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后果自負有法律效力嗎:171個不可不知的生活法律常識
- 維權幫
- 745字
- 2019-06-28 14:46:08
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還要履行保密的義務嗎?
2013年4月,某公司根據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開發了一款口感清涼的夏季飲品,為了在夏季到來前投放市場,該公司決定盡快進行生產。由于該公司不具備生產條件,于是找到了一家生產廠家進行合作,雙方簽訂合同,合同約定:“生產方根據該公司提供的配方生產飲品五千萬瓶,生產方不得將配方泄露。”生產方根據合同的約定按時完成了生產任務。那么,合同履行完成后,生產方還需要為其配方保密嗎?
合同的履行是一個前后相續的過程,不僅包括履行合同義務的準備階段、執行階段,還包括善后階段。誠實信用原則是合同履行各階段的最高指導原則,合同當事人在履行完合同后,要以誠實信用原則為指導維護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履行后合同義務。因為后合同義務不是合同中雙方約定的,違反后合同義務的行為構成違法行為而非違約行為。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二條規定:“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本案中,生產方在加工過程中非常清楚飲品的配方,在合同履行完畢后,未經客戶允許不得使用、泄露其所知悉的商業秘密,以維護客戶的合法利益。
適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九十二條 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法律解析
《合同法》第九十二條是對后合同義務的規定。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后,當事人仍要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應當履行相應的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當事人應當誠實守信,積極配合、互相協助,對對方當事人應當盡善意注意的義務。具體而言,后合同義務包括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如果沒有履行以上后合同義務規定的內容給對方當事人造成了損失,對方當事人可以要求其賠償損失,賠償的基礎就在于其違反了后合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