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格局的改變者

  • 航天霸主
  • 快舟
  • 2825字
  • 2018-12-27 19:25:38

美國人心算能力不強,但按下計算機的速度卻快的飛起,伴隨著指間舞蹈跳動,也完美詮釋了什么叫穩準狠。

迅速算了幾組數據,確認結果其實還不錯,才肯定地給出了估算結果。

“的確如此,電泵循環方案非常有潛力,如果再配上一套優秀的發動機整體設計方案,將各方數據綜合起來看,我認為地面比沖300左右,真空比沖330,推力達到20KN以上應該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如此簡單的要求,其實跟章昭預設數據都不謀而合。

費盡各種心思,花大力氣搗鼓出來的電泵循環火箭如果還達不到比沖300的基本要求,那還談何火箭大獎賽?

章昭很自信:“沒問題,這些要求都可以做到,新的推進系統已經在建造中。”

雖然還不知道張教授找人加工新發動機已經到哪一步了,但時間方面想必也不會拖太久,本來難度并不算大,最多在八月底,那應該就能交付。

學院大佬都發話確認,其它教授、講師自然都拍手稱是。

畢竟都把這次點火測試的成果看到了眼里,而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稱,比如專門研究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南非籍教授馬特蘭,此刻眼眶都紅潤了。

看著試車臺上,那臺僅僅才半米高的小家伙,這就是希望啊。

馬特蘭:“真的不容易,以前液體探空火箭被固體探空火箭大量擠占生存空間,現在咱們液體火箭陣營終于有了新的技術突破,今年火箭節,一定讓它大放異彩。”

其實,在電泵循環之前,液體火箭發動機研制是非常復雜的事。

以液體火箭最關鍵的推進劑輸送系統來說,除了擠壓循環之外,其它就是燃氣泵壓循環相對靠譜。

那擠壓循環雖然簡單,但它必須要推進劑罐體內部的壓力大于火箭發動機燃燒室,否則就不可能將推進劑壓入燃燒室。

但隨著液體火箭發動機不斷進步,燃燒室的室壓在迅速增加,那推進劑罐也不斷加壓?

在V2火箭時代,僅僅1.5兆帕的燃燒室室壓還好說,普遍對罐體抗壓要求還不算高,再看2000年這些火箭發動機,那動輒是十幾二十兆帕的燃燒室室壓。

如果還采用擠壓循環,可能嗎?

最簡單案列,家用煤氣罐內部氣壓為0.5~1.2兆帕,一個煤氣罐的罐體就重達15KG,但它普遍也只能加注15KG的煤氣。

而就算是這樣重的鋼罐,它甚至都無法滿足V2的使用需求,更何況......

所以說,液體火箭發動機效率越高,燃燒室的室壓就越大,推進劑罐為了抗壓就必然需要用更好、更厚的金屬材料去制造。

冷戰時期,美帝最瘋狂的海龍號運載火箭計劃采用擠壓循環發動機,而它的推進劑罐體就必須要采用潛艇鋼材制造才能滿足,論證到最后,甚至連火箭都要在造船廠生產,而火箭起飛重量更是高達一萬八千噸,相當于一條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由因為重量、體積太大,火箭只能從造船廠下水,隨后再一路拉到海里面起豎,采用類似潛射彈道導彈的方式發射。

沒錯,這是真正的宇宙飛船!

而這海龍號還只是六十年代的產物,火箭發動機的燃燒室室壓應該也就在十兆帕左右罷了。

說白了,隨著液體火箭發動機性能越發先進,擠壓循環的方式必然走向滅亡,除非某一天能夠有類似電泵循環一樣的新技術出現,讓擠壓循環重新改頭換面。

另一方面,再看燃氣泵循環。

燃氣泵循環方式雖然看起來是可以做小,但它那復雜的管路、閥門、燃氣發生器卻是一樣都不能少,甚至因為燃氣泵功率小的原因,很多零件相應也要縮小到鐘表零件級別。

試問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小推力高性能液體火箭發動機,它還如何能正面跟簡單粗暴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抗衡?

正是這種大環境的影響,探空火箭市場才迅速被固體火箭發動機占據。

可現在不一樣了,同樣簡單粗暴的電泵循環方案被章昭推出來,兼顧高性能的同時還能保證簡單可靠,甚至還可以通過對電泵轉速的精確調節來實現對發動機推力的精確控制。

而在比沖等數據方面,液體發動機天生就吊打固體火箭發動機。

所以說,這次電泵循環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方案經過技術驗證后,它用一次成功的75秒臺架試車,直接向所有人昭告一個強有力的事實:

在火箭推進劑輸送循環技術領域,除開高難度、高收益的全流量分級燃燒循環之外。

從現在開始,全新的電泵循環技術將濃重登場,在保證不低于全流量分級燃燒循環效率的基礎上,有效地降低推進劑輸送系統復雜程度,使小型液體火箭發動機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誠然,因為電泵循環固有缺陷存在,讓它無法運用于十噸以上的火箭發動機。

但是,在小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領域,未來必定是一騎絕塵,被固體火箭發動機長期霸占的探空火箭市場格局,也必然也會因此而改變。

能夠來到這次發動機試車測試現場,幾乎都是航天領域的精英,關于電泵循環,現場眾人已經在心里有了準確地看法。

縱然是作為競爭對手,邁克也無話可說。

最了解你自己的人里面,必然有一位是你對手,作為這次內部考評的對手方,邁克用這樣一句話來評價電泵循環技術。

再后來,他這句話被《推進與動力系統雜志》引用,精髓部分摘抄如下:

“......在可見的未來,液體火箭發動機推進劑輸送系統技術發展只會有兩個方向,中大型發動機將重點發展全流量分級燃燒循環,而小型發動機則必然走向電泵循環路線。”

等章昭看到這份雜志的時候,那都已經后幾個月之后了,暫且不說!

現在

試車臺操作人員小心將章昭的電子號火箭發動機拆下來,準備將邁克的固體火箭發動機裝上去,雖然電子號發動機很成功,但后續測試流程依舊得走。

而此時,邁克也來跟章昭握手,并熱情地邀請,要兩人一起到前排觀看。

探出右手,虛指這臺架上的發動機:“來吧,在液體火箭發動機領域,你確實很不錯,但很快,你也將看到全球最頂級的固體火箭發動測試。”

“頂級”是指技術含量,而并非單指推力這一孤立指標。

即便是小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只要它的技術水平擺在那里,就必定能夠當得起“頂級”二字。

說句有些掃興的話:

真要細說起來,小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在全球范圍之內所造成的危害,其實是遠大于被安裝在中遠程彈道導彈上面的大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

簡單地搗鼓之后,按照預設程序,固體火箭發動機的操作其實比液體火箭要簡單很多。

3.2.1...

同樣是震耳欲聾地發動機咆哮聲,依舊是漂亮的馬赫環,甚至燃燒效果還要更充分一些,所有一切都證明,這是一款經過了精心設計的頂級固推。

毫無疑問,優化之后的小型固體火箭發動機性能相比以往,似乎又得到了新升級。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該款小型固體火箭發動機會被美帝某軍工巨頭采用,裝上某款新型號的戰術導彈上面。

而美帝的空空導彈、防空導彈,它們多少也都會因此而受益,在彈體小型化、動力射程、最大飛行速度方面,將會有很不錯的增幅。

而這,也就是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不斷進步的最大動力了。

同樣圓滿結束,現場依舊掌聲雷動,大家也都很高興。

就連章昭也跟著拍了好幾巴掌,但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面前這玩意兒其實是不折不扣的軍工產品,未來肯定會對準太平洋另一面。

張教授當然能看出章昭的擔心,因為他們都一樣,可作為過來人,他現在也不好多說什么。

只能盡量轉移章昭的注意力:“在已經日漸成熟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上錦上添花,終究比不上電泵循環所帶來的原創設計更讓人驚嘆,它少了些關鍵的東西,缺少讓人能夠眼前一亮的感覺。”

若這樣說,好像也挺有道理。

迅速收拾心情,感覺現在擔心這些也沒意義,再等個十多年,太平洋對面的軍事技術不也同樣在進步嗎,至少差距是在逐漸減小就對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太康县| 沭阳县| 中牟县| 慈利县| 湘西| 贵阳市| 扶绥县| 洱源县| 长沙县| 靖安县| 伊宁县| 望城县| 澄城县| 衡阳县| 吴桥县| 建湖县| 定南县| 盐城市| 遂溪县| 包头市| 沈丘县| 察隅县| 江城| 肃宁县| 南通市| 通化市| 加查县| 惠来县| 百色市| 平果县| 兰溪市| 东山县| 肇东市| 屏东市| 上饶县| 明水县| 隆子县| 霞浦县| 波密县|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