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落水
- 大朙藥丸
- 孤君道
- 2365字
- 2019-01-08 19:25:45
“天心難測……”
田爾耕衣袍濕盡,頹然坐在堂上,手捧著瑩瑩有光的令符,符上字跡閃爍,喊出三字:“我不服!”
楊環退入堂中:“督公,大勢已去,再不走可就沒機會了!”
田爾耕側頭打量臂膀挨了一刀涓涓溢血的楊環:“我要去質問仙家,可愿與我同去?”
楊環喜出望外:“愿往!”
“你我皆是將門子弟,不能有失體面。”
田爾耕說罷就往屏風后的內廳走去,楊環緊步相隨,兩人面朝玄武門所在跪坐,互看一眼,握劍自戕。
令符白光大作,田爾耕、楊環靈魂如氣散逸而出,又凝聚成形體,由令符夾著飛往天關。
沿途街道、胡同里,錦衣衛死傷狼藉,慘遭各方圍剿,就連五軍都督府的公侯伯都督們也親自提領各府留守衛協同參戰,爭相追殺錦衣衛,絲毫不給活命、喘息之機。
隨田爾耕舉事的錦衣衛幾乎盡數被殺,濃郁哀怨死氣彌漫,與雨絲水汽交織,隱隱成青黑色霧氣。
天門樓閣上,呂維看著東城升起的哀怨死氣,目光無比的平靜,就像用顯微鏡觀察組織切片一樣,平靜中帶著專注、好奇。
“道尊,庫房總管李謙使人操船營救皇帝出釣魚臺。”
張平安干咽一口唾沫:“不想疾風驟起船只傾覆,皇帝落水昏迷。”
“李謙?李成妃父親?”
呂維大致有印象,問:“你覺得這是意外,還是一場投機?”
“道尊,李家自神宗皇帝時就在宮里扎根,至李謙已有三世。仆以為……皇帝落水,應是李謙主謀使然。此事應與魏忠賢打過招呼,不然怎可能順利接應皇帝上船?”
張平安也目光遠眺,被東城升騰、彌漫的青黑色霧氣吸引,見一道白光飛來,落在天關前,正是一襲大紅金織坐蟒賜服的田爾耕,以及飛魚服的楊環。兩人昏昏沉沉,走入天關,徑直前往八卦鎖龍井,一前一后沉入井中凝聚身體。
呂維未等多久,魏忠賢就遣侄兒魏良卿手捧符詔前來進獻,正是之前呂維賜給天啟的那一枚,擺明了要斷絕天啟轉生的機會。
倒也免去了呂維為難,既然決定了要接過大明朝這副爛攤子,那天啟不管怎么存在,都是一個障礙。
雨夜清寒,血氣更顯腥烈。
天關前,朝中公卿、勛戚、內監聚集,交頭接耳商議不停。
關樓上呂維俯視這這一切,仿佛回到一個月前,如果一道火符砸下去,或許這大明朝就徹底亂了。
“皇后娘娘駕到!”
通傳宦官高唱聲中,張嫣乘坐抬輿而來,她一襲白絨收邊的青紫罩袍,領著內閣、六部、都察院、五寺、督軍都督府、通政司的堂官、佐貳官六十余人自天門魚貫而入。
每一位入關的文武大臣或勛戚,都得到了一枚通關符節,一個二個顯得喜滋滋的,沒多少經歷動亂的慌張,或別的情緒。
道天內,艷陽高照,靈力氣旋依舊存在,繁花紛飛迷人眼,芬芳清香浸心脾,一個個神清氣爽,更是不由大口呼吸著,仿佛這里的空氣能延年益壽、祛除百病。
鎖龍井邊上,呂維盤坐在竹席上,背后是緩緩旋轉,從整個道天、外界拉扯自然力量的靈力氣旋,這些力量都將灌入井中為盧象升、葛麟,及新加入的田爾耕、楊環凝聚形體。
張嫣則是直身跪坐在一側,韓秀娥為她舉著青傘蓋侍立在身旁;文武大臣、勛戚們則按照班列,在張平安的安排下悉數直身跪坐在呂維面前,一些年老官員、勛戚可能是老糊涂了,也可能是激動,直身跪坐就下意識行叩拜大禮,一個行禮,往往帶動周圍一幫人無意識、下意識效仿。
群臣班列之中,魏忠賢獨占鰲頭,單獨一人列席在前,身下鋪著竹席,不像其他文武勛戚只能跪坐在草地上。
待呂維睜開眼,魏忠賢才趕緊俯首說話:“大明正值內憂外患之際,卻有惡奴司禮監掌印王體乾意圖謀反,并鼓動貳臣田爾耕一同作亂,事敗又劫持皇上出逃不幸落水。幸得道主施法救皇子于危難之中,此無異于再造大明社稷………值此危難動蕩之際,外臣懇請道主監國。”
他深深跪拜,文武大臣也是齊齊跪拜,無不真心實意發出肺腑之聲:“外臣懇請道主監國。”
“我施法救大明皇子就已出格了,哪能再干預人世朝綱?”
呂維開口,聲音溫和經過振蕩增幅,響徹在每個人耳際:“不是我不能,而是不愿,此事不可再提。”
“道主,國無長君必然生亂,道主即不愿監國,可能為皇子賜下名字?如此朝廷仰仗道主天威,必能轉危為安。”
魏忠賢說罷又長拜不起:“外臣懇請道主仁慈,憐我大明億萬生民!”
群臣緊跟著又拜,呂維側頭去看張嫣:“皇后如何看?”
“真人若能收皇子為門下弟子,皇上至死也可瞑目了。”
張嫣眼觀鼻鼻觀口,不帶情緒:“可朝綱大事終究關系億萬生靈,真人不愿為此滋擾清修……也不妨督派天官巡查朝野,以礪天下文武。”
“我是真不愿背負大明國祚氣數,此事不可再提。”
呂維看向魏忠賢:“皇帝大行在即,我也回天乏術。先確保皇子健康無虞,余下追查逆黨一事你務必盡心盡力。待蓋棺定論后,再做討論。”
“道主,外臣絕不會放過一個亂黨。”
魏忠賢說著又長拜:“今朝中公卿俱在此處,懇請道主裁定國體。如皇后娘娘所言,外臣深以為然……道主不便監國,可不妨施展神通監察朝野官吏,使我大明政通人和,再造中興盛世!”
都察院左都御史周應秋緊跟著開口:“外臣御史臺御史大夫周應秋,懇請仙家效仿道錄司、僧錄司、欽天監舊事,收錄御史臺于天司名下。如此我等不受人間掣肘,巡視朝野向天表奏,可大力整飭政務,有利于國,乞望仙家明察圣斷。”
畢自嚴緊跟著開口:“外臣御史臺御史中丞畢自嚴,深以為然。御史不涉朝政專司監察,正符合仙家立意。”
兩人皆用都察院古官名自稱,明顯是把呂維當成了漢唐之際得道成仙之人。
呂維去看張嫣:“皇后意下如何?”
“真人自決就是,凡有益于國,有益于萬民之舉,本宮皆無不可。”
張嫣目光移向魏忠賢:“魏公,亂黨同謀者何人?”
“司禮監掌印王體乾乃是主謀,同謀者錦衣衛都督田爾耕、詔獄掌事許顯純、內閣大學士馮栓、施鳳來、張瑞圖、戶部尚書徐大化、前首輔致使歸家的方從哲等人。”
魏忠賢狠狠一刀砍在閹黨身上,沒人覺得奇怪,就如東林獨霸朝堂就開始內斗一樣;本就是各黨凝聚成型的閹黨現在也是內斗不止,魏忠賢連之前的大幫手、內閣大學士魏廣徵都給趕下臺了。
這就是閹黨的好處,你砍掉其中一部分,另外剩下的不會兔死狐悲,反倒會歡欣鼓舞大唱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