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全2冊)
- (日)鹽野七生
- 1024字
- 2019-01-03 16:53:32
對手奧托
身在羅馬的教皇英諾森三世根本沒有把腓特烈放在眼里,但他還是采取了行動。他把過去對薩克森公爵奧托的暗中支持變成了公開支持。長年以來,奧托的敵手一直是腓特烈的叔父菲利普。盡管菲利普被暗殺之后教皇只得選擇奧托,但薩克森公爵奧托本來就是教皇派的頭目。教皇預(yù)料,這個奧托不會把手伸向意大利,也不會把西西里王國弄到手后南北夾擊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教廷領(lǐng)土。對羅馬教皇來說,沒有比德意志和意大利同時歸于一個君主之手更可怕的了。
1209年10月,羅馬迎來了從德意志南下的奧托,教皇為他舉行了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加冕典禮。教皇英諾森三世見這位正式當上皇帝的奧托比自己年輕27歲,他一定覺得北有德意志的奧托,南有西西里王國的腓特烈,羅馬處于兩者中間便可安泰無憂,而且這樣的狀態(tài)會延續(xù)一段時間。分而治之是古羅馬的統(tǒng)治原則。加冕典禮前,教皇要求奧托承諾不向意大利伸手。

13世紀初的歐洲
可是,加冕典禮一結(jié)束,新皇帝奧托就把承諾忘到了腦后。與其說他忘記了承諾,不如說他這匹狼脫下了披在身上的羊皮更為確切。新皇帝的野心首先指向與教廷領(lǐng)土北部接壤的托斯卡納,緊接著就把軍隊開進了屬于西西里王國領(lǐng)土的意大利南方。
教皇對奧托感到震怒,但羅馬教皇沒有自己的軍隊。正因為宗教組織不能擁有軍事力量,才會有他們自己的“武器”。這“武器”拯救了已經(jīng)窮途末路的腓特烈。奧托的軍隊已相繼占領(lǐng)了腓特烈的領(lǐng)地卡普亞、那不勒斯、薩萊諾和阿馬爾菲。
第二年,1210年10月,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宣布開除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奧托四世的教籍。
教皇對奧托違反承諾感到憤怒,但一年之后才開除他的教籍。其中的原因在于:第一,尋找替代奧托的人遇到麻煩;第二,教廷害怕留在意大利半島為所欲為的奧托軍隊。盡管如此,教皇也得賭上“太陽”的權(quán)威斷然出手處置“月亮”。
不過,這時開除教籍并沒有產(chǎn)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奧托根本不在乎開除教籍之類的處罰。他在古羅馬時代的古都卡普亞享受著南歐溫和的暖冬。教皇打算換馬,把奧托換成腓特烈。腓特烈盡管也在南歐,卻根本無法享受暖冬,每天都在為自己國家的防御而奔走。
直到1211年,在羅馬加冕兩年、被開除教籍一年以后,奧托才和自己的軍隊一起返回了德意志。這并不是因為他開始在意被開除教籍的影響,而是因為德意志內(nèi)部反奧托運動開始蔓延,他無法不聞不問了。這人作為武將能力非凡,但不知道為什么在諸侯和士兵中卻毫無威信。這與英國獅心王理查受到了從諸侯到士兵由衷歡迎的情形正好相反。因為沾親帶故,奧托從少年時代起就一直崇拜著獅心王理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