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山西、山東的廣大地區,在蒙古兵的攪和下,滿目荒殘,人民反抗四起,整個陷于混亂。加上蒙古大軍虎視邊外,朝發夕至。中都無法支持,已成定局。金宣宗乃決計遷都南京(汴梁)。
1214年五月,宣宗留右丞相兼都元帥完顏承輝,尚書左丞抹撚盡忠輔皇子守忠留守中都,自己則攜百官后宮南竄。
乣軍也隨宣宗南下,行至良鄉,宣宗對這支軍隊很不放心,下令繳回已頒給他們的馬匹、鎧甲。乣軍驚懼,叛變,共推斫答、比涉兒、扎剌兒為帥,掉頭回返中都。
中都守將承暉聞變,遣軍封鎖盧溝橋,使不得過。斫答遣部將塔塔兒率輕騎千人潛行渡河,腹背夾擊,守橋金軍大敗。
斫答等率領所部投降蒙古,并遣使通好于耶律留哥。
成吉思汗得到消息,以元廷阻擋蒙古使者溝通南宋為借口,遣大將三木合拔都及契丹降臣石抹明安將兵會斫答所部,復圍中都。
七月,太子守忠南走汴梁。
十月,木華黎征遼東,高州盧琮、金樸出城降。先鋒石抹也先以計襲取東京。木華黎不費一矢而得兵械無算。
1215年木華黎進圍金國的北京(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大名城),守軍發生叛亂,殺宣撫使奧屯襄,元帥寅答虎以城降。興中府(遼寧朝陽)土豪石天應亦率眾降。
錦州張鯨聚眾十余萬,殺節度使,自稱臨海王,至是亦舉部來降。到此,女真人的老家東北,盡失。
同年,蒲鮮萬奴亦據東京叛金自立,自稱天王,國號大真,建元天泰。然東京復為耶律留哥襲取。留哥遂攜其子親往蒙古覲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仍封他為遼王。
張鯨旋以謀叛被殺,其弟張致代有其眾,據錦州,號瀛王,接著改號漢興皇帝,建元興龍。遣軍分略平、灤、瑞、利、義、懿、廣寧諸州,聲勢甚張。(弟弟張致沒有投降蒙古,后被蒙古兵討平)
宣宗南遷后東北大片領土脫離了中央的控制,很多都不是蒙古兵打下來的,而且這次蒙古出征東北的只有木華黎一部。所以,這些地區本質上就是地方割據政權。
東北全部自立或投降后,中都已被孤立。宣宗詔元帥左監軍完顏永錫將中山、真定兵,元帥左都監烏古論慶壽將大名軍一萬八千、西南路步騎一萬一千、河北兵一萬進援,御史中丞李英運糧,參知政事大名行省孛術魯德裕調遣繼發,圖解中都之圍。
金軍至霸州,成吉思汗遣神撒與石抹明安迎擊。御史中丞李英在軍中酒醉不醒,蒙古軍來攻,李英軍本屬烏合,臨陣大敗。李英被殺,糧運盡失……
最終無一兵至中都解圍,關鍵是沒有一粒糧食被運往中都。城中糧絕,人自相食。
完顏承暉服毒自殺,抹撚盡忠棄城南走。中都城陷。之后河北之地相繼陷落。
此后,金廷無力恢復對黃河以北地區的有效統治,蒙古人此時對各州縣還是棄而不守。在這種情況下,地方上豪強群起,“擁兵者萬焉,建侯者萬焉,甲者戈者騎者徒者各萬焉,鳩民者保家者聚而為盜賊者又各萬焉,積粟帛金具子女以為己有者、斷阡陌占屋宅跨連州郡以為己業者又各萬焉。”
地主豪強據地自雄,聚眾保境,逐漸成為了金元之際盤據河朔諸州縣,擁有很大獨立性的“世侯”。他們一直聽命于蒙古,配合蒙古的軍事,所以,蒙古汗國時期,汗廷一直默認他們在地方上的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