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女古墳徐福墳
秦始皇派出尋找長生不老藥的徐福,在大海上遇到狂風暴雨,凍成了風寒。他從有明海登陸日本后,跌跌撞撞走進了八女丘陵,還沒找到長著仙草的蓬萊山,就昏倒在了那里。當地居民發現了奄奄一息的他,趕緊拾來落葉枯枝燃起篝火、煮來熱湯為他暖身。徐福病得實在太重,他只睜開眼睛說了聲謝謝,還是死了。人們將他就地埋葬在一座小山之巔,他的葬地叫徐福墳,那山叫成了童男山——這是日本福岡縣八女市的傳說。
八女是個區區四萬人口的小市,但八女茶、八女燈籠、八女獨樂(陀螺)、八女人形(娃娃)、端午節掛的大布鯉魚都在日本赫赫有名,而這些又大多自中國傳入。在這么小的市區內,居然有二區劃地名叫唐人町——東唐人町和西唐人町,二町中保存了許多幾百年前的古老建筑,它們述說著八女的悠久歷史,見證早期就有中國人居住于此。
八女茶產在矢部川北的連綿十公里的八女丘陵中,八女丘陵中從西往東排列著二三百座古墳,有的是前方后圓形,有的是圓形的,它們在日本更是赫赫有名。
八女古墳群最西邊的一群古墳是石人山古墳和弘化谷古墳,兩墳百米相鄰,都是前方后圓式的。石人山古墳較大,前面方形臺地高11米、幅63米,后面圓丘高12米、直徑63米。它的墓室內有一個起脊形房子式樣的石頭棺材,墓室外立著個石頭武士,因此叫成了石人山古墳。石人山古墳東數里是巖戶山古墳,它的方形臺地高17米、幅92米,圓丘高18米、直徑60米,它的墳中有大量石人、石馬。從那里再往東,依此是乘場古墳、善藏塚古墳、丸山塚古墳、茶臼塚古墳、鶴見塚古墳、釘崎古墳、立山古墳、丸山古墳……最后是童男山古墳。童男山上發現的古墳有27座,其中一號墳是徐福墳。
入秋的這個星期日,天高氣爽,定下和老伴兒出門轉轉,先由我鉆古墳圈子,后請她洗溫泉吃生魚。
日本所謂古墳,大約是指公元3世紀至6世紀的大型墳墓,多為天皇系和地方君主、豪族之墓,它們構成了“古墳文化”。這段文化最是說不清道不明,天皇系的古墳萬萬不可發掘,因為有學者研究說那里埋葬的人可能有中國人、朝鮮人、中國系朝鮮人的血統,怕發掘出日本天皇不是日本人就糟糕了。八女古墳群中沒有被認定為天皇系的墳,倒是不少被發掘了,但也被發掘出了問題,比如巖戶山古墳被發掘認定為古代筑紫國筑紫君磐井生前為自己造的,就引出了問題,因此只發掘了一半。
日本歷史上有過一場“磐井之亂”,說的是公元527年大和政權派6萬兵去討伐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國,磐井阻止其行動,并攔截它在朝鮮半島上的友好國百濟的進貢船,于是大和軍隊先與磐井的軍隊作戰,用了一年半時間打敗了磐井。“亂”指地方政權對中央政權的反叛,是大和政權定的。但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對巖戶山古墳的考證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磐井代表了九州北部數縣的一個獨立的九州政權,因此“磐井之亂”不能稱為“亂”,只能說大和政權通過打敗磐井為代表的九州政權而統一了日本。
我鉆過巖戶山古墳以東的那些古墳,最后來到童男山古墳。
童男山在縣道442號線北百米遠,頂高104米。山上共有古墳27座,最上面的一號墳是徐福墳。徐福墳是圓的,直徑有48米。墳的內部是一個很大的石室,發掘時曾經有三個石頭棺材,后來沒了下落。石室入口是張開的,我鉆了進去,看到石室左側立著一個石人,不似巖戶山古墳的扁平的石人石馬,而是圓鼓隆冬的。再往深處鉆去,也看到一個石人,是坐著的,洞的深處進不了光線,辨不出其模樣,用閃光燈拍照洗印出照片后發現也是圓鼓隆冬的。兩座石像前都供有酒水、樹葉,樹葉像桂樹葉。兩座石像前都有“賽錢箱”,看得見有人放了1元、5元、10元、50元的硬幣。因為尊徐福是華人老祖宗,我們恭恭敬敬行禮后也放了兩枚百元硬幣。
徐福墳入口前有塊體積相當四張書桌大小的長石頭,據說是江戶時代八女地方領主為筑城樓拆了不少古墳取石材,那塊太重沒能搬走。下山前我和老伴兒坐在那石頭上面休息了一會兒,坐在那里聽到陣陣兒童歌聲,順歌聲看到山下對面有座小學校,叫川崎小學校。
八女市童男山的徐福傳說來歷久遠,早有“童男山ふすべ”(童男山薰火)的祭典,1946年,川崎小學校五年級班主任木附光雄,將徐福傳說編成了“紙芝居”(拉洋片)《童男山物語》,作為送畢業生的禮物,使“童男山ふすべ”形成了一個固定的祭典。祭典中唱主角的就是川崎小學校學生們,他們每年1月20日都會來到徐福墳前掃墓,拾來枯枝落葉,點火熏煙,由六年級學生列隊在那塊大石頭前表演“紙芝居”《童男山物語》。“紙芝居”共十幕,我將川崎小學校的臺詞簡譯記下:
1.朗朗寒空中,裊裊升起一股白煙,這里是福岡縣八女市山內的童男山,每年正月二十,你都能看到這股美麗的白煙,它叫作“童男山薰”。
2.兩千兩百年前,秦始皇統一中國,他是最強的大王,他修筑了萬里長城,世上沒有他辦不到的事情。
3.這大王只有一件擔心事:年年增歲,我將死去,有長生不老永葆青春之藥嗎?
4.大王招來全國學者,命令他們找到那仙藥,搞的人心惶惶,最后有人說出有長生不老藥,但它長在汪洋大海東邊的蓬萊國。
5.大王命其最信任的家臣徐福去采長生不老藥,徐福對大王說世上并無此藥,您還是以善政為國人謀幸福,留下的英名才是不老不死。
6.大王不聽勸告,命令徐福出海了,向東向東,開始海上風平浪靜,但徐福心情卻沉重如鉛。
7.大海忽然變臉,風起云涌波浪滔天,桅桿斷風帆落,徐福乘的船像片樹葉似地隨波逐流,最后沉沒了。
8.暴風雨過去,徐福奄奄一息地漂落在蓬萊國海灘,這里的村民們拾來樹枝樹葉,點火熏他,喂湯暖他,終使他睜開眼睛,但他活下來時間不長,最后留下句“我來尋求的不是長生不老藥,而是你們的溫情,它是用什么都換不來的寶物,我可以死而無憾了”,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村人為他修了墳墓,在墳墓周圍熏火為他招魂,那天是正月二十日。
9.今日村人說“我們的遠祖徐福的墳墓在童男山”,一千五百年前筑紫之君一族造墳時,一起筑了徐福墳,此墳便是童男山古墳。
10.請看,童男山上又升起裊裊白煙,這是兩千年來未絕的圣火,安慰徐福靈魂的美麗的白煙啊,靜靜地、靜靜地升起在清澄的寒空中。我們在這煙中,想起祖先的溫暖的心,我們發誓永遠守護這神圣的火、美麗的煙……
從上面臺詞中發現八女的徐福傳說和日本其他許多地方的徐福傳說不一樣,它說徐福對秦始皇說善政英名才能流芳百世,它說徐福到日本不是來尋找長生不老藥,而是尋找人間溫情的,它說徐福是當地人的祖先。
這童男山古墳的位置在八女市大字山內1281番,那里的27座古墳中,除一號墳是徐福的之外,還有其子孫福永、福萬、福壽的。根據考證得出童男山古墳是6世紀后期之物,徐福真來到日本,連他的子孫應該是公元前3世紀~公元前2世紀的事,況且在和歌山縣新宮市的徐福之墓更有根有據,因此說童男山古墳是徐氏家族的墳墓,被人認為是空穴來風,但也有人說是6世紀的人又將童南山徐福墳隆重地重新建造過,使其變得合理可信。
鬼神事,信則有不信則無。傳說與民俗亦是,它比鬼神真實。我寧可信《童男山物語》——童男山傳說,是因為它優美。它謳歌人間溫情,它教育孩子們尊敬祖先。也許木附光雄老師說的“我們的遠祖徐福”是指有血脈相承的人,也許是泛指人類共同的祖先。
“童男山ふすべ”祭典除掃墓、熏火、表演“紙芝居”外,當地婦人會煮來年糕片小豆粥敬徐福、饗來客。我訪八女童男山是天高氣爽的秋日,沒能看到“童男山薰”,上面的“紙芝居”《童男山物語》的臺詞是后來從山崎小學校求索來的。
我已計劃再訪童男山,參加紀念徐福的“童男山薰”祭典,看看那裊裊白煙,討一口熱乎乎的年糕片小豆粥喝,體會人間溫暖,那小豆粥日本話叫“ぜんざい”寫成漢字是——“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