,身輕逾常;高師幼年多病練開合而轉健,頭顱變形,脫胎換骨,成為金家第五代師資中之具有最高功夫水平者,此其一斑也。
(三)開合動作說明
此是開合功具體操作法圖說。
1.預備式:全身正立,兩腳與肩齊平,兩手自然下垂于大腿之外側,全身松開,口微閉,兩目平視,兩耳內聽,舌抵上腭,頂頭拔背,兩腳如陷入地下九尺然。(圖1)

圖1
2.提起右腳,左腳單立,膝部自然彎曲,重心落在左腳,雙手微向前方丟出。(圖2)

圖2
3.先將已提起的右腳向前邁出一步,身體略向前撲,此時重心落在邁出之右腳。(圖3)

圖3
4.當右腳邁出后,后面的左腳應緊隨右腳跟上半步,同時兩手從下向上前方抱,呈環抱形。(圖4)

圖4
5.當右腳邁出,左足跟上半步,手呈環抱時,兩手十指向內指向心窩,雙手手背和腕關節緊貼,身體微向后吞內收。(圖5)

圖5
6.在身體向后吞時,盡量含胸,腹部向內收緊,左腳隨身向后吞時彎曲站立,前腳(右腳)應翹起腳尖,跟部著地,成陰腳,其重心在后之左腳。(圖6)

圖6
7.身形合穩后,應隨之提起左腳向前,此時重心又落右腳,右腳單立而彎曲,提起左腳之時,兩手翻腕向下成交叉十字形。(圖7)

圖7
8.當右腳站穩后,隨即將提起的左腳向前邁出一步,腳跟著地,雙手成十字,與邁出的左腳左膝,向地下呈垂直而接近開滿式。(圖8)

圖8
9.這是開合的最后一個動作:此時左腳跟、左腳掌、左足趾,依次緩緩地踏實,身要向下略沉,腳要下陷,雙手慢慢向下分開,落在兩大腿外側,身子站直,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呈半弓半箭步。重心在胯和襠的中央,身形中正,兩眼平視,此為開滿時定式。(圖9)

圖9
10.當身子開完站直后,開始練氣,用氣流發“一”字,發雷聲,其聲應為細、長、緩,從咽喉而下,直達丹田。從發“一”字音起,心意要默想著一股氣流隨聲進入丹田。發音畢,稍停。是完成了一度開合練習法。
其后身腰向內后縮,將左足縮回提起,再邁出一步,同時右腳也向前跟進半步,丟手向前呈環抱,隨之身向后縮,這樣在一直線上,左右兩腳走動變換練習。開合實際上是一開一合,只有兩個連貫動作。這樣一左一右地反復練習即可。
(原載《武魂》雜志199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