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1925年 三十二歲
- 毛澤東年譜:1893~1949(全3卷)(修訂本)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 11702字
- 2018-12-14 16:00:24
1月11日—22日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出席代表二十人。大會主要討論并決定加強黨對革命運動的領導,黨同國民黨合作以及工人、農民運動等方面的方針。大會文件指出,“中國的民族革命運動,必須最革命的無產階級有力的參加,并且取得領導的地位,才能夠得到勝利”。在共產黨同國民黨的關系上,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擴大左派,反對右派,爭取中派。大會修改了黨章,選舉出新的中央執行委員會,選舉陳獨秀、張國燾、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組成中央局,陳獨秀為總書記。
1月中旬 和楊開慧攜毛岸英、毛岸青到長沙板倉岳母家過春節。
2月6日 和楊開慧攜毛岸英、毛岸青到韶山,并帶回一百多斤重的書籍。
回韶山后,一邊養病一邊作些社會調查。到朋友、同學、親戚和左鄰右舍農家走訪,或邀請親友到韶山南岸家中,談家常、講時事。這期間,來往較多的有從安源煤礦回來的共產黨員毛福軒,貧苦知識分子毛新枚,湯家灣的小學同學鐘志申,李氏族校和龐氏族校的小學教員李耿侯、龐叔侃,湘鄉唐家圫外祖父家的人。此外,還訪問了韶山一帶的知名人士,如老學者毛簡臣、李漱清,開明士紳龐坦直等。經過同各種人的接觸和調查,了解到韶山附近農民的生產、生活情況,農村的階級狀況和各種社會情況。同時,也向他們講述國家的政治形勢,農民窮苦的原因和擺脫貧困的辦法等,啟發他們的覺悟。
3月12日 孫中山在北京逝世。
3月 以毛福軒、毛新枚、鐘志申、龐叔侃、李耿侯等為骨干組織秘密農協,并通過他們發展會員。不久,韶山一帶出現一些秘密農民協會組織。毛澤東經常召集農協骨干開會,講述土豪劣紳如何壓迫、剝削農民,農民應當怎樣向土豪劣紳開展斗爭等。
4月 通過楊開慧、李耿侯等發動進步教師,利用原來的公立學校、族校、祠堂等,在韶山一帶創辦農民夜校。夜校除教農民識字、學珠算,還講三民主義、國內外大事等。毛澤東常去夜校察看,提出夜校講課要通俗易懂,如講打倒帝國主義,就說打倒洋財東,這樣農民才容易明白。夜校學員大都成為秘密農協的骨干分子,夜校場所一般即是秘密農協會址。到七月間,夜校發展到二十多所。
5月 到安化縣。同安化縣青年團特支書記姚炳南、安化縣立第一高小教員共產黨員陳昌,以及共產黨員、青年團員盧天放、劉肇經、張文毅等會晤、座談,了解安化縣社會和革命斗爭情況。在安化停留八至十天,參加了劉肇經、盧天放籌組的安化縣國民黨臨時縣黨部成立會,先后出席在孔廟、永興庵召開的有共產黨員、貧苦農民參加的會議,鼓勵他們積極進行建團建黨活動,發動農民,組織秘密農協,開展維護農民利益的斗爭。
5月30日 五卅慘案發生。隨后,形成全國規模的反帝愛國運動。
6月2日 長沙兩萬多工人、學生集會,反對帝國主義在青島、上海屠殺中國民眾,并成立“青滬慘案湖南雪恥會”。隨后,湘潭、衡陽、衡山等四十余縣和礦區紛紛成立雪恥會。毛澤東同毛福軒、鐘志申等以“打倒列強,洗雪國恥”為口號,以秘密農協為核心,在韶山一帶成立二十多個鄉雪恥會,作為公開的群眾性的革命組織,開展反帝愛國斗爭。
6月中旬 中共韶山支部成立。經過幾個月的培養和了解,毛澤東同毛福軒介紹毛新枚、李耿侯、鐘志申、龐叔侃等加入中國共產黨。一天,在毛澤東家中閣樓上秘密舉行新黨員入黨儀式,并成立中共韶山支部。委派毛福軒為黨支部書記。為適應秘密工作的要求,以“龐德甫”作為黨支部的代號。還在銀田鎮開辦一書店,為韶山黨支部的秘密聯絡機關。至年底,韶山、銀田一帶發展黨員近百人。毛澤東還在韶山秘密發展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員,建立團的組織。
7月初 在韶山成立國民黨第七區黨部,并任常務委員。郭運泉、周嘯泉、李耿侯、鐘志申分別擔任組織和宣傳工作。
7月5日 在李氏祠堂主持召開國民黨區黨部會議,參加會議的有毛福軒、李耿侯、龐叔侃、鐘志申、蔣梯空、郭運泉等,還有湘區青年團委派來韶山工作的賀爾康。會議討論三項問題:(一)黨務;(二)反對帝國主義;(三)鄉村教育。關于反帝國主義問題,決定在鄉雪恥會的基礎上組織湘潭西二區上七都雪恥會,由龐叔侃、鐘志申、賀爾康、李耿侯等五人負責籌備工作。
7月10日 參加在郭氏祠堂召開的湘潭西二區上七都雪恥會成立大會。到會代表六七十人,自動前來觀看的三四百人。毛澤東在會上講話,講述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五卅慘案和長沙、湘潭等地的反帝愛國運動情況,號召大家團結起來,反對英、日帝國主義。講話后,同許多圍攏來的農民、教師進行交談。從此,韶山黨支部和秘密農協即利用雪恥會反帝愛國的旗幟,組織進步教師、有覺悟的農民和學生,成立宣傳隊、講演隊,散發傳單,揭露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罪行。還派出糾察隊設卡檢查,禁售洋貨。
7月12日 和賀爾康、鐘志申在湯氏祠召開國民黨第四區分部成立會。會議從晚九時開到次日晨一時十五分(關于會后毛澤東的情況,賀爾康日記有這樣一段記載:“一點又十五分鐘時,會才完畢。此時潤之忽要動身回家去歇。他說因他的神經衰弱,今日又說話太多了,到此定會睡不著,月亮也出了丈多高,三人就動身走。走了兩三里路時,在半途中就都越走越走不動,疲倦的了,后就到湯家灣歇了。”)。十三日,在湯家灣又談國民黨事,上午十一時和賀爾康等再到蕭氏祠學校繼續商討發展國民黨組織的問題。
7月21日 下午,在南岸家中召開中共黨員、青年團員和秘密農協、雪恥會負責人會議。
7月30日 參加在郭氏祠堂召開的西二區公私學校教育會會員大會,改組教委會(掌管行政)、學委會(掌管經濟),到會四十人。會前,毛澤東曾多次召集共產黨員、部分國民黨員、農協和雪恥會骨干秘密開會,研討奪取區教育權問題。會員大會根據會前掌握的材料,揭露上七都團防局長成胥生的親信唐默齋、郭伯生等阻撓教師進行愛國宣傳、不準辦夜校及貪污學款、克扣教師薪水的行為,利用趙恒惕的教育法,宣布唐、郭等把持的教育會、學務會未經選舉,不合教育法令,必須改組。唐、郭等措手不及,退出會場。會議改組了兩會。龐叔侃、李耿侯等被選為兩會執行委員,十多個公立和私立學校校長也都由進步教師擔任。
8月1日 在楊林吉新堂主持召開國民黨區分部成立會(根據賀爾康的日記,該會原定7月29日召開,是日“挨黑時,因天忽大風大雨,而同志只到一位,其他都未到,該會未能開”。)。
8月4日 原定在韶山南岸毛澤東家中舉行的共產主義青年團例會,因多數人缺席未開成。晚上,同賀爾康到黃田坳毛震公祠,召集國民黨員開會至深夜。
8月 組織農民開展“平糶阻禁”谷米斗爭。本年韶山一帶遭受大旱,田地龜裂,禾苗枯黃。正值青黃不接民食奇缺時節,地主乘機囤積居奇,高抬谷價。毛澤東召集黨支部和農協骨干開會,決定發動農民,迫使地主開倉平糶,派鐘志申、龐叔侃同土豪、上七都團防局長成胥生交涉。成不肯,且把谷子偷運到銀田鎮,準備運往湘潭等地高價出售。毛澤東要毛福軒、毛新枚等率領農民數百人,攜帶鋤頭、扁擔、籮筐,夜奔銀田,阻其出境。成胥生見人多勢眾,被迫將谷子平價賣給農民。這期間,韶山永義亭、瓦子坪、鰲石橋、如意亭等地也都出現“平糶”斗爭,均獲勝利。
8月28日 湖南省長趙恒惕得到成胥生關于毛澤東組織農民進行“平糶阻禁”斗爭的密報后,電令湘潭縣團防局派快兵逮捕毛澤東。本日,毛澤東在湘潭、韶山黨組織和群眾的幫助下,離開韶山,去長沙(關于毛澤東韶山脫險情況,有一些當事人在20世紀60年代作過回憶,現選錄其中的兩件。一件是當年雪恥會會員郭運泉的回憶。他說:郭麓賓“在縣長辦公桌上看到了趙恒惕的密電,上寫著‘立即逮捕毛澤東,就地正法’。他看后退出縣長辦公室,寫信交給侄郭士奎(在此縣當炊事員),叫他連夜送給毛主席。主席拆開信看,我也在旁邊看到,信上寫著‘澤東兄,事急,省里密電拿你,務希在今晚離開韶山’。”另一件是毛澤民的妻子王淑蘭的回憶。她說:“那天下午,澤東同志在譚家沖開會,縣里郭麓賓派人送信到家里,派來的人是竹山灣張滿姑的崽,姓郭。送來信后,家里就派人去譚家沖喊了他。他接到信,又用開水泡點飯吃,轎子是我給他請的。澤東同志先給他們講好,抬的誰?抬的郎中。送轎子的人,只一天一夜就回來了。團防局隔了幾天才來捉澤東同志,因澤東同志沒在家,只開了些錢就了事。”1936年毛澤東同斯諾談話,在回憶1925年他在湖南期間的情況時說:“以前我沒有充分認識到農民中間的階級斗爭的程度,但是,在一九二五年五卅慘案以后,以及在繼之而起的政治活動的巨浪中,湖南農民變得非常富有戰斗性。我離開了我在休養的家,發動了一個把農村組織起來的運動。在幾個月之內,我們就組織了二十多個農會,這引起了地主的仇恨,他們要求把我抓起來。趙恒惕派軍隊追捕我,于是我逃到廣州。”)。
8月底 在長沙向中共湘區委員會報告韶山農民運動情況。就農民問題同湘區委員會的同志交換意見,建議湘區委多派同志前往廣州學習,多派優秀同志到各縣農村秘密組織農民協會和發展國民黨組織。在長沙期間,還先后到省工團聯合會、文化書社會見共產黨員郭亮等。
秋 作《沁園春·長沙》(毛澤東對這首詞1958年曾在文物出版社刊印的《毛主席詩詞十九首》書眉上作批注:“擊水:游泳。那時初學,盛夏水漲,幾死者數。一群人終于堅持,直到隆冬,猶在江中。當時有一篇詩,都忘記了,只記得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9月上旬 和準備到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五期)學習的龐叔侃、周振岳由長沙動身赴廣州。路經衡陽、資興、耒陽、郴州、宜章等地。在宜章會見中共宜章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一師同學高靜山,談對湖南農村階級狀況的看法,并征詢高的意見。然后到廣東韶關,再轉乘火車抵廣州(關于毛澤東從長沙到廣州一路行程情況,當年與毛澤東同行的第五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員周振岳在1974年有一段回憶,記述于下:1925年我在湖南第一紡紗廠工作,夏天時(8月間),湖南工團聯合會派我和龐叔侃等同志到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郭亮同志對我說,你和毛先生一路走。毛主席、龐叔侃和我從長沙坐火車到株洲,從株洲坐民船到衡陽,在衡陽蒸湘中學住了一夜。第二天,我們雇了一個挑夫給毛主席挑行李,就是一個背包和一個小皮箱,沒帶竹箱,從衡陽開始我們就走路了。毛主席很喜歡寫東西,路上一休息就打開小銅墨盒子,用毛筆寫起來。走到宜章又住了一個晚上。高靜山告訴毛主席,這幾天路上不太好走,趙恒惕的兵在到處搜索,前幾天就抓走了3個學生殺害了。毛主席聽到這個情況以后,就把他在路上寫的東西燒掉了。從宜章我們走到了坪石,然后又到了韶關。在韶關我們見到屈子健。我們到了車站遇到一個老鄉要到廣州,正好沒有路費,毛主席就答應給他錢,讓老鄉到廣州。在韶關,毛主席一個人到了湘軍整理處。屈子健送我們上火車后,他就留在韶關。)。
9月中旬 到廣州后,因身體極度虛弱,住東山醫院,進行短期療養。
9月29日 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議案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會議決定,宣傳問題議案由汪精衛、陳孚木(汪精衛,當時任國民黨中央常委兼宣傳部部長、國民政府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陳孚木,當時是廣州《民國日報》的負責人。)、毛澤東負責起草。這時,毛澤東開始參與國民黨“二大”的籌備工作。
10月5日 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以政府事繁,不能兼任宣傳部部長職務,向國民黨中央黨部常務會議推薦毛澤東代理宣傳部部長。常務會議通過,并請毛澤東即日到部任事。
10月7日 到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就職,召開宣傳部第一次部務會議。會議討論宣傳計劃和編纂事宜。決定先組織專人對國內外已經出版的各種中外文報刊和工農商學各界“知識之發達次第程序”不同的情況,進行調查,然后作出宣傳、編纂計劃。會議還決定請中央執委會通告各地,以后凡散發各種傳單和出版各種報刊有關黨義者,均要先交宣傳部審查。
10月13日 出席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百一十三次會議。會議決定對戴季陶七月擅自出版《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一書(戴季陶,當時任國民黨中央常委,廣州國民政府委員。他在1925年六七月間先后出版的《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和《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兩書的基本精神是:宣揚階級調和,反對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學說,要求已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退出國民黨,或者“脫離一切黨派,作單純的國民黨黨員”。),通告各黨員,指出該書只是“個人意思,并未經中央鑒定”,今后“凡關于黨之主義與政策之根本原則之言論,非先經黨部決議,不能發表”。會議通過毛澤東關于調戴季陶來廣州工作的提議。
10月14日 主持召開中央宣傳部第二次部務會議。會議決定,黨的各種宣傳品,先發各高級黨部,再轉發下級黨部及黨員,以資普遍。同時決定,調查海外、國內、省內、市內黨員人數及各該地學校、工團、軍隊、圖書館、閱報社及其他公私團體,以便分發宣傳品。
10月16日 出席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監察委員、各部部長第一百一十四次聯席會議。會議決定組織國民黨黨史編纂委員會,指定毛澤東、甘乃光、詹菊似(甘乃光,當時任廣州國民政府監察院委員。詹菊似,當時任國民黨中央海外部代理部長。)三人起草編纂黨史章程,提請中執委審定。
10月20日 由國民黨中央執委會直接籌備召開的國民黨廣東省黨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中央黨部大禮堂開幕。毛澤東參加會議。會議決定由毛澤東、黎樾廷、李谷珍(黎樾廷,國民黨廣東省第一次代表大會東莞縣代表。李谷珍,國民黨廣東省第一次代表大會海豐縣代表。)三人組成大會宣言起草委員會,負責宣言的起草工作。
同日 為《廣東省黨部代表大會日刊》撰寫的《發刊詞》發表。發刊詞寫道:“我們從去年一月全國大會中得到了正確的革命策略。”“孫中山先生應乎中國被外力軍閥買辦地主階級重重壓迫的客觀環境,為我們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義。我們的偉大領袖雖死,革命的三民主義不死。”“革命的民族主義叫我們反抗帝國主義,使中國民族得到解放。革命的民權主義叫我們反抗軍閥,使中國人民自立于統治地位。革命的民生主義叫我們反抗大商買辦階級,尤其是那封建宗法性一切反動勢力根本源泉之地主階級,使中國大多數窮苦人民得享有經濟幸福。”發刊詞特別提到,發展占廣東全人口百分之八十的農民的群眾組織,對于保障和擴大革命的勝利,使三民主義完全在廣東實現的意義。
10月26日 國民黨廣東省黨部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由毛澤東等起草的大會宣言。宣言指出:半殖民地中國的革命,不能離開世界的革命。現在全世界的勢力顯然分成兩種,即革命勢力與反革命勢力。“在東方被壓迫民族的民族革命運動,已日益擴大,而西方被壓迫階級的社會革命運動,亦蓬蓬勃勃而起,此可為全世界革命勢力已有集合的一種表現。而在歐美日本一切帝國主義國家,于嚴重剝削壓迫其本國工農階級之外,又勾結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軍閥、政客、買辦階級及地主階級,嚴重剝削壓迫其中層及下層民眾,此亦全世界反革命勢力已有集合的一種表現。”在中國,五卅運動之后,革命與反革命兩大勢力對壘激斗的情形,實為歷史所僅見。宣言號召廣東的人民、全國的人民起來,站在國民黨領導下的革命戰線,團結革命戰線上的一切勢力,向反革命戰線進攻。
10月27日 出席國民黨廣東省黨部第一次代表大會閉幕會,以國民黨候補中央執行委員和代理宣傳部部長身份發表演說。他指出,關于中間派問題非常重要,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快要召開的時候,更有指出討論的必要。他說:一部分國民黨員以“地主階級也是中國的同胞,不可提倡自己打自己”為借口,反對為農民解除痛苦,反對佃農減租,“似乎要在黨內造一個中間派的樣子”。這種“想造成中間派的同志以為右也不好,左也不好,只有不左不右所謂中庸之道才是好的”。但是,“依我的觀察,這中間派是不能存在的”。在世界上,歐戰以后“分成兩個大本營,一個是大資產階級領袖的反革命大本營,一個是無產階級領袖的革命大本營,兩派短兵相接起來,中派的基礎就動搖了”。在中國,辛亥革命以來的歷史證明,一向自命為中間派的人,都成了帝國主義、軍閥的走狗,完全成了反革命派。在廣東,在分為革命和反革命兩大派的情形下,是沒有敢站在中間的。根據以上事實,“證明中間派在中間是不能立足的”,“只有革命的理論策略,才是我們黨的理論策略”。演說全文先后在十月二十八日廣州《民國日報》和十一月十六日北京《京報》發表。
11月12日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百一十九次會議,決定成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推定譚平山、鄧澤如、林伯渠、林森、毛澤東五人為委員。
11月21日 填寫《少年中國學會改組委員會調查表》。寫道:“本人信仰共產主義,主張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惟目前的內外壓迫,非一階級之力所能推翻,主張用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及中產階級左翼合作的國民革命,實行中國國民黨之三民主義,以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打倒買辦地主階級(即與帝國主義軍閥有密切關系之中國大資產階級及中產階級右翼(1925年少年中國學會改組委員會發出的調查表,有正副兩張。在毛澤東填寫的另一張中,括號內的文字為:“即附屬于帝國主義軍閥之中國大資產階級及中產階級右翼。”)),實現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及中產階級左翼的聯合統治,即革命民眾的統治。”在調查表上還寫明本人學業,“研究社會科學,現在注重研究中國農民問題”。事業,“教過一年書,做過兩年工人運動,半年農民運動,一年國民黨的組織工作”。對本會抱何種態度一欄則填寫:“會員所抱主義顯然有互相沖突之點,且許多會員精神不屬于學會,少年中國學會在此時實無存在之必要,主張宣布解散。”
11月23日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林森、覃振、石瑛、居正、鄒魯、石青陽、葉楚傖,候補執委邵元沖、沈玄廬、茅祖權、傅汝霖,中央監察委員張繼、謝持在北京西山非法召開第四次中央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通稱西山會議),次年一月四日閉會。會議議決:取消共產黨員在國民黨之黨籍;解除共產黨員譚平山、李大釗、林伯渠、毛澤東等中央執行委員和候補中央執行委員職務;解除俄人鮑羅廷顧問職務;取消政治委員會;中央執行委員會移上海;停止廣州中央執行委員會職權等。
11月27日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汪精衛、譚延闿、譚平山、林伯渠、李大釗、于右任、于樹德、王法勤、丁惟汾、恩克巴圖,候補執委毛澤東、瞿秋白、韓麟符、于方舟、張國燾通電全國各級黨部,指出林森等在北京西山召開所謂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為非法。通電說:根據三中全會決議,全國代表大會及中央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須在廣州開會,無論何人不得違反決議”。中央執行委員會已經決定:十二月十一日在廣州開第四次中央全會(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后來沒有召開。),次年元旦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已電囑林森等人,尊重決議,迅速來廣州開會,“勿持異端,致生糾紛”。
同日 出席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監察委員、各部部長第一百二十三次聯席會議。會議推定毛澤東起草中央通告,將國民黨一屆三中全會關于在廣州召集四中全會的決議以及此項決議延緩執行的經過詳情,告海內外各級黨部。會議通過毛澤東以代理宣傳部部長名義提出的《中國國民黨之反奉戰爭宣傳大綱》(反奉戰爭,指1925年10月直系軍閥孫傳芳、吳佩孚發動的反對奉系軍閥張作霖的一場戰爭。奉系軍閥當時依靠英日帝國主義的支持,操縱北京政府,在五卅運動中鎮壓上海等地的反英日愛國運動而激起極大民憤。同月20日,中共中央、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出《對反奉戰爭宣言》;11月,中共中央又發出通告,要求各地加緊反奉宣傳,號召人民群眾進行反對奉系軍閥的斗爭。)。大綱指出,反奉戰爭性質為“反英日帝國主義的民族革命運動之一幕”,而“奉直兩派軍閥,無論哪一派勝,均于中國不利,因兩派背后均有惡兇的帝國主義”。大綱提出,在宣傳中要揭露帝國主義、軍閥及其政治派別的陰謀,以人民為主體,團結各方人物進行反奉戰爭。大綱認為,人民對于敵友之分辨,“全看其與帝國主義有無關系。無論何人何時一與帝國主義發生關系,人民即不認之為友”。“真正人民的領袖,乃中國國民黨。真正人民的政府,乃廣州國民政府。真正人民的軍隊,乃廣東的國民革命軍。”“被壓迫的中國全體民眾,乃一切中國問題的主宰。”大綱要求各級黨部宣傳國民黨對時局宣言的四項主張(1925年10月24日國民黨對時局宣言的4項主張是:“1.建設統一全國之國民政府;2.此國民政府必于最短期間召集國民會議預備會議;3.此國民政府必于最短期間召集國際會議對不平等條約為根本之解決;4.此國民政府必保障人民言論、結社、集會之自由。”),盡快準備真正是人民代表參加的國民會議。十二月三日,毛澤東以代理宣傳部部長名義向各地宣傳部發出關于反奉戰爭宣傳的通告,要求對大綱進行猛力的宣傳。
11月 以宣傳部名義向國民黨中央建議在上海設立交通局(關于上海交通局成立的緣由及其作用,1926年5月19日毛澤東在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上所作的《宣傳報告》中作過說明:國民黨一大以來,中央與北方中部各地黨部甚形隔閡,宣傳品差不多完全只發散在廣東方面,自交通局設立,始有大批宣傳品送達北方長江各省。),作為溝通中央與全國各地的機關。國民黨中央同意,并決定將上海交通局的工作交宣傳部負責管理。
12月1日 在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司令部編印的《革命》第四期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文章一開頭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文章說:革命黨是群眾的向導,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的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真正的敵人。我們要分辨真正的敵友,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對于革命的態度,作一個大概的分析。文章將中國社會各階級分為五大類。第一類,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他們和中國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特別是大地主階級和大買辦階級,他們始終站在帝國主義一邊,是極端的反革命派。”第二類,中產階級。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他們對于中國革命具有矛盾的態度。“其政治主張為實現民族資產階級一階級統治的國家。”“他們反對以階級斗爭學說解釋國民黨的民生主義,他們反對國民黨聯俄和容納共產黨及左派分子。”第三類,小資產階級。包括自耕農、小商人、手工業主、小知識階層,分左、中、右三部分。他們在革命潮流高漲、可以看得見勝利的曙光時,不但左派參加革命,中派亦可參加革命,即右派分子也只得附和著革命。第四類,半無產階級。包括絕大部分半自耕農、貧農、小手工業者、店員、小販。“絕大部分半自耕農和貧農是農村中一個數量極大的群眾。所謂農民問題,主要就是他們的問題。”半無產階級各部分其經濟地位不相上下,其需要一個變更現狀的革命也相同。第五類,無產階級。包括工業無產階級、都市苦力工人以及農村無產階級。“工業無產階級人數雖不多,卻是中國新的生產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做了革命運動的領導力量”,“他們特別能戰斗”。文章結論說:“可知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于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工業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一切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是我們最接近的朋友。那動搖不定的中產階級,其右翼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其左翼可能是我們的朋友——但我們要時常提防他們,不要讓他們擾亂了我們的陣線。”這篇文章,在一九二六年二月一日出版的《中國農民》和三月十三日出版的《中國青年》先后轉載,還在廣東汕頭出版了單行本;后來編入《毛澤東選集》。
12月4日 出席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監察委員、各部部長第一百二十五次聯席會議。會議通過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國民黨對全國及海外全體黨員解釋革命策略之通告》。通告以歷史和現狀說明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只能在革命根據地廣州開會,鄒魯等西山會議派反對聯俄容共、分裂國民黨、離間各階級聯合戰線是叛黨行為。指出:“若吾黨之革命策略不出于聯合蘇俄,不以占大多數之農工階級為基礎,不容納主張農工利益的共產派分子,則革命勢力陷于孤立,革命將不能成功。本黨辛亥革命所以未能成功,即因當時反革命派勢力已有國際的聯合,而吾黨革命勢力尚無國際聯合,在國內亦未喚起大多數民眾為之基礎,完全陷于孤立地位,故不得不妥協遷就以至于失敗。”通告在五日出版的《政治周報》和廣州《民國日報》同時發表。
12月5日 毛澤東主編的《政治周報》(關于主編《政治周報》,1936年毛澤東同斯諾談話時回憶說:“我在廣州擔任《政治周報》的主編,這是國民黨宣傳部出版的一個刊物。后來它在抨擊和揭露以戴季陶為首的國民黨右派時,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廣州創刊。為該刊撰寫的《<政治周報>發刊理由》指出:“為什么出版《政治周報》?為了革命。為什么要革命?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福。”發刊詞說,我們為了革命,得罪了一切敵人。帝國主義、軍閥、政客、買辦階級、土豪劣紳以及京津滬漢各地反革命宣傳機關惶然起哄,肆其惡嘴毒舌,咒咀誣蔑中傷我們無所不用其極,以迷惑全國廣大民眾。“我們要開始向他們反攻。‘向反革命派宣傳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傳’,便是《政治周報》的責任。”“《政治周報》的體裁,十分之九是實際事實之敘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對于反革命派宣傳的辯論。”在本期周報,還以“潤”為筆名發表七篇雜文,揭露和抨擊廣東軍閥、政客和國民黨右派的反革命宣傳。
12月9日 中共中央發出第六十七號通告,希望各地共產黨員主持的國民黨黨部對西山會議派一致發電痛駁,并將駁斥右派的文電寄中共中央局和在上海的沈雁冰(沈雁冰,共產黨員。當時任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執行委員、宣傳部部長。)各一份,由沈轉交中國國民黨周刊發表。
12月11日 出席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監察委員、各部部長第一百二十六次聯席會議。會議就國民黨西山會議派冒用中央執委會名義開除中央執行委員、候補執委中的共產黨員黨籍一事,作出決議:“此種會議,違法無效”。會議對上海《民國日報》擅自發表擁護西山會議的言論問題,決定交中央宣傳部部長審查,并擬具處置辦法。
12月13日 在《政治周報》第二期發表北京、廣東、上海等地國民黨組織發出的二十份反對西山會議的文電,并加寫按語。按語說,“中國國民黨第四次全體中央會議地點之爭,實乃繼續革命與放棄革命之爭”。“現在的中國,除了革命,決無路走,凡屬革命性強固的黨員,決不愿附和右派拋棄光榮的革命地位,以助帝國主義軍閥張目”。在本期周報以“潤”為筆名發表的《向左還是向右》、《赤化原來如此》兩篇雜文,重申在中國中間派不能存在的觀點。此外,還發表了《中國國民黨選派學生赴莫斯科孫文大學》一文,說明中蘇兩國的聯合是為了反對帝國主義。蘇聯創設孫文大學,是尊重孫中山的革命精神,為中國培養國民革命的領導人才。
12月15日 出席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百二十七次會議。會議就湖南政治研究會呈請開辦短期政治講習班(湖南政治研究會是由當時在廣州的國民黨湘籍高級領導人員所組成,以研究有關湖南革命運動為宗旨的一個團體。政治講習班,后由國民黨中央黨部直接主辦,改名為“中國國民黨政治講習班”,1926年2月28日開學。)并指定理事問題,作出決定:指派譚延闿、程潛、陳嘉祐、魯滌平、李富春、林伯渠、毛澤東為該講習班理事。
12月20日 在《政治周報》第三期發表《上海<民國日報>反動的原因及國民黨中央對該報的處置》一文,揭露國民黨右派葉楚傖等主持的上海《民國日報》的反動面貌及其反動的原因。文章說:“在中國現在時候一切中立派的人中立派的報都一定迅速變化其態度,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明白了這點,我們便可以明白上海《民國日報》何以要反動”。此外還發表了《北京右派會議與帝國主義》等三篇雜文,揭露國民黨右派“替帝國主義做了適合其需要的種種工作”,“事實上是做了帝國主義的工具”。二十六日,起草給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關于上海<民國日報>審查結果報告》。報告說:“上海《民國日報》自去年第一次全國大會議決收歸黨辦兩年以來,自始既不能完全代表本黨,編輯委員長葉楚傖始終不能認識本黨政策,以致常有荒謬言論。”“處置之法,該報現以租界為護符,本黨勢力之所不及,無從加以糾正或懲罰,惟有在上海另辦新報,以為本黨言論機關之一法。”
12月31日 出席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百三十一次會議。會議討論并決定國民黨二大主席團名單、大會議程,以及各項政務報告人名單,推定毛澤東作宣傳工作報告。
12月 寫信給中共韶山支部,并送農民協會簡章,建議在原有農民協會的基礎上,成立區農民協會。中共韶山支部根據毛澤東的建議,秘密成立湘潭特別區農民協會,次年春公開,會員達一萬一千七百余人。北伐軍經過湘潭時,韶山農民做了很多支援軍隊的工作。
冬 楊開慧和母親攜毛岸英、毛岸青由湖南來到廣州,同毛澤東住在東山廟前西街三十八號。楊開慧協助毛澤東從事革命活動和編輯《政治周報》。
本年 在廣州期間,曾到中共廣東區委同陳延年(陳延年,當時任中共廣東區執行委員會書記。)等商量工作,研究農運、工運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在國民黨第五屆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講過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農民運動等。在國立廣東大學附設中學兼任教員,每周授課兩小時,講授農工政策。還兼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官學校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