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抗戰親歷記
-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 3390字
- 2019-09-16 14:52:49
爆破鄭州黃河鐵橋日記
一九三七年十月,日軍沿平漢鐵路南犯,石家莊、邯鄲相繼淪陷。新編第八師奉令由許昌移駐鄭州,北上增援漳河,以兩個團集結鄭州,爾后由火車送往安陽。車到新鄉,又奉令下車,擔任新鄉、焦作兩地的警備任務。
二月八日,日軍土肥原師團以略取新鄉為目標,由冀南而下。敵機連日輪番轟炸新鄉火車站和黃河鐵橋。鑒于上述情況,軍事委員會指示,做好爆破黃河鐵橋的準備。下面登載的是我當時所記的日記。
一九三八年二月十二日 星期六 晴 鄭州
本師——新八師——奉程長官命令,由鄭州進駐黃河鐵橋南北兩岸,處理并準備一切。忙無休息,晚間分別致書守瑛表叔,伯雍、遠志、南薰、應援、治堂、代蕃諸兄,告以移防情形,且謂原擬借征兵機會,返黔省親,近新兵已由黔出發來豫,兼之任務繁重,不克分身,業已打消回家念頭,努力殺敵報國也。
二月十三日 星期日 晴 黃河鐵橋車站
十四時隨師長蔣在珍將軍,乘火車由鄭州出發,同行者副官鄭自襄及特務連士兵一排,經廣武縣境到黃河南岸車站,駐第二團團部駐地,該團前日由新鄉開來,守衛黃河鐵橋。
指揮所除鄭副官辦理雜務外,一切由余一人負責。到后,即計劃部署防務,并處理諸事,師長對余有所指示或咨詢時,先命就坐,此為平常對部下所少見者。入暮,奉令往晤獨立工兵第一團第一連連長周玉旋少校,詢問爆破鐵橋準備情形。據稱,該連已開來三日,準備業已完成,對于所負任務,確有把握。該連距本部約四里,歸已二時左右,始得安眠。
漳河以北之敵,連日沿平漢線南犯,我二十九軍各部隊迎擊于安陽、湯陰、汲縣各地,戰斗異常激烈,我軍逐漸南移,敵已由汲縣南下,大有直趨新鄉而進犯中原之勢。本師此來任務,為固守黃河鐵橋南北岸,并掩護破壞黃河鐵橋,戰地生活,甚覺痛快。
二月十四日 星期一 晴 黃河鐵橋車站
上午兩次警報。余偵察敵機行動,聞爆炸聲甚烈,車站附近,亦受震動,料敵機轟炸鄭州也。嗣接鄭州電話,知敵機十余架轟炸鄭州,車站附近及大同路損失甚重,死亡亦多,師部北側球場落三彈,對面中國銀行亦被炸,官兵幸而無恙。
午后一時許,隨師長乘手搖車赴黃河北岸視察陣地,尚有營長劉蔭培,副官鄭自襄及士兵二人隨行。隧道附近駐有重炮兵一連,炮二門。鐵橋上有本師士兵駐守,并配有高射機槍二挺,英勇將士嚴陣以待,目前被敵機炸壞之第八十二孔橋,業已修復,可以行車。及抵北岸,師長接見第一團團長傅衡中,有所指示,旋即視察橋頭堡陣地一周后,返回南岸。
黃河鐵橋計長一百孔,每孔約四十公尺,為世界偉大工程之一,方今倭寇侵略,在焦土抗戰下,準備予以破壞,殊覺可惜。
師長視察歸來,晚間親寫《橋頭堡陣地之意義戰斗要領》一文,分發各部隊研究。此種戰地教育,師長常親為之,故部下胸有成竹,臨陣不懼,所負任務,未有不圓滿達成者。
二月十五日 星期二 晴 黃河鐵橋車站
今日我空軍飛機十二架,飛炸安陽敵軍。軍民聞之,無不稱慶。
本部各處派隨指揮所工作人員,昨日鄭州被炸受阻,今日入暮,始由參謀長朱振民將軍率到。三日來,余一人辦理一切,六晝夜接談電話,亦感繁忙。北方氣候寒冷,風沙甚大,余受感冒頗重,說話亦感吃力,任勞任怨,聊以自慰。
豫北情況緊急,聞敵我在汲縣、新鄉間激戰中。關于破壞鐵橋,奉命飭由工兵一連于夜十一時許開始裝炸藥,長官部并派工兵組長某,前來指導技術事項,待命破壞。
二月十六日 星期三 大風 黃河鐵橋車站
五時,奉程長官命令,本師指揮并掩護工兵破壞鐵橋,固守北岸橋頭堡陣地。師長即令傅團長率步兵四營,占領并固守北岸橋頭堡陣地,李昌榮團長率二團兩個營及師部直屬部隊,并配屬之炮兵部隊,固守南岸,嚴令官兵與陣地共存亡,縱余一兵一卒,亦不得擅行撤退。
十一時許,發生警報,有敵機一架盤旋鐵橋高空偵察。斯時狂風怒號,塵埃漫天,旋即逸去。嗣后據報,鐵橋中央有哨兵一人被風吹入水中,慘遭滅頂,其風之大可知。
午后二時,九十五師師長兼鄭州警備司令羅奇將軍來,與師長會商,傳示委座命令并各地戰況如下:
(一)長官部參謀長晏勛甫將軍已馳赴新鄉,與宋哲元將軍計劃拒止南犯之敵,破壞鐵橋,須待委座命令。
(二)津浦南段我軍告捷,現已將搶渡淮河之敵殲滅或擊退,收復鳳陽。蚌埠已亦有克復說。
(三)山西方面,我軍業已出擊。
(四)平漢線,敵我仍在汲縣、新鄉間對峙中,恐敵此時不能南犯,故破壞鐵橋之舉,尚在未決中。
到了晚上情況轉變,宋哲元部將沿道清路向西轉移,奉程長官命令,拂曉時開始爆破鐵橋,余監督執行此項任務,整晚未眠。
二月十七日 星期四 大風 黃河鐵橋車站
我和參謀長守候在車站北側,等候新鄉南開之最后列車通過鐵橋,然后即行發出爆破鐵橋之信號。午前五時,最后列車到了,滿載鐵路員工及器材家具。這是平漢鐵路最后的一列車,我注視著它,從鐵橋上到車站,心里有著像讀法蘭西《最后一課》同樣難過的感覺。
五時一刻,信號槍連發白色信號彈三發,開始爆破黃河鐵橋,一聲震天地,據報僅破壞三孔而已。大致因氣候與技術關系,未竟全功。此時天色魚肚白,前方情況不明,新鄉以南又無我軍,地屬平原,鐵軌又未破壞,甚利敵機械化部隊之行動,深慮敵人逼至,任務難以達成。余隨師長乘手搖車到鐵橋上視察,風沙不減昨日,暗然無光,當嚴令工兵繼續進行爆破,并派員渡過北岸,傳令傅團長固守陣地,非有命令不得撤退。
十一時一刻,發生警報,敵機二架轟炸鐵橋,此可判斷敵人尚不明了我已自動破壞,而欲阻止我軍北援,并斷宋哲元軍歸路。我防空部隊對空射擊,一時炮聲隆隆,旋又有我機十三架,經鐵橋上空,飛新鄉以北助戰。
偉大的黃河鐵橋,功在人民與國家,今天為了戰略關系,不能不忍痛破壞,我們還來擔負指揮監督執行爆破的任務,以前誰也沒有想到此事。惋惜之余,敬祝抗戰勝利,短期內能把新的黃河鐵橋重新建筑起來。
二月十八日 星期五 晴 黃河鐵橋車站
爆破鐵橋,今天仍加緊繼續進行中,車站附近居民及各種辦公人員,都紛紛遷走,只剩下少數的窮苦老百姓,而來來往往的全是荷槍實彈的抗日戰士。
數日來日夜忙碌,睡眠不足,感冒加重,聲音嘶嗄,咳嗽不已,頗感痛苦,幸軍醫主任陳金城兄來,服藥一劑,較好一點,但決不因病而懈怠自己工作。
據鄭州《號外》報道:本日上午十二時許,敵機三十八架,前后襲擊武漢,我空軍起而應戰,奮勇交接,死力周旋,結果擊落敵機十一架,我亦損失驅逐機四架,此為武漢空戰以來之空前紀錄。市民欣歡若狂,熱烈慶祝,并慰勞我空軍將士。另悉敵機九架進襲重慶,在廣陽壩投彈十二枚,則四川亦開始受敵蹂躪也。
二月十九日 星期六 晴 黃河鐵橋車站
余于午前十時許,馳赴黃河鐵橋,視察爆破情形,沿橋而行,查知自三十九孔起至八十二孔止,其間均已破壞:有橋床爆倒者,橋柱爆壞者,橋床橋柱均爆落水者。浩大工程,毀于三日夜內,攝影數張,以為紀念。余視察完畢,已十二時,返至南岸橋頭,仰視橋之右欄上,有一鐵碑文曰:
“大清國鐵路總公司建造。京漢鐵路,由比國公司助工。工成之日,朝廷特派太子少保、前工部左侍郎盛宣懷,一品頂戴、署理商部左丞唐紹儀行告成典禮,謹鐫以志。時在光緒三十一年十月十六日。”
二月二十日 星期日 陰晴 黃河鐵橋車站
敵人于攻占新鄉后,繼續沿道清路西段壓迫我軍,并未沿平漢南犯,因此我們得安全達成爆炸任務。
晨,晏參謀長蒞鐵橋視察,當令停止爆破,本師北岸部隊亦奉令撤回南岸,任務始告完成。
師長囑余撰擬“爆破黃河鐵橋記”如左,繕寫于鐵橋影片后,以為紀念。
“暴日謀我日急,盧溝橋事變因以發生,為求我領土主權之完整,遂發動全面抗戰。在第一期抗戰中,我蒙損失甚巨。自二期抗戰開始,敵打通津浦線之計劃失敗,乃改犯平漢,企圖席卷黃河以北,進入中原。時師部駐節鄭州,一、二兩團駐守黃河鐵橋,構筑橋頭堡陣地,二月十二日奉司令長官程令,全部移駐黃河鐵橋附近,指揮所部,擔任北岸橋頭堡陣地之構筑與守備,而于鐵橋之守護,尤其負有重大之責任。十三日午后二時,率部乘車赴守地部署一切。十六日,狂風怒吼,塵沙蔽天,敵、我在新鄉以北地區激戰,我因戰略關系,宋軍各部向山西轉移。本師復奉司令長官命令,固守橋頭堡陣地,掩護工兵破壞鐵橋,另由獨立工兵一團一連擔任爆破。當命傅團全部及二團二營固守橋頭堡陣地擔任掩護,李團及直屬各連固守南岸。十七日午前五時一刻,開始爆炸,殊以技術關系,直到二十日晨,經晏參謀長視察后,始告停止。計自三十九至八十二孔,均已破壞,于是號稱世界偉大工程之黃河鐵橋,徒留得殘痕幾許,念韌造之艱難,知修復之不易,爰攝斯影,以志不忘,且益堅我抗戰到底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