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開復傳:遵循內心的選擇
- 李尚芳子
- 2127字
- 2019-05-21 14:44:20
通往大學的路用夢想鋪成
如果說李開復在上大學以前的人生是順風順水的,那么在即將邁入大學校門時,李開復卻遭受了他人生中的一次“滑鐵盧”。憧憬著能夠進入哈佛大學學習的李開復,一直堅信自己會被錄取,但是一個小小的插曲,卻讓他的哈佛夢破滅了。
原來,美國的大學向學生發放錄取通知不僅要參考學生在學校期間的社團活動、活躍度、社會實踐經驗等,也要參考當年學生的SAT成績。對于一向痛恨死記硬背的李開復而言,他并未在SAT考試中下苦功夫,但因為本來就不是英語母語國家的學生,又沒有熟記考試中會涉及的稀奇古怪的單詞,所以李開復的英文考得非常不理想,只有550分,這離哈佛的平均錄取分數有很大的差距。
李開復的內心是十分煎熬的。畢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成績和其他成績都很優秀,而且非常喜歡法律和數學,所以,他一度將進入哈佛讀書作為自己的目標,因為哈佛的法律專業和數學專業都是美國最好的。李開復是全校公認的最活躍、最聰明的好學生之一,而每年哈佛會在橡樹嶺高中錄取一到兩個人,李開復曾充滿自信地認為自己將來的大學生活一定會是在哈佛校園中度過的。
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雖然數學考了滿分800分,但因為SAT成績的緣故,李開復在橡樹嶺中學當年的畢業生里,只得到全校第九名的成績。這結果無異于斬釘截鐵地告訴他:哈佛會將他拒之門外。
但是,李開復并沒有死心,在高中結束即將進入大學的時間里,他全心全意地準備自己的大學入學申請材料。在美國,入學申請中包括SAT成績和社會履歷等綜合考量因素。因此,李開復依然存有一線希望。李開復在準備材料的時候,非常真誠地寫了一篇自認為很好的作文,在文中他談到了未來中美關系的展望,并且談到了自己作為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非常希望就此而努力的夢想。李開復希望用自己的才華和見識贏得向往學校的認可。同時李開復還在其他申請欄目里說明了SAT分數不夠高的原因,希望學校能夠看在他杰出的社會活動方面和外籍學生的身份上,對他寄予肯定。為了圓自己的哈佛夢,李開復盼望著奇跡的發生。
雖然憧憬著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是知道自己與哈佛的要求還存在差距,因此,李開復也積極地準備著其他大學的申請表格。在一個月的時間里,他竟然準備了12份申請表格,希望能用申請鋪平自己上大學的路。而上大學的推薦信需要橡樹嶺高中的老師們用打字機一個一個字地打印,一旦有錯字,就需要重新再打一遍,每個大學的申請表格都需要一封推薦信,這讓老師們花費了不少工夫。
雖然心存僥幸,但1979年4月的一天,李開復還是收到了哈佛的拒絕信。這對于李開復雖然算不上致命一擊,但是也足以讓他備受打擊。隨后,他又收到了斯坦福、耶魯和普林斯頓的“waiting list”。所謂waiting list,叫作“候補人名單”,在美國,一些大學已經錄取滿員之后,會給一些學生發waiting list的信件,那意味著如果有人放棄了,作為候補人員就可以得到offer。但是,作為學生來說,得到waiting list,也幾乎等于得到了死緩宣判,就讀的概率不會太大。最終,這三家候補的大學也沒有錄取李開復。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痹谙M茰?、心灰意冷的時候,李開復收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給他發出的offer。之后,又收到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offer。哥倫比亞大學建于1754年,是美國最古老的8所大學組成的“常春藤聯合會”成員之一,位于美國紐約。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加利福尼亞大學9所分校中歷史最悠久也最有聲譽的一所,位置在加利福尼亞州。
兩個學校都錄取李開復并不是巧合,而是和學校的校風有一定的關系。這兩所學校的校風都是重視創意、膽識、批判式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而李開復的申請表中也充滿了這些方面的天分,所以它們會向李開復拋出橄欖枝,因為他更適合這樣的大學。
收到大學的offer之后,李開復又面臨一個新的難題——選擇哪所大學學習?李開復本人更傾向于去哥倫比亞大學。但是他的家人比較支持伯克利大學。
因為父母都很重視李開復選擇哪所大學讀書,所以在回復offer之前,李開復和父母專門飛到哥倫比亞大學去探訪。這次哥大之行,更加堅定了李開復到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的決心。走在哥大的校園里,他們頓時覺得太驚艷了。哥大是一所夢中的西方學府,到處是羅馬式的建筑,許多教室都是用精細雕刻的大理石搭建的。學校里有華麗的大理石柱子和欄桿,也有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哲人的名字和雕像。哥大的宿舍是紅磚的建筑物,不但古色古香,而且爬滿了常春藤。雖然地處繁雜的紐約市,哥大的校園依然優美異常,綠草茵茵,充滿了濃厚的學術氣氛。而且學校有高高的圍墻,學校里面隨處可見校警,相當安全。
李開復的父母在和李開復一起參觀了哥倫比亞大學之后,都被它濃郁的學風、美麗的環境所吸引了,而且放下安全問題的顧慮后,他們認為哥倫比亞大學確實更適合有創新精神、獨立思想的李開復。于是,父母決定同意李開復就讀哥倫比亞大學。
這次去哥大的探訪,終于讓李開復從不能選擇自己第一志愿的痛苦中走了出來?;氐郊抑泻螅铋_復馬上給哥倫比亞大學回復了offer,決定去紐約讀書。這次選擇決定了李開復人生重要的一步,為他以后人生的精彩歷程奠定了基礎。
人生有很多事情并不能完全盡如人意,但是,李開復學會了在做出選擇后隨遇而安。而哥倫比亞大學年輕、活潑、新銳、自由的學風確實讓李開復一生受益,并且正是哥倫比亞大學比較自由的轉系制度,讓他迅速找到了自己一生的鐘愛——計算機。