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加州與航空航天
- 航天霸主
- 快舟
- 2661字
- 2018-12-18 19:43:08
作為此地東道主,張教授今天顯得格外高興,帶著幾人一起到當地華人餐廳用餐。
章昭才從國內來美國,菜式還未入口,僅僅只通過鼻子聞一聞就知道,這美國的中餐全都變了味兒,可能是另外幾位來美國比較久,自然在味道上已經逐漸習慣,甚至連用餐口味都有被同化的感覺。
就比如高保雞丁這款國內最常見菜式,章昭入口之后,居然滿嘴都是甜膩,很有種糖醋里脊風味。
而且仔細研究會發現,要說這美國的中餐館,人們似乎對雞肉有著蜜汁偏愛。
都是才認識不久,互相之間也并不算多了解,話題自然就只能是大家共同的工作領域:航空航天。
要說談技術,在這地方肯定不太合適,
于是乎,眾人自然就說起一些其它跟航空航天相關的話題,比如方才談到過的美國航空航天制造業“衰退”,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在美國呆了好幾十年,張教授對這些情況很清楚,也就回憶著。
“你們來的有些晚,沒能經歷八十年代的冷戰巔峰時期。那時候的加州是全美國除開華盛頓州之外的第二大航空航天工業區,南部的洛杉磯、橙縣、長灘,就說那一大片兒,幾乎就靠航空航天工業來拉動經濟增長。”
南加州的航空制造業是二戰時期發展壯大,冷戰時期進入巔峰狀態,隨后才逐漸沒落。
蘇珊是在美國加州土生土長,從小因為家庭環境耳濡目染,這時也能說上兩句。
癟癟嘴:“但現在不行了,當年我爺爺加入休斯公司從事直升機研發,公司最著名的是AH-64阿帕奇,然而在1984年剛開始量產的時候,公司第二年就被麥道公司以五億美元低價收購,再后來,有著豐富地直升機研發經驗的工程師居然被調到長灘工廠去從事客機生產管理。”
邊說著,蘇珊也做出無可奈何的模樣,這姑娘顯然是被當年那些破事兒給惡心壞了。
夾起大塊雞肉,狠狠地咀嚼一頓,咽下去。
繼續:“那時候就看明白了,美國的航空制造業已經在資本整合中不斷地內耗,果不其然,麥道惡意收購休斯之后剛好才十年時間,它不也就被波音公司給收購了嘛。”
說起麥道被波音收購,這姑娘終于才有了笑容,當年她聽大人說,那叫因故果報應。
話說回來,麥克唐納公司確實也罪有應得。
從1967年開始算起,麥克唐納先是惡意收購因擴張過快導致資金鏈出問題的道格拉斯,公司單一的軍用戰斗機業務從此增加了客機產品線;后來又雀占鳩巢,無恥地搶走諾斯羅普公司F-18戰斗機項目;再后來是惡意收購休斯直升機。
從商業上來說,這樣做無可厚非。
但是,如果就各人角度來看,麥道確實不地道,正是因此,也為后來麥道被波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埋下禍根。
到這,章昭跟另外兩位來自國內的留學生只能對望,相顧無言!
美國的航空工業在冷戰之后大規模兼并重組,看似沒有之前那么百花齊放,欣欣向榮,但競爭力和規模方面,其實也遠非國內所能比。
差距擺在那里,只希望這一代人能夠通過努力,在那有朝一日,也能望其項背吧。
張教授:“所以現在加州的航空制造業大規模萎縮,休斯直升機在民用領域逐漸沒落,原麥道的MD系列客機幾乎全線停產,而C-17運輸機訂單又能維持多久呢?”
作為身在美國的局外人,張教授對此很清楚,況且他本人還是波音和洛克希德公司等多家巨頭的技術顧問,在很多方面,他遠比章昭這些年輕人看的更透徹。
有關南加州航空制造業的未來,就他各人來說,其實并不看好。
不過這航空工業雖然在萎縮,但若是放眼大氣層之外,那就是另外一番情況,未來甚至可以用欣欣向榮,逆勢上揚來形容也一點兒都不為過。
約莫著估算一二,張教授還是比較看好:“目前來說,南加州那邊可能就航天與導彈、軍用電子設備領域還會繼續高速發展下去,特別是在波音兼并了休斯宇航和通信公司之后,預計還會加大投入。”
休斯公司除了直升機業務之外,宇航業務才是重頭戲。
到2000年,休斯宇航和通信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衛星提供商,全球40%的在軌衛星都是休斯所生產。
如此強勢的市場占有率,交由波音到手之后,如果不加大資金投入,繼續擴大優勢,那還對得起手上綠油油的華盛頓嗎?
綜合起來,南加州的航空產業是真的不行,但航天產業還挺不錯。
如果只看以后發展趨勢,北邊的華盛頓州在航空產業方面必然會更加強勢,這一點肯定是跑不掉的。
航空產業沒落,航天還繼續發展,這事對于章昭來說,也算是個好消息,好歹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他現在多少也是可以借機會搞一波事情。
回頭應該找個機會,也看看孕育了Space X的地方有何神奇之處,在加州航天產業巨頭扎堆兒狂飆的大環境下,到底如何做到快速崛起。
只有搞清楚這些,章昭的商業航天之路才能更好起步,畢竟他以后肯定要回國開展業務。
在國內,要開辟商業航天市場,先得想想頭上頂著的壓力會有多大,來自航天科技/科工兩大巨頭,哪一個不是牛逼哄哄。
此間正好是飯桌上,有些話可以當做席間談資,大致說一說,到也恰到好處。
章昭:“教授你在美國這么多年,對美國民間的航天活動,大概了解和看法是如何?”
突然換一個話題,張教授放下筷子,細細思考之后才重新拿起筷子,微笑著,開始訴說著美國的民間航天活動。
張教授:“要說美國的民間航天活動,這個問題嘛,其實也挺有意思。”
提起筷子,側身看向旁邊正在努力巴拉米飯的蘇珊。
“蘇珊你還記得1995年不,就你父親帶你去內達華州西北的黑巖沙漠,在那個地方,的黎波里火箭協會每年都會舉辦一次火箭節,NASA允許民間愛好者在那里發射自制火箭,那應該算是美國民間航天活動每年最活躍,也是最有技術含量的時候了。”
聽這樣一說,蘇珊倒是有印象了。
連忙點頭:“這個我記得,當時我還去參過這什么火箭節發射,一群人在好大一片干涸的河床上,幾乎每天都有各種小火箭發射安排。”
緊接著,也或許是因為這姑娘小時候在范登堡發射中心外圍看了太多正規的NASA航天發射任務,對黑巖沙漠的竄天猴,她是滿臉鄙視。
癟嘴:“那些自制的小玩意兒,我感覺就是一些玩具罷了,即便是技術最好的竄天猴,大概也都只有霍克防空彈的水平,反正愛好者玩玩肯定沒事,但你們這些專業人士就沒必要去過多關注。”
這樣一介紹,章昭倒是心里有底了,原來美國的民間火箭愛好者還這么會玩兒。
難怪不得。
難怪這西海岸這片土地能孕育出Space X、藍色起源等商業航天公司,人家的群眾基礎確實不錯,底子厚,肯定才經得起各種折騰。
幾乎這一瞬間,章昭就下定決心,這個什么火箭節,他是必須要去湊個熱鬧。
詳細打聽:“倒是有點意思啊,回頭找個時間,我還真想去看看,那這個火箭節的舉辦時間是什么時候?”
看章昭對火箭節感興趣,蘇珊搖搖頭,她笑了,而張教授倒是無所謂。
“大概是每年的下半年舉行,去年因為911事件的原因,停止舉辦了一屆,今年好像說是十月底舉辦,夏秋交替時節天氣晴朗,能見度高,比較適合探空發射任務。”
夏秋交替,十月底。
——火箭節——
在心底算一算時間,現在才六月中下旬,足足還有三個多接近四個月,看來日程還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