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繁榮
- (美)埃德蒙·費爾普斯
- 1128字
- 2019-01-03 16:52:58
推薦序三
讀懂美國十年經濟病癥
費老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享譽世界的大經濟學家,邀請我這個忘年之交為他的新書《大繁榮》寫序,壓力很大!
我花了整整四天,躲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旁邊的酒店里,通讀《大繁榮》這本經濟學的鴻篇巨制,大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之感,開竅解惑,醍醐灌頂。費老把激情和理性、科學和藝術、哲學和經濟學、理想和現實、歷史和未來、推理和實證完美地結合在書中,沒有見過經濟學著作還可以這樣寫的,我已經好些年沒有讀到過這樣的好書了。就像讀大哲學家盧梭深奧哲學的同時獲得文學藝術的享受一樣,讀大經濟學家費爾普斯透徹經濟學的同時獲得妙筆生花的陶醉。
《大繁榮》是費老對美國和整個西方過去數十年經濟病癥的診斷書和整治方案。他以懸壺濟世之心、華佗扁鵲之術,望聞問切,把脈下藥。讀懂了《大繁榮》,就不僅讀懂了西方經濟文化和經濟制度,而且讀懂了西方經濟史;不僅讀懂了資本主義,而且讀懂了社會主義和社團主義。書中深刻的分析和海量的文獻讓我有讀君一本書、勝讀百本書的收獲。
費老把繁榮定義為生活的興盛,即對事業的投入、迎接挑戰、自我實現和個人成長;把國家的繁榮定義為大眾的興盛,它源自民眾對創新過程的普遍參與,它涉及新工藝和新產品的構思、開發與普及,是深入草根階層的自主創新;把具有創新活力(即具有開展自主創新的欲望和能力,尤其具有激發和包容草根階層自主創新能力)的經濟稱為“現代經濟”,并強調現代經濟并不表示目前的經濟。他以理論邏輯、歷史驗證和數據實證闡明了現代經濟能夠達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貨暢其流,實現美好生活,符合公平正義。而現代經濟帶來的一定風險和不確定性則是追求美好生活必要的成本。
他對現代資本主義、社團主義和社會主義三種經濟發展模式在西方乃至全世界的實踐進行了深入的橫向比較分析、縱向歷史分析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只有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模式符合現代經濟的本質要求。
他明確指出,從19世紀20年代的英國到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繁榮的歷史進程是廣泛出現的自主創新的結果,是現代經濟發展模式的成功;20世紀70年代至今的西方經濟和美國經濟衰敗的歷史過程是放棄正確的現代價值觀和經濟文化,對社團主義侵蝕現代經濟和政治制度一退再退的結果。要使美國經濟和西方經濟重振雄風,唯有再度擁抱現代價值觀和現代經濟文化,清除社團主義經濟和政治制度對現代經濟和政治制度的腐蝕。
雖然《大繁榮》探討的是對美國和西方經濟病癥的全面診治,但對診治中國的經濟病癥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2011年9月,在費老邀請我參加的哥倫比亞大學國際經濟學術會議上,我發表的論文《中國模式的悖論》就是在與費老的討論、切磋和啟發下寫成的,此文在會議上引起強烈反響,驗證了這種借鑒意義。
王建國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