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外國篇

古埃及文明的載體是什么?

在國際上認可度比較高的四大文明,分別是西亞的古巴比倫文明、北非的古埃及文明、南亞的古印度文明和東亞的中國文明。既然有文明的出現(xiàn),那么肯定會有記載這些文明的載體,比如中國的甲骨文、古巴比倫的泥板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化。大家知道古埃及的文明載體是什么嗎?

其實,承載古埃及文明的就是莎草紙了。很早的時候,古埃及人就發(fā)明了莎草紙,于是,他們就用莎草紙作為書寫介質(zhì),用作當時的主要書寫材料。我們可以去看看如今的埃及博物館,里面陳列了各種莎草紙文書和圖畫,充分證明古埃及文明正是通過莎草紙在傳承的。

莎草紙雖然名為“紙”,但是,這可和我們今天認識的紙張不一樣。相反,莎草紙更類似于竹簡一類的東西。制成莎草紙的主要材料就是一種名為紙莎草的綠色植物,古埃及人將其做過一定處理后,才能在上面寫字、畫畫,成為書寫介質(zhì)。

莎草紙雖然摸起來、看起來和竹簡類似,不過,它的制作過程卻比竹簡復(fù)雜得多。既然它的制作過程這么復(fù)雜,為什么還會廣為流傳呢?這就要歸功于莎草紙的一個很大的優(yōu)點了——千年不腐。在人類造紙術(shù)極其落后的古代,埃及的莎草紙只要保存在一個干燥的環(huán)境下,就可以千年不腐,這對文化的傳承是非常有用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特點,莎草紙一度成為埃及人民的最愛,它在法老時期也成了最重要的出口商品,遠銷到古希臘、古羅馬等歐洲國家。

莎草紙的使用歷史也很長,歷經(jīng)3000年也沒有衰落,直到公元8世紀左右,才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在埃及本土國家,莎草紙也使用到9世紀才被從阿拉伯傳入的廉價紙張代替了。當然,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埃及和一些歐洲國家也不是單單使用莎草紙的,而是在很多領(lǐng)域開始用羊皮紙和牛皮紙代替了莎草紙。因為莎草紙不耐潮、不耐濕,而羊皮紙和牛皮紙就不一樣了,它們即使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下,也依然不妨礙使用,更重要的是,它們的生產(chǎn)過程和產(chǎn)地都要比莎草紙的限制要少得多。

古埃及的莎草紙書

或許正是因為莎草紙的制作比較難,而且,紙莎草這種植物也漸漸因為清理尼羅河河岸而消失了,所以人們就不再生產(chǎn)莎草紙了。相應(yīng)地,莎草紙的制作技術(shù)也因缺乏記載而失傳了。現(xiàn)如今保存下來的距今最早的、具有確切年代的莎草紙實物文件是一份1057年的教皇敕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历史| 五河县| 新昌县| 阳春市| 麦盖提县| 讷河市| 神农架林区| 凌源市| 诸暨市| 原平市| 承德县| 四子王旗| 镶黄旗| 磐安县| 乐都县| 紫阳县| 灵寿县| 河北省| 延边| 蓬安县| 新龙县| 米易县| 德阳市| 安国市| 苍梧县| 沾化县| 怀宁县| 广平县| 黎川县| 乐东| 固阳县| 英吉沙县| 雷波县| 保亭| 五大连池市| 东海县| 拉萨市| 延边| 镇沅| 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