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把捶略釋
此為金家功夫之基本架子。此外尚有剪樁四把,一名虎翻身,師云須在地下練習,頗為不便,雖曾學過,早已忘之,故我未學得。
四把捶共有九手,茲為略釋如后。
頭一手,熊出洞單膀子。即用寸步或墊步,起熊出洞右邊膀子(以右為例,起左亦可)。
二一手,倒打紫金冠、翻身膀子。即身向右后轉,右足向右后掃去,右手亦隨之由下向后向上反掃去,隨即右足落地坐實,左足微跟,起右式鷂子入林,左手在下,翻掌心向前上(與入林同向),作擊腹撩陰勢。
三一手,順頭鷂子入林、鋸子手。身向左后轉,重心坐右腿,左足足踵著地,右手隨之由面胸下撲,左手起鷂子入林,唯與一般入林之用開勁者異。
四一手,起六合捶、火焰闖心捶。左足前邁落實,右足跟上,左手下撲,右手挨身上沖至下頦微前(即是右邊六合捶)。
五一手,順頭奪捶,又是虎抱頭、雞心肘。再身向右后轉,重心坐左足,右足足踵著地,左手由下向上掛,護于左耳外,手心正對耳門,唯不屈腕(此異入林處),右手同時成拳挨身沿右腿下擊,至于右膝之上,拳背向上,拳心向下與腿接。此乃用于擊人之小腹、陰部或胯腿者,是為奪捶。
六一手,起挑領把、玉門單清。右足向前大邁落實,左足微跟,起右式挑領把。不帶虎撲式。
七一手,抓陰腳蓋十把。即左手向上穿至右肩之上,隨即右手虎撲,左手手背沿右手直向前下滑去作抓陰勢,抓后成拳,有反擊意。拳背扭向左外,置于左膝之外,是為陰捶;右手亦同時成拳,以拳背向外,挨右胸右肩向右外反擊,是為陽捶。左腳同時向前大上一步作騎馬式(亦有騰空飛步而上,再猛重下踏,兩足落下只距一二寸許者),以足重踏敵足,眼向左前望去。以左手向右肩上穿時,與右臂成十字形,所以又名蓋十把。
八一手,起展手膀子。身向左轉,重心全落左足,右足越過左足上步,足踵著地,起右邊展手膀子,頭有頂勁,眼向右外看去,合勁吸氣。
九一手,開勁膀子兼頭風。右足向右前大邁落實,左足微提下落。右膀隨之開出,右手向前仰掌作撩陰勢,腹胯開勁,氣沉丹田。頭亦同時以鵝頂頭式開出,左手下按至于襠間作護陰勢。氣隨吐出,口仍同時念“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