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箭術比賽
- 只是那時——
- 潘珵
- 3067字
- 2019-03-11 23:46:23
俱樂部建在一塊坡地上,位于矮處的是聚會活動區。
從遠處看,單層建筑呈條帶狀蜿蜒向上。建筑內的包間附帶有靶場,不過最遠只有25米。往上走是客房區和健身房。沿著長廊繼續走到坡頂即是箭術區。
箭術區有一大片平整的草坪,可以用作比賽場地。友誼賽將以三人小組進行團隊賽,射程為50米。
到了周末,譚琳依約而至。
她穿戴好,提著東西走進靶場,周懷民已經在那了。他正舉著弓瞄準,神情專注而投入,姿勢標準得彷如教科書。只聽得“咻”的一聲輕響,緊接著是利索的入靶聲。譚琳拿過望遠鏡觀測,果然如她想的一樣,10環內。
箭術一道上,周懷民鮮少出錯。他仿佛沒有看到譚琳,專心把一壺箭射完,才放下復合弓。而譚琳已經調試好弓,開始練習。
兩人至此都沒有開口說話,或許是他們曾經在靶場處過不少時間,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相處方式。即便時隔多年,這種習慣依然延續了下來。
譚琳箭術的底子還在,肌肉還記得該如何動作。不多時,一壺箭也用完了。譚琳練習的時候,周懷民就用望遠鏡觀察結果。
等她的練習告一段落,周懷民才開口說話:“你是不是很久沒摸過弓?”
一語中的。
“是啊。”
譚琳沒覺得不好意思。要不是周懷民他們隊缺個人,她是真不準備參加的。周懷民聽了并無太多表情,她倒是問他:“你要不換個人?”
“無妨,只是友誼賽而已。”
聽他這么說,譚琳反而悵然若失。
少年時期的周懷民,是無論什么比試都要拿第一的。若是拿了第二名,臉色會難看好幾天,就像個移動低氣壓,周遭的人在他身邊連呼吸都不敢用力。
在周懷民練習的時候,譚琳不禁望著他出神。她有些想念年少時的他,那個鋒芒盡出時咄咄逼人的少年。
眼前這個青年太過深沉。面部輪廓比年少時硬朗,頜骨清晰立體,比以前少了許多陰柔感。眉眼變化不大,依然擁有讓許多女生艷羨的濃密的長睫毛,深棕色的眸子總是平靜無波,把所有情緒都隱藏了起來。
譚琳看他的時間久了點,周懷民很快察覺到她的異常。他放下弓,也看向她,她還在沉浸在自己的回憶里,他便過去,彎腰低頭平視她,輕道:“琳?”
譚琳原本渙散的焦點聚集在他臉上,才發現他離得很近,正自尷尬的時候,他拿過她的弓,問:“是弓有問題嗎?”
他調試一陣,又叫她再試射幾箭。看過成績后,說:“你在這練兩天吧。”
他應該是很不滿意,卻沒有直接指出。譚琳知道自己是個拖后腿的,但也不希望拖累別人太多。友誼賽在下周日舉行,她得抓緊時間練習,便答應下來。
“對了,這個給我不太合適。”譚琳從包里取出裝手鏈的盒子給他。
他打開盒子,捏起手鏈歪頭看了下,說:“我戴似乎也不合適。”
這話把譚琳卡住了。他兩下把手鏈扣在她腕上。說:“小東西而已,你隨便處理吧。”
說罷他又練箭去了。此時,又有其他會員過來了。
譚琳俱樂部住了兩天,認真練了兩天,過后肌肉酸疼了幾天。在家的時候還要進行力量鍛煉,以增加穩定性。
到下一個周六,她早早到了俱樂部。開始練習前她先進行拉伸。忍著不適熱身完,她長吁出一口氣,嘀咕道:“自討苦吃。”
“不舒服嗎?”
周懷民不知何時到了,譚琳只說沒什么。
他以手指在她手臂摁了下,她就疼得叫起來。接著他又在她背部壓了下,她忙叫他住手。他讓她去旁邊的沙發坐下,然后他一手穩住她肩膀,另一只手替她放松肌肉。
同樣是練箭術的,他了解哪些部位的肌肉會使用過度。譚琳忍著酸痛讓他按完,倒是輕松了不少。
“我是不是打擾到你們了?”
王振叼著根沒有點燃的煙,出現在兩人身后。譚琳覺得王振應該是有事情找周懷民,就往前挪了挪,準備站起來。
“別動。”周懷民叫住她,堅持要給她的手臂按完。王振則去拿起一把弓,隨意射了幾箭。等周懷民終于按完,松開譚琳,說:“其他人要明天才來。你也不必太在意比賽,免得練習過度把肌肉拉傷。”
周懷民跟王振離開靶場,譚琳一直看著他們的背影消失在長廊盡頭。周懷民居然讓她不用在意比賽,真叫她難以適應。他是不是忘記了曾經在賽場把她罵哭的事?
到第二天下午,俱樂部的成員陸陸續續抵達,會所熱鬧起來。
靶場邊緣擺起了長桌,已放置好酒水和點心。場內氣氛說是比賽,不如說是一場以箭術為主題的派對。
會員們本來就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已經很久沒有這么多人一起聚過,便花了很多時間在交換話題上。對于譚琳這位新會員,老會員自然也投放了些關注度,但并沒過多打探她跟周懷民的關系。
很多會員帶來了自己的弓。不止是各種花色的復合弓,還有反曲弓,也有弩,以及各種款型的箭頭:刺骨、破甲、漁獵、戰斧、柳葉等等。會員們興致勃勃地測試這些箭頭能擊穿多厚的鋁板。
另一人帶了三把傳統的長弓,想利用俱樂部的設備測試一下。
在擺置測速器的時候,各人拿起那把英式長弓試了試。弓重160磅,大部分人都拉不滿。他們常用的復合弓一般在80磅左右。譚琳用的是50磅。
開賽時間比預定的晚,除去研究器具的時間,還因為周懷民這組有個成員來不了。
那會員是名醫生,本來已經走到半途,臨了遇到急診,被叫回了醫院。周懷民只能臨時抓人,他去找正無所事事喝酒的王振。王振聽了就說:“加班工資怎么說?”
“你開。”周懷民說。
王振瞥了眼另一頭的譚琳,低聲道:“幫我約譚姑娘出來吃夜宵。”
“自己約。”
“我跟她又不熟。”
見周懷民轉身走了,王振說:“這是答不答應啊?”
“我棄賽。”
王振忙跟上去,“好吧,你贏了。什么臭脾氣,一點玩笑都開不得。”
比賽開始之后,譚琳明白為何周懷民說不用太在意比賽了,這些人是純粹來玩的,不管成績如何,都有人相互喝彩,氛圍好得一塌糊涂。他們就是在享受箭術,成績倒是其次。
譚琳從沒跟著周懷民參與這樣的“比賽”,不知不覺也放松下來。
王振的箭術水平出乎譚琳的意料。
原本,她以為這位形象吊兒郎當的人是臨時來湊數的,殊不知他只比周懷民弱一些,譚琳仍然是三人組里拖后腿的那個。
因為組里有兩個人太過強力,也因為其他組疏于練習,最終周懷民組贏了比賽,獲得一個紀念水晶杯為獎品。
其余兩名組員都不要獎品,這個水晶杯就成為了譚琳的紀念品。
王振說應該慶祝一下,拉上譚琳一起吃晚餐。譚琳推卻不了,另一方面也是對王振此人有些好奇,便隨他們一起去了家中餐館。
位于大廈頂樓的包間布置雅致,能在用餐的同時飽覽城市夜景。
周懷民一向少言,若非必要交流,他可以沉默一整天。王振倒是健談,主動跟譚琳提起他家以前是開餐館的,譚琳就問他怎么不繼續從事餐飲行業。
王振說:“周老板嫌我做菜不好吃,見我拳腳還行,就雇我當保鏢啦。”
他嘴上喊著老板,卻沒有做人屬下的謹小慎微,跟譚琳講自己當初年少無知,被周懷民哄去受訓,差點在雨林里丟了小命。
這樣的經歷譚琳聞所未聞。王振的講述既驚險又幽默,她聽得入神,不知不覺就多喝了幾杯,喝醉了也不自知。
王振習慣讓自己保持清醒,離開餐廳后,由他把車開到譚琳公寓樓下,周懷民扶她上去。到了公寓門口,他從她包里取出鑰匙開門進去。
譚琳暈乎乎的腦袋想起自己好像沒告訴過他地址,“你怎么知道我住這?”
他回道:“剛才問過你。”
“是嗎?”
譚琳記不清了,進了屋就把鞋子踢掉,說:“你回吧,我要睡了。”
走沒兩步就趔趄了下差點摔倒,周懷民扶穩她,見她腳步虛浮,干脆打橫抱起她進去里間。將她放床上躺好后,又去浴室擰了熱毛巾過來給她敷臉。
她抓起毛巾把臉和脖子擦了擦,才覺得舒服些。
“要不要給你放水洗澡?”他問。
“不用,你趕緊走吧。”她賭氣般背過他側躺著,抱著枕頭,像說夢話般呢喃:“我知道的,我對你來說什么都不是。只要你有事情得去做,就會丟下我……”
嘟囔了幾句,她就睡著了。
周懷民撫摸著她的發絲,跟記憶中的觸感并無二致,確認她真的睡著后,便離開公寓,下到樓下停車場。
王振在車里閉目養神,等他上了車,便取笑道:“被趕出來了?”
周懷民的手指在扶手上敲了敲,看著某處沉吟一會兒才說:
“她還沒原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