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一切后果自負有法律效力嗎:171個不可不知的生活法律常識作者名: 維權幫本章字數: 871字更新時間: 2019-06-28 14:46:10
提取倉儲物時發現貨品數量不符且有毀損,該責任由誰承擔?
2013年10月底,某紅酒專賣店為了在圣誕節的時候舉辦大型促銷活動,因此提前購進了大批紅酒。專賣店在附近租了一家庫房,用以存放這批紅酒。雙方約定存儲期限為2個月,保管費3000元。合同簽訂后,專賣店將100件紅酒運至庫房,經庫房管理員驗貨入庫。圣誕節前夕,專賣店來庫房提取紅酒時發現,幾件紅酒中有破損,由于滲漏已經將外包裝污損。專賣店要求庫房承擔相關賠償責任,庫房則以紅酒本身屬于易碎品為由拒絕賠償。那么這種情況下該責任應由誰來承擔呢?
庫房應當對該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合同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三百九十四條規定,保管人驗收后,發生倉儲物的品種、數量、質量不符合約定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儲存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倉儲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本案中,當庫房對紅酒進行驗收后,因其保管不善,造成產品破損,顯然應當對此損失承擔賠償責任。而紅酒是易碎品,庫房作為保管方應當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以避免其發生損壞,顯然庫房未盡到妥善保管的義務,庫房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適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百八十四條 保管人應當按照約定對入庫倉儲物進行驗收。保管人驗收時發現入庫倉儲物與約定不符合的,應當及時通知存貨人。保管人驗收后,發生倉儲物的品種、數量、質量不符合約定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三百九十四條 儲存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倉儲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因倉儲物的性質、包裝不符合約定或者超過有效儲存期造成倉儲物變質、損壞的,保管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法律解析
《合同法》第三百八十四條是關于保管合同關系中保管人對入庫倉儲物的驗收義務的規定。保管人對入庫倉儲物進行驗收,既是自己的權利也是自己的一項義務。通過驗收,保管人可以知道倉儲物的質量、數量、性質等,以便確定合理的保管方法,一旦保管人驗收入庫,就表明其知曉了倉儲物的相關信息。倉儲物驗收入庫以后,如果發生倉儲物的品種、數量、質量不符合約定的,保管人就違反了合同約定,應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