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功夫原譜
姬家功夫
一代 金一望先師 道人
二代 李少候
三代 麻貴廷 杜伯長 劉子連
四代 萬玉成 梁平觀音巖人
五代 周之德 梁平石安龍塘人
六代 張義尚 重慶忠縣九亭塹口山人 生于1910年農歷三月二十七日(公元1910年5月6日)
譜曰
合勁一個蛋,起翅一大遍;拳去不空回,空回不如再起(即把不中用肘,肘不中用肩,肩不中用頭,腿腳不中用膝,膝不中用胯臀意),起是交口,落是空步,步步不離陰腳把,把把不離虎撲羊;(熊)出洞(猿猴)入洞肚內藏,起心打人最難防,雙手常帶鋸子手,量人也難防,十字鏟臁,神仙難免;蛇無頭不起,鳥無翅不飛,蛇有分草之巧,虎有進(一作靖)山之威;打人如走路,不是走路不打人,打人不現形,現形不得靈;空中作有,有中作無,奇窮變化,變化無窮;逢人須奪位,兩手不空回,肩動必捶,腰動必腿,上下不離腮,左右不離懷,兩手不離奶,手手不離肘,肘肘不離把,把把不離虎撲羊;高來低對,低來高對,橫來直對,直來橫對;高矮寸中,穴下藏身,藏身手才發;沾連隨合,進退起落,打人不現形,現形就不靈,出洞入洞肚內藏,神仙也難防。
一本又云:欲學真妙訣,須知琢磨意,黃金難買道,傳于忠孝義。藝在青山傳三友,專在勇毒,慎之慎之。逢異人不可深說,常帶心意,謹慎謹慎。
熊出洞單膀子 半開半合勁(一作開勁大十字)
六合膀子 合勁又是小十字
開勁單膀子 開勁
六合捶 開勁
挑領把 開勁 頭正眼關
抓陰腳 開勁 頭埋
鷂子入林 合勁(一作開勁)
猿猴入洞 開勁
合勁單膀子 合勁
翻身單膀子 開勁
展手膀子 合勁
白鶴亮翅 開勁(一作合勁)
燕漂水膀子 合勁
龍現爪 合勁
雞形步 分草肘 分草膀子
六合清步肘
搜山膀子 搖山勁
裹纏膀子
攔路斷魂(宏按:指裹纏膀子)
清身肘 清身膀子
按:一本有九架膀子十二樣做法,即:熊出洞單膀子、六合膀子、白鶴亮翅膀子、燕漂水膀子、展手膀子、裹纏膀子、清身膀子、分草膀子、翻身膀子、搜山膀子、開勁膀子、合勁膀子。
又肘有七肘,即:鷂子入林肘、清步肘、清身肘、分草肘、倒殺肘、雞心肘、伏肘。
把有:引把、眼把、挑領把、蓋十把、陰把、陽把。
臀有:偏騰、開尾騰風。
膝有:拋膝、猿猴入洞。
腳有:十字鏟臁、分草步子、雞形步、清身步。
頭有:正、偏。
捶有:六合捶、奪捶、陰捶、陽捶。
虎路三把:挑領把、眼把、蓋十把。
清身四把:引把、陰把、陽把、挑把(橫眼把,直引把)。
四把:開勁一把、鷂子入林眼把、挑領一把、抓陰腳蓋十把。
四捶:六合一捶、順頭虎抱頭奪捶、抓陰一捶、抓陰腳一捶(陰捶,陽捶)。前為定,兩邊為神下為墜。
外五勁:頭有頂勁、眉有占勁、眼有認勁、耳有聽勁、口有清勁(一作靜)。無清不打人。
內五勁:拳如膽、心如炮、炮如火、火如雷、雷如吼、遇敵好似火燒身。
外五形:頭有開形、眼有認形、面有清形、口有換形、腮有豆形。
內五形:心有默形、肝有擺形、脾有松形、肺有合形、腎有心形。
外六合:左眼對右眼、右眼對左眼、左肩對右肩、右肩對左肩、腳趾至肩肩連合、右膝對左膝、左膝對右膝、膝對膝、左腕對右膝、右腕對左膝、膝對腕。
內六合:人有心合、心有理合、理有意合、意有形合、形有氣合 氣有做合。
十二形:鵝頂頭(開勁)、猴盜桃(合勁)、雞撲窩(搖山勁)、熊出洞(膀子)、猴子背(合勁)、餓狐縮身(拿法)、鷂子入林(肘)、虎揭(一作搖)窩(拿法)、猿猴出洞(膝風)、猿猴盤膝(向上的膝風)、餓豬爬槽(拿法)、羊跪母(拿法)。
十面埋伏:上埋下頭風、下埋上鏟臁、胸合背抖松勁、背合胸開勁、上挨下騰風、下挨上肩風、前挨后清身肘、后挨前眼把、左上(挨)右倒殺肘、右挨左翻身肘、前手陰腳陰拿手、引手分拿拋膝。
十家拿法:鷹拿兔(原作陰拿兔)、蚌吸月(原作半提月)、狼拿馬(攔拿馬)、羊拿虎、虎拿羊、美女曬羞(滾手鎖喉)、老秦王拿盜(道)、江豬拱船、扭頭羊、白蛇絞棍。
又題云:
開合大十字、行做小十字、遷子做裹纏身、展手膀子、雞行步、分草肘、分草膀子、清身肘、清身膀子、清步肘、白鶴亮翅膀子、燕漂水膀子、搜山膀子搖山勁、虎騰窩、熊出洞單膀子、翻身膀子、雁(按)鵝封頂、鵝(當是餓)豬撲食、玉門單清。
操勁動身做功(應有程序二字):
皮勁 抖松勁(一本有佳勁)急勁 靈急勁
快利沾連隨合勁
知起落,不知起落枉學藝
知進退,不知進退枉淘力。
四把捶:
頭式,熊出洞單膀子
二式,倒打紫金關翻身膀子
三式,順頭鷂子入林鋸子手
四式,起六合捶 火焰闖心捶
五式,順頭奪捶又是虎抱頭雞心肘
六式,起挑領把 玉門單清
七式,抓陰腳 蓋十把
八式,起展手膀子
九式,開勁,猿猴出洞單膀子
剪樁四把:
頭式,左六合
二式,開勁
三式,回身鷂子入林
四式,虎抱頭
五式,起挑領把
六式,蓋十把抓陰腳
七式,右六合
八式,開勁
九式,左六合
十式,開勁
十一式,起六合捶
十二式,開勁。
(蓋十兼抓陰,六合連珠上,六合捶開勁。
六合一開勁,回身鷂入林,虎抱挑領把。)
過步剪樁:
頭式,左單膀子
二式,鷂子入林
三式,清步肘
四式,眼把
五式,挑領把
六式,蓋十把 抓陰腳
七式,起六合捶
八式,開勁
過步剪樁歌
出洞鷂入林,清步眼把引,挑領又蓋十,六合捶開勁。
(原譜至此書“缺”字,且有“撕去了原本”五字。證明非完全之譜也,不過大體上都已有了而已。)
開合勁秘歌
月當三四、朗懸太空;清明靈氣,蕩漾溶溶;倏爾一輪明日,上照瓊宮;只覺得“亥”氣直沉海中;抱肘開足,緊關著地戶不動;腹內松凈,元氣有奇功;猿猴坐觀空。
筑固了基礎,折下了天柱,胸腭密接,洞門中閉,恰似鵝頂頭日月射地中;有“一”物從北海深底,經中正黃河,上昆侖明堂,從赤龍背而航太虛;五虎托腹結,下田堅密。
按:開合為金家功夫之靈魂,內中秘密甚多,作用最大。余本師授,因作此歌,以便記憶不忘耳。尚識。
附錄:《開合勁秘歌》講解
注:由于《開合勁秘歌》原文深奧難懂,為了方便讀者更好的理解,現將張義尚先生對秘歌逐字逐句的解釋附于后,下文中括號中的內容為張義尚先生回答張宏問的原話。
(《開合勁秘歌》分兩段,第一段是對合勁的要求,第二段是對開勁的要求。)
月當三四(指背的形狀應像初三、初四的月亮一樣,是一個彎彎)
朗懸太空(指合勁當快,干凈利落,即“起翅一大片”)
清明靈氣(指練的地方空氣要好,無風、無灰塵)
蕩漾溶溶(指空氣好,風和日麗)
倏爾一輪明日(倏爾:突然、很快;明日:眼睛)
上照瓊宮(瓊宮:頭上之頂門,全句指合勁時眼睛突然朝上看,看頂門)
只覺得“亥”氣直沉海中(合勁吸氣時,外氣由前沉丹田,走任脈,內氣由后背上到頂門,走督脈,這里是指外氣)
抱肘開足(指合勁之肘形,腳形)
緊關著地戶不動(地戶:肛門;由于合勁吸“亥”氣,內氣走督脈,自然就會收肛)
腹內松凈(合勁吸“亥”氣時腹內的感覺)
元氣有奇功(元氣:內氣、先天之氣;有奇功:指通任督脈,全句說長期這樣,可通任督脈)
猿猴坐觀空(形容合勁定式時的姿勢)
筑固了基礎(開勁定勢后,腳要站穩)
折下了天柱(天柱:是后頸骨,這里指打頭風)
胸腭密接(下巴挨著胸,指開勁后頭和胸的關系)
洞門中閉(指口形,上牙與下牙要挨著,嘴唇未閉,舌抵下牙)
恰似鵝頂頭日月射地中(鵝頂頭:形容開頭風之形狀;地中:指小腹。頭像鵝頂頭一樣開后,眼睛看著小腹。全句是說:開勁定式后,下巴要挨著胸,上牙要挨著下牙,舌抵下牙,眼睛看小腹)
有“一”物從北海深底(開勁之“一”氣從丹田出)
經中正黃河(氣從身前面腹部)
上昆侖明堂(指上頭頂)
從赤龍背而航太虛(從頭頂再由嘴出;太虛:此指宇宙)
五虎托腹結(五個手指頭按著腹結穴,指開勁手的位置)
下田堅密(指開勁定式后丹田充實飽滿的感覺)
1976年8月15日夜答張宏問
附錄:張義尚先生答張宏關于開合勁的疑問
問:合勁是外氣沉丹田、走任脈,內氣走頂門走督脈。開勁是內氣或是外氣航太虛?
答:外氣航太虛,內氣沉丹田。
問:走什么脈?下田緊密是什么氣?
答:是內氣。
問:開合勁是順呼吸還是逆呼吸?
答:是逆呼吸
又我原有九八變著,現已不能記憶,且臨用之時,因敵變化,變化無窮,豈僅九八七十二變著而已哉。但為平素之練習沾連隨合計。續演五個套路如后
一 追風
1.右鏟臁腳
2.落步右挑領把
3.快步左鷂子入林肘
4.左劈面掌
5.回身左鏟臁腳
6.落步左挑領把
7.快手右鷂子入林肘
8.右劈面掌
二 連環
1.右挑領把
2.右上左跟拗步左挑領把
3.右上左跟順勢右挑領把
4.右墊左大步右跟(即快步)左鷂子入林肘
5.左上右跟拗步右鷂子入林肘
6.左上右跟順勢左清步肘
7.眼把(撤左足以踵著地成虛步)
8.右熊出洞單膀子
9.左六合膀子
10.開勁
11.轉身上步左挑領把
次拗步右挑領;次順勢左挑領;次快步右入林;次拗步左入林;……以至右六合膀子,開勁終。
三 大戰
1.右鷂子入林肘
2.右上左跟拗步虎撲羊兼左鷂子入林肘
3.右上左跟順勢右鷂子入林肘
4.左清步肘
5.眼把
6.上步右挑領把
7.上步左清身膀子
8.上步右白鶴亮翅膀子
9.左六合捶
10.開勁(右手開出)
11.雙分左猿猴入洞
12.落步左鷂子入林肘
13.左上右跟拗步右挑領把
14.左上右跟順勢左挑領把
15.寸步(右上左跟)或快步(左墊步再右大上左跟)右鷂子入林肘
16.回身左鷂子入林肘
次左上右跟拗步虎撲羊兼右鷂子入林肘;次左上右跟順勢左鷂子入林肘;……以至寸步或快步左鷂子入林肘而終。
四 纏綿
1.右熊出洞單膀子
2.左六合膀子
3.開勁
4.拗步右引把
5.右鏟臁腳
6.落步右鷂子入林肘
7.右劈面掌
8.左清步肘
9.左眼把
10.右挑領把
11.左展手膀子
12.右裹纏膀子
13.右清身肘
14.右翻手劈面
15.虎撲羊兼拗步左入林
16.左熊出洞單膀子
次右六合膀子;次開勁;次拗步右入林……以至虎撲羊兼拗步右鷂子入林肘終。
五 逍遙
1.左引把
2.左清身肘
3.右清步肘
4.右眼把
5.左鏟臁腳
6.右分腳
7.左猿猴入洞
8.落步左鷂子入林肘
9.左劈面掌
10.快步右挑領把
11.快步左抓陰腳蓋十把
12.回身右引把
次右清身肘;次左清步肘;次左眼把;次右鏟臁腳;……以至快步右抓陰腳蓋十把終。
追風訣
鏟臁、挑領、入林、劈。
連環訣
挑領三、入林二、清步、眼,出洞、六合、一開勁。
大戰歌
入林三起清步眼,挑領、清身(膀子)亮翅行。
六合捶、開合、入洞,入林、雙挑、又入林。
回身又是入林肘,左右雖別同一情。
勢名大戰冷猛狠,迅風頓掃九天云。
纏綿法
出洞、六合、一開勁,拗引、鏟臁、入林劈。
清步、眼把、連挑領,展手、裹纏、清身肘,齊。
翻手劈面入林肘,出洞膀子換勢奇。
往復纏綿新而續,行云流水樂希夷。
逍遙引
引把、清身、清步、眼,鏟臁、分草、入洞連。
入林、劈面、快挑領,搶步蓋十逍遙名。
連環歌
挑三、鷂二、清步、眼,
出洞、六合、一開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